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台肥苗栗廠生態之美隨筆-蟲趣篇(一)

2019-07-15
8665
戀夏情歌演唱會 相約苗栗福安里
文、圖/司洪濤(苗栗廠工安組)
賞蟲,通常需要走入大自然山川水域,而令人驚訝的是,苗栗市福安里四周也有各式各類的昆蟲出沒,十分熱鬧。不論是白天或夜晚都有很多種的蟲鳴聲,宛如是大自然所主辦的演唱會,尤其夏季,樹上及草叢裡,總會有些昆蟲聚集在一起,不甘寂寞地開起演唱會,令人覺得有趣。而在眾多蟲鳴之中,是誰的歌聲最引人注意呢?看倌們,請不要轉台接著看下去,馬上為您揭曉夏日情歌王子的真面目。
「金蟬脫殼」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意指蟬蛹變為成蟲時,要脫去一層皮,比喻用計脫身並讓對方不能及時察覺。蟬是隨處可見的昆蟲,即便城市長大的小孩,都聽過蟬鳴,也看過蟬的長相,而我在公園裡看到正在脫殼的蟬(薄翅蟬),整隻都是綠色的,倒是沒有看過金色的蟬,我不禁懷疑古書上所說的「金蟬」真的存在嗎?直到有天夜晚,發現一隻正在蛻變的蟬,靠近一看,果真是金色的蟬,體型比一般的蟬大了不少,原來古書沒有騙人,真的令我大開眼界。
與金蟬初見面的喜悅
好山好水 金蟬再現
自從發現金蟬後,深深被牠所吸引,卻又不知牠的芳名為何?好奇心趨使下,四處打探,終於請教到博學多聞的蔡宗武組長,他除了農業領域外,還認識許多昆蟲生物。他一聽到我的問題,毫不猶豫立馬回覆,這種金蟬有個很響亮的名字,叫做「紅脈熊蟬」,並有耐心地詳細跟我解說,金蟬在銳變過程中,整隻蟬從頭到腳都會轉變成金黃色,最終長大成熟,在飛走前身軀又會變成黑色,由於體型較大,故稱「熊蟬」(熊就是大的意思),熊蟬的翅薄而透明,但翅膀前半段翅脈呈現紅色或紅褐色,稱為「紅脈熊蟬」(學名:Cryptotympana atrata)。
「紅脈熊蟬」前半段翅脈呈現紅色
蔡宗武組長也立即提問,在苗栗福安里也會發現另外一種蟬,牠的翅膀前半段翅脈呈現綠色或墨綠色,你猜猜名字?在下立馬回答,合理推測應該叫做「綠脈熊蟬」,蔡組長說,答錯了,正確名稱是「高砂熊蟬」(學名:Cryptotypmana takasagona),牠們都是重要生態指標,只有在好山好水的環境才會出現,他的這番話著實讓我增長見聞了。
「高砂熊蟬」前半段翅脈呈現綠色
夏日情歌 浪漫求婚
蟬的種類十分多樣,上網請教Google大神,台灣常出沒的蟬至少有61種,其中熊蟬只有4種。據我這幾年的觀察,苗栗福安里出現過2種熊蟬,比起其他的昆蟲,熊蟬算是比較大型的昆蟲,牠不鳴叫的時候,不容易被發現,但牠愛唱歌的習性,特別吸引住我的目光。在交配季節,公蟬就是靠著美妙的歌聲吸引心儀的母蟬獲得青睞,順利完成終身大事,繁衍下一代,而榮獲了「夏日情歌情歌手」的浪漫封號。但成蟬後的歡笑時光不長,在夏日幾週的繁殖季節過後,生命就跟著結束了。
夏日情歌歌手互飆情歌大PK
夏日情歌的歌聲雖然美妙,一大群蟬兒一起歌唱時,發出的歌聲實在有些吵,搞不好遭民眾檢舉環保主管機關得前往監測噪音值。這可不是玩笑話呢!這要是吵到皇上那兒就不得了,傳說清朝雍正皇帝喜好清靜,為了減少夏日歌手的干擾,特地成立了「黏竿處」,專事粘蟬捉蜻蜓、釣魚的服務部門,還為苦難百姓創造了就業機會,真是太有趣的一段歷史逸事。
蟬的回歸 重見光明
不管是臉書還是LINE與各大社群,瘋傳一部YouTube上的影片「蟬的回歸:17年的等待,換得一個月的陽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4gUdOr2X3M)。這部紀錄片拍下了美東「紅頭蟬」從出生到死亡的生命週期,看完影片鐵定很驚訝地發現,蟬的生命週期居然長達17年,差不多相當於高中生的年齡呢!而紅頭蟬的幼蟲,如何能在陰暗的土裡待上17年之久呢?不禁令我馬上想起,「紅脈熊蟬」的幼蟲躲在土裡灰頭土臉的日子,到底是窩上多久的時間?

