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大缺水時代的來臨,養殖業的何去何從II-II 缺水時的養殖應變措施與如何防範未然

2021-11-09
3718
文、圖/花蓮廠生產課 邱仕彰
       2021年上半年,不只是養殖業,台灣的各行各業都為缺水傷透了腦筋,各縣市水庫見底,缺水成為全民共同面臨的大麻煩。但所幸在下半年,台灣迎來了強勁的西南氣流,加上多場午後雷陣雨,各地水庫立即補滿,一下子缺水危機立即解除,真的要高呼「久旱逢甘霖!天佑台灣。」時至今日,已經到國暦10月了,一年的養殖也快到尾聲,年初缺水的問題不會再是養殖業者的困擾。但是,當未來缺水狀況,已經成為長期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們要如何去面對?。
一、不同水源不同的問題
養殖業的缺水問題,會隨著養殖區域、養殖物種等等條件,當遭遇久旱不雨的狀況,而衍生出各自不同的問題。但從最簡單養殖用水的種類來看,分成淡水以及海水兩種。
1.海水養殖
海水取之不盡,為何海水養殖會受到久旱的影響?上一篇有提過,鹽度過高的海水,對養殖是不利的。詳細資料可以看上一篇。其最終結果就是成長緩慢、電費增加以及風險增高,會讓整個過程的生產不具效益。因此,如果在養殖時面臨較高鹽度的海水,即使在缺水時,多數的養殖戶會採取繼續等待的心態,而不會因為缺水而貿然引進海水。
2.淡水養殖
淡水養殖缺水就是最嚴重的狀況,就是沒有水!當走到乾涸見底的時候,沒有什麼好說的,自然再厲害的人也難為了。例如今年初時,台南麻豆地區的魚塭就發生連淡水井都抽不到淡水的窘境。如果在沒有充分的地下淡水可以抽取的地方養淡水魚,那養殖過程中就要特別注重用水的調度,以及養殖生產的規劃,除非養殖物種特性,盡量不要選在該區域養殖。
 
對於專業的養殖戶,該養的魚蝦還是要繼續養,缺水問題不會突然出現,也不會消失。所以養殖戶對於缺水的務實態度則是
乾旱多久後會發生?能預期雨什麼時候來?能來的水有多少?這些水能用嗎?要如何拖到可以出貨的時候?或是如果再不來就壯士斷腕立即出清,少輸為贏。

