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108年模範勞工人物專訪

2019-07-15
6211
文/許惠娟(董事會辦公室) 攝影/林志偉(資產管理處)、吉天行(董事會辦公室)
經過台灣肥料業產業工會聯合會、台肥企業工會與台肥台中廠企業工會等三個企業工會激烈的競爭與評選過程後,終於遴選出11位模範勞工脫穎而出,接受此次表揚。他們不僅對本業盡心盡力,更與台肥齊心努力,推動企業銳變與成長,為社會做出正面貢獻。
黃金慧 貿易處
在台肥經歷多種不同職務更迭的黃金慧,用她的敬業態度和專業經驗,逐一克服面臨的危機與困難。她回憶起2013年台中廠某個工場設計及建造工程案,時值承攬商試車在即,卻突然發生無預警停工等嚴重違約情事,所幸在獲得許多長官的指導與陳律師及時協助下,歷經一連串法律涉訟債權債務往來文件及與銀行多次商業談判,最後終於成功終止該合約,不僅取消支付後續工程款,同時在剩餘的短短二個月履約保證期限內,成功索取8,400多萬元的履約保證金,更是彌平了當年公司財務資金調度的缺口。
黃金慧表示,一路走來特別感謝長官們與陳律師的教導,這是她一生職涯難得遇到的寶貴學習經驗,未來將繼續努力工作,創造值得被公司利用的價值,也期許台肥未來能延續佳績,再創事業高峰。
黃玉琴 營業處 
黃玉琴不僅對於個人份內業務認真負責,也總是能適時地給予主管與同仁即時的業務支援。不止於此,善於溝通的她,更主動積極與客戶溝通協調淡旺季提貨事宜,解決肥料供銷平衡問題,使得業務團隊沒有後顧之憂。
「台肥多年來給予我經濟穩定收入的來源」,黃玉琴由衷感謝公司,提供她一個安心立命的好工作,她還特別提到營業處李金鎰處長為人親切,相處起來毫無距離感,加上與組長、經理以及同仁間工作氣氛融洽,猶如大家庭的工作環境,彼此互助關心。身為台肥大家庭的一份子,她感謝主管及公司的肯定與鼓勵,未來將再接再厲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公司續創佳績。
朱嘉安 研究發展處 
「公司前輩鄭乃誠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的觀念與精神,幫助我建立起對工作的態度與價值觀。」朱嘉安回憶起甫到職那一天,鄭乃誠主動跟他說明公司企業文化、經營現況等資訊,並打開寫的密密麻麻、整理的一絲不苟的工作筆記本,將所學毫無藏私地傾囊相授,至今仍深深地刻畫在腦海裡,影響個人甚深。
「謝謝公司,願意給我們這麼多的時間去摸索。」朱嘉安感激地訴說著,漁業繁養絕對是高風險產業,台肥自11年前開始投入研究資源,歷經多方試驗後,終於找到適合公司的商業經營模式。 水產能夠轉換成餐桌上一道道美味的海鮮,背後隱藏著所投注的大量時間與人、物力,平時須像照顧嬰兒般細心、耐心,並24小時日夜在旁照料;一旦繁養過程中發生任何狀況,就要立即緊急處理,並且每當發生地震或停電時,不論多晚或多忙,朱嘉安和其他同仁必定立即趕往現場查看繁養狀況,否則大量心血將可能付之一炬。 難能可貴的是研發專業的朱嘉安,主動願意研究行銷市場,並積極接洽各大通路推廣產品,創造多項與知名企業合作的機會,再次開啟台肥藍金事業發展新契機。
徐敏玲 投資處 