在求知慾驅使下,立馬又請教Google大神,找到有篇研究報告指出,「紅脈熊蟬」的幼蟲在土裡通常生活4年多,蟬的幼蟲稱為「若蟲」,要爬出來變成蟬的「若蟲」在還沒出土前,往往先在接近土壤表面處挖洞藏身,等到時機成熟的某個夜晚,「若蟲」才悄悄地爬出洞口。為了證實報告真實性,某日正中午恰好發現柚子樹下的土壤表面有個洞,仔細一瞧有一隻「若蟲」藏身洞中,在此要向這隻「牠」賠個不是,為了拍照,大白天的把牠請出來先拍個特寫,之後再把牠放回洞中用土覆蓋一下,希望牠晚上能安然羽化成金蟬。
大白天的把「若蟲」請出來拍特寫
金蟬脫殼實況轉播
Step1:離土後爬上樹
一般在端午節過後,就會開始到聽到大量的蟬鳴聲,而今年特別仔細觀察,約莫在端午節兩週前左右,就可以聽到少量的蟬鳴聲,這時是觀賞金蟬蛻變的最佳時機,因已有大量「若蟲」陸續準備爬出洞口蛻變成金蟬,在傍晚時分,若蟲破土而出,爬上樹幹、枝條,找個穩固地點抓牢,準備開始金蟬脫殼的魔術表演節目囉!
努力向上爬,找個好位置,準備變魔術的「若蟲」
Step2:破殼露出身軀
「若蟲」的頭頂及背部有一條直線,首先從這條線裂開來,蟬的「頭」就是從這裡冒出來,然後努力伸展擺脫蟬殼束縛,直至整個身軀離開蟬殼。
剛破殼露出頭來的金蟬
Step3:金蟬羽化 等待飛翔
認真觀察下,從蟬兒一開始露出一點點翅膀,到完全展開的過程,令人驚呼連連。這段過程進行快速,不過只要稍微有點耐心,毋需要縮時攝影,就可欣賞翅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翅膀逐漸展開,再往後延伸完全發展的過程,而且蟬的翅膀透明輕薄,實在賞心悅目。不論是「紅脈熊蟬」,還是「高砂熊蟬」剛羽化的個體,都可看出比蟬蛻要大,顏色均呈現金黃色。
剛伸出小小金翅膀的金蟬
翅膀逐漸展開的金蟬
翅膀已完全展開的金蟬
翅膀羽化完全的金蟬
Step4:金蟬蛻變 展翅飛翔
等待翅膀晾乾的金蟬,還是呈現金黃色,接下來一段時間後,金蟬的身軀會慢慢轉黑,蟬也開始活動起身體,先是動來動去,爬來爬去,甚至變換位置,等翅膀變硬了,便開始飛翔,飛向天空尋找屬於自己的真命天子。看到這裡,還是要跟看倌說聲抱歉了,從金蟬變成黑蟬的過程通常是發生在半夜兩三點的時間,本人力行早睡早起身體好,就只好乖乖睡覺去,就沒繼續跟拍更多金蟬變成黑蟬的照片。
從金蟬慢慢變黑蟬,等待飛翔的「高砂熊蟬」
夏日情歌歌手「紅脈熊蟬」終於羽化完成
蟬蛻蟬衣 妙用多多
在蟬兒引吭高歌的柚子樹枝條或樹葉上,可以找到牠們羽化為成蟲時遺留下的外殼,稱之為「蟬蛻」。蟬蛻就是一般俗稱的「蟬殼」或「蟬衣」,是一種中藥材,可以治療感冒、喉嚨痛、小兒脹氣,據說還有「益精壯陽」功效。

台南新化老街的一位里長實在很有生意頭腦,利用上述中藥養生的點子,在當地開了一家「里長茶葉蛋」。他的茶葉蛋,除了蛋香,還帶著一股特殊清香,原來在熬煮的過程中添加了蟬殼,如此煮出來的茶葉蛋比較嫩,而且吃了比較不會脹氣。不過,會令沒見過蟬殼的人嚇一跳,還以為裏面煮的是蟑螂。
蒐集蟬殼準備試煮「蟬蛻茶葉蛋」
苗栗是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蟲魚鳥獸等生態非常豐富且多樣化,前文介紹較常出沒2種生態指標熊蟬及其金蟬蛻變的精彩表演,相信讀者對於「金蟬脫殼」及「薄如蟬翼」這兩句成語,體會更深,以後可大膽地加以應用在文章上,不用心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