所以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我們可以從下述的角度去因應。
二、養殖設備與養殖整體環境的改善
隨著養殖業受天候影響越來越大,面對可能的旱災時在養殖硬體與設備上建議可以做以下準備。
1.補充水源的開挖或取得
養殖的水源主要來自於地下水,地下水井開鑿已經受到嚴格的管制,要另外的開挖要重新的申請,在曾經造成地層下陷的不幸前例下,沿海能被允許新開鑿的抽水井申請更是困難重重。而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對於現在可以抽到水的抽水井要去監測水量以及水質並維護抽水設備,以免乾旱時抽不出水。而像在苗栗的丘陵矮山區域養殖大閘蟹、泰國蝦的養殖池還有可能有機會取得一些山間小溪的用水,但是這些水會有夾雜有害的魚類例如泰國鱧要特別小心,避免引進危害養殖生物。
苗栗西湖泰國蝦養殖戶從山澗引水,進來新建的蝦池,該工程正在進行中
2.公共給水系統
這主要是指海水供應站,公用海水供應站的設置,從剛開始建置時大家都不看好,到現在卻是重要的基礎養殖設施。例如在宜蘭的大塭海水供應站,抽取乾淨的海水供應該地養殖生產區,即使宜蘭多雨的環境,其鹽度也不會因此下降太多。另外雲林口湖下崙養殖區的下崙海水統籌供應系統,是耗資1.8億元興建的大型供水站,可從箔仔寮漁港抽取較乾淨的中層海水進入大水塔內,再透過管線輸送到各魚塭,再按用水量收費。其水質及鹽度穩定且不受大雨稀釋影響,這類的公共造產的投入,比造成災害之後的補助會讓更多養殖戶受益。這些公共建設在未來養殖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宜蘭大塭養殖生產區的海水供應站
3.備用水庫(池)的興建
撇除上面對養殖生產區的用公共建設之外,對個體養殖戶,設立備用的水庫(池)是抗旱最有效的養殖設備,以高雄永安為例,當地都會預留一池作為水庫不養殖魚蝦,這水庫專門在雨季儲備淡水,以備之後養殖期間萬一淡水水源不足時拿來調整鹽度使用。這概念在未來養殖勢必更加重要,在缺水區進行養殖生產規劃的時候,不能將所有養殖池全部投入養殖,要預留一個池子或是將大一點的池子隔開成兩個池子,並選定一池做為水庫。因為乾旱將有可能成為常態,若貪心將所有養殖池滿載養殖,萬一遇到乾旱,再遇到滿池子的魚蝦要被曬死時,多年的積蓄有可能損失殆盡。所有抗旱設備中,自家用水庫的建置是非常必要,而且可以建議水庫採用HDPE地膜來鋪設,可以減少滲漏損失。這類水庫的水建議養少量的虱目魚、白蝦來避免池子裡面長絲藻;且必須開啟水車來避免長藍綠藻而成為死水,這樣對水庫持續進行養水的動作,讓儲水在需要時就可以立即抽取使用。
永安養殖區午仔魚養殖戶蘇蔡麗華小姐家的蓄水庫
4.水車的增設與減少餵食
增加水車能讓水中溶氧增加,在萬一必須控制用水量時,卻是重要的續命設備。這是當池水溶氧增加可以讓水中自淨能力提升,加速分解殘餌減少換水的機會。而且有些水車還有讓池水降溫的功能,尤其燥熱的天氣會讓水溫增高,夜間開啟這類水車利用夜間降溫能有助於維持適合溫度,避免魚蝦緊迫以及疾病蔓延。而面臨缺水時期,減少餵食以減少污染更形重要。
三、氣象預測的研判
旱災不是突然發生,解渴的甘霖也不會忽然傾瀉,現在氣候的變化可以有氣象預報資料,提供養殖戶及早預作準備。以今年初梅雨遲遲不來的時候為例,我與湖內莊先生在看氣象資料時,就特別注意印度洋的天氣系統發展, 因為印度洋西風是台灣西南季風的源頭,這股西風在孟加拉灣開始北上,這些氣流很潮濕,進入南海之後,在台灣上空會與北方冷高壓形成梅雨鋒面而開始降雨。如果看印度洋上面季風還沒有吹起來,大概預知短期降雨無望。以這次為例,跟莊先生持續追蹤氣象局全球氣象雲圖,緊盯印度洋的雲團是否開始飄向中南半島,當發現已經持續有雲團往移動時,莊先生開始研判池子裡面的水,應該還可以撐到梅雨來臨,所以他就決定繼續撐下去,不去拋售池子的魚蝦。所幸撐到降雨,他的魚蝦也恢復正常成長,然後順利銷售,這個當下的決定至少能讓他損失降到最低。所以瞭解氣象就可以預知未來較為長期的氣候變化,就可以提早預備養殖措施的調整,避免不必要損失。像這類一個月左右的氣候預測分析,對於養殖業是很重要的,這一點可以充實自己氣象知識或是看中央氣象局月長期天氣展望報告,作為調配養殖用水的依據。
四、養殖技術的提升
1.減水養殖技術
當在有可能遭受旱災襲擊的養殖區域,就如同上一期介紹的,要養殖適合的養殖物種與搭配,在此就不再贅述。
2.水的再利用與規劃
水的再利用,是未來養殖可以做的考量與規劃。例如農委會漁業特刊第五十八號中,就發表草蝦與文蛤循環水養殖模式之比較以及草蝦與西刀舌循環水養殖模式之研究兩篇研究報告。這是利用草蝦、文蛤(西刀舌)是同樣鹽度的養殖物種,而草蝦養殖的尾水,富含有機顆粒以及過濃的藻類,這些有機顆粒與藻類是拿來養殖文蛤(西刀舌)。如此一個水就有兩種用途。而屏東有養殖前輩也曾經跟我經驗分享「金目鱸養殖的尾水拿來養殖泰國蝦,這樣泰國蝦水色好顧且飼料也省」這樣子的水利用方式,能提高水的利用率,生產也能增加。以上這些生產模式都能在維持生產量上,將水做二次的利用,兼顧生產且又環保。而這類的科技並不是很新的科技。
五、資材的應用技術
以上的建議是就這幾年跟前輩先進討論的結論,謹提供作為參考之用。面臨缺水的時候,要考慮的是如何撐下去直到可收獲為止。萬一走到這一步,那就是十分兇險的狀況,這跟落海等待救援的情況一樣,這就要看平常養殖環境管理的功力了,池子狀況越好,撐的越久,祝好運了!
結論:當氣候變遷已是事實,台灣降雨有可能趨向減少而乾旱以及極端降雨,養殖業要如何免於受災?在公共造產上,公用抽水站必須加速建立,這樣政府會知道整個區域產業用水量,以利未來養殖生產區的管理。而會遭遇乾旱的養殖區,個人養殖池務必預留一個蓄水庫作為應急之用。養殖過程中,要瞭解一個月的氣候變化趨勢,預作養殖用水與生產管理的調度。養殖技術上,水車必須有預留量,並依照水車特性選用適合的水車,用來因應緊急的狀況。而一般養殖過程中,務必持續對養殖池底質進行改善,鎂鈣肥以及漁寶益生菌的使用是必要的。因為好的底質以及養殖環境,萬一遇到缺水的時候,對乾旱缺水時的環境衝擊才會有比較好的抵抗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