一頭短髮盡顯俐落氣質,徐敏玲豐富明快的談話內容,這絕對與她多元的資深工作歷練有關。「以誠待人,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她回憶起朱肥某任總經理曾經攜帶妻子來台觀光,身為投資處唯一的女生,讓她成為總經理夫人嚮導的當然人選。然而,觀察力敏捷的她,把以誠待人的「誠」成功展露在諸多細節上,先是對於中東的風土人文做了一番功課,並仔細挑選餐廳、購物商店、景點等,讓個性保守的總經理夫人最後也卸下心防,猶如閨蜜般地願意與她分享一些私事,這也成了她畢生難忘的回憶。
評估國內外大小投資案也是她工作的日常,不只從產業投資面向分析,更需衡量當地的國家政治、經濟與文化環境,涉獵面向廣且深。她表示,在剛進入台肥之初,當時的新創事業處處長即戴志鴻助理副總,願意傾聽不同領域的聲音,讓她盡情發揮所長,快速融入台肥大家庭;還有後來的組長即鍾俊銘總稽核成功營造學習型組織的氛圍,以及張瀚元同仁優異的邏輯分析能力,總能讓她的報告更為流暢、更具說服力,還有擔任她的化工小老師的高秉煌組長,這些都是一路上幫助她的貴人。她也由衷感謝劉國瑛助理副總及蔡宗武組長,延續優良處風繼續帶領他們走出不一樣的路。
王承州 台中廠硝磷工場  
堅定的眼神中閃耀著光亮與自信,王承州主動教導並互相討論硝磷造粒技術與故障排除問題,穩定製程操作條件;對於外銷各國不同肥料粒徑要求,也都勇於嘗試並積極達成需求。 「林金生廠長曾經擔任硝磷工場的長官,對於清潔等基本功要求嚴格,更視安全為圭臬,落實各項安全規範」,王承州說如此要求,早已根深蒂固深植內心,「只要按照SOP流程與正常參數設定操作,並視職場安全為最高標準,加上平時的緊急演練」,他說工作環境幾乎安全無虞。
他特別感謝台中廠工會李理事長、台中廠廠長、副廠長、戴工場長及領班們的肯定與支持,在未來的日子裡,也會加倍努力回報公司及長官們的提攜之恩。
周志誠 台中廠卸儲組 
見證了肥料工廠從人工進步到半自動再到全自動的發展歷程,也經歷了台肥從國營到民營的變革時期,周志誠說「台肥是我第一個工作,也是我唯一的一份工作。」45年的工作生涯分別任職於基隆廠、高雄廠歷練領班、工程師等職務,近年配合公司生產政策調任至台中廠卸儲組。
周志誠擔任卸儲碼頭區領班十分認真負責,只要一遇到設備發生問題時,主動提出可能的問題點及操作方式差異,與技術員互相討論,也積極參與台中廠自主改善活動,不僅改善設備故障,也連帶提升設備使用率。值得一提的是,他總是以無比的熱誠和後進人員互動,更將多年的親身經驗及專業技術毫無保留、全盤性的傳承,如此無私的奉獻精神,彌足珍貴。
柯淑媛 台中廠管理組廠務課
總是笑咪咪的柯淑媛,有她在的地方絕對少不了歡樂聲。不只個性容易相處,做事態度更是絲毫不馬虎,自從她管理員工餐廳以來,主動設置回饋平台,把菜色變得更加多元豐富,貼心的舉措讓同仁們都豎起大拇指稱讚;此外,台中廠對外的大大小小會議事務,也是由她一手包辦,總是用心準備各式茶點、佈置會場,讓來訪賓客都有賓至如歸的尊榮感受。 不僅如此,她平日也負責管理維護廠區環境整潔,認真執行各項勞務工作分派,大大提升台中廠廠區整潔度;也和廠務課同仁們一同集思廣益,把經過整修的廢棄木材變成了廠內樹苗抵擋強風的屏障,終於讓飽受強風吹襲的廠內樹木得以持續生長,完成綠化環境的重要任務;更發揮創意,利用廢橡膠鋪設草坪,抑制雜草生長等多個「廢棄資源再回收利用」項目,不只改善廠區環境,也節約廢棄物處理費用。
「謝謝呂學浩組長、盧仲春課長的照顧與包容,還有每當發生緊急情形或工作難題時,課內同仁總能同心處理。」柯淑媛謙虛地說。感謝大家諸多的協助,台中廠不只是一個工作場所,大家庭般的溫馨互動模式,令她對於台肥始終心存感恩,未來將繼續努力不懈,堅守工作崗位。
陳玉陽 台中廠維修組儀電課 
自2010年進入台肥後,歷任高雄廠及台中廠,陳玉陽始終都在儀電的崗位堅守職責。前段時日,卸船機遭遇雷擊,致使多處設備損壞,恰巧當時碼頭正在卸船,如果遲延完成卸貨將遭受罰款。接到突來的任務,他和單位同仁們一同連夜緊急搶修,更改系統的配線方式及修改程式,用能力和經驗克服難題,也讓公司免除了受罰的危機。
「蕭志誠工程師是我入行的師傅,幫我打下充實的基礎工夫。」他不忘本地提到這位益師益友的好夥伴,也回憶起目前調任朱肥公司的黃永達副總,過去在他遇到困難時,即使到半夜都會在旁邊陪伴著,是位盡責的好長官。陳玉陽也特別提到在黃慶志組長、李文瑞課長的帶領下,儀電課各司其職謹守岡位,也很感謝長官們一路以來的提攜照顧,期許自己平時蓄積實力,為公司創造貢獻。
吳光修 苗栗廠工安組保養課 
吳光修課長自1975年進入台肥基隆廠,爾後更經歷苗栗廠的興衰與創新轉型過程。1995年適逢朱肥肥料廠大修,當時他接獲公司派任支援朱肥的任務時,絲毫沒有任何畏懼,「苗栗廠裡大大小小的儀器已經接觸幾十年了,朱肥完全複製苗栗廠建廠,技術支援對我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困難。」他從容自信地訴說著,前後一共出差朱肥七次,派外期間與當地人溝通都必須使用英文,加上自己的勤學苦讀,大大提升了英語能力。 這段時間的工作經歷和國外生活體驗,令他拓展宏觀視野,豐富人生閱歷,更是一生都受益的職涯禮物。他特別感謝化工背景出生的謝文雄助理副總,提攜專業技術人員,並給予最大支持與鼓勵。
在台肥43年的工作職涯中,他專精於儀錶維修、採購業務以及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領域,無論是膠原蛋白工廠、再生磷酸工廠、NMP電化品回收工廠還是電子氨水工廠的建廠期間,他總是懷抱著工作熱忱,日以繼夜,全心投入,讓生產工廠得以如期投產,愛崗敬業的他,為台肥同仁樹立最佳勞工典範。
黃世平 苗栗廠製造組肥料生技課
「對我來說,每次調動,都是一次新的學習經驗。」黃世平歷經高雄廠、台肥生技、苗栗廠等單位,他說對於台肥與工作上的夥伴滿是感恩,諸多職務的調動都是仰賴各單位同仁們的扶持與協助,幫助他一步步成長、歷練。他曾是林金生廠長的下屬,而廠長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更是深遠地影響著他一輩子,期許未來在工作崗位繼續加油努力,為台肥盡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林正雄 花蓮廠控制室 
林正雄於民國81年進入台肥後,即任職花蓮廠,經歷台肥民營化變革,先調任基隆廠11年,爾後再調回花蓮廠。「我到基隆廠時,當時小孩才國小三、四年級,再次回到花蓮,轉眼間他們大學都已經要畢業了。」由於全心投入職場以及輪班的工作性質,林正雄只能兩、三個星期回家一趟,唯一的遺憾就是無法參與小孩的成長。
他回想起妻子多年來獨自一人悉心照料家人的情景,眼眶不禁泛紅,對妻子的愛與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有了她無怨無悔的支持,才能無後顧之憂地離家工作。一路走來,他特別感謝彭廠長提拔擔任領班職務,也終於在103年如願回到花蓮廠任職,讓他得以陪伴母親度過晚年,毫無遺憾。林正雄不僅是家中的支柱,更是近年來在幕後默默幫助台肥轉型成功,不可或缺的團隊成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