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活躍於酷暑的登革熱

2019-10-15
7774
文/林有得(安全衛生中心)

登革熱,對民眾來說並不是陌生的疾病,夏季一到南部登革熱疫情就慢慢開始竄起,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可以醫治,國內也無疫苗能給予適度之防範,只能依產生之症狀進行即時治療。最擔心就是聽到「無特效藥」,因為就像是給予最終宣判一樣,看著花朵逐漸枯萎。

夏季是登革熱的好發季節,大家疑惑為什麼是夏季呢?因為全世界登革熱發生區域,主要是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主,我國位於亞熱帶地區理所當然是涵蓋在內。那為什麼多數登革熱疫情都在南部呢?同樣的概念,南部氣溫相較於北部高,所以多數疫情發生於氣候高溫的南部。但是,觀看近幾年登革熱慢慢飄至北部了,猜想他們是不是隨著高鐵揮軍北上了?原因是,由於受氣候變遷影響,全球氣溫普遍攀升,當然北臺灣氣溫相對有升高之趨勢,讓適合於高溫環境的登革熱也隨著北漂;另外是人口的移動,國內跨國企業紛紛於海外設分據點,多數供應鏈廠商為就近服務及供應產品,想必隨著主要客戶前往設廠,多數生產基地也以東南亞為主,因產業國際化人員出差往返,加上本國外籍勞工大多數來自東南亞國家,也都是登革熱好發地區,藉由人口移動時即帶入國內,也就是所謂的境外移入之登革熱。

2015年南部爆發本土登革熱疫情,當時疑似為控制疫情,所進行噴藥之方式可能有誤,且對病媒蚊習性之認知有所不同,導致無法有效消滅病媒蚊,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好在,政府極力進行清除孳生源與氣溫下降,才順利控制疫情。

今年登革熱疫情似乎有比往年更高之趨勢(排除2015年本土登革熱爆發疫情),且案例不間斷增加中,某些月份還高於往常,尤其從境外移入的統計來看更為明顯。這疫情真不能忽視,因為不希望2015年登革熱大爆發又再重起了。
登革熱本土病例統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9 0 1 0 0 10 27 28 12 - - - -
2018 0 0 0 0 0 1 7 77 64 25 9 0
2017 0 0 0 0 0 0 0 0 3 4 0 0
2016 362 7 2 1 0 1 3 1 1 0 3 0
2015 80 10 7 5 22 52 335 4,461 15,166 10,158 9,952 3,171
2014 12 2 0 0 12 93 379 959 2,247 5,485 4,957 1,146
2013 14 1 1 10 18 26 7 22 71 82 190 154
2012 11 2 0 4 11 9 38 112 403 337 255 89
2011 11 4 0 0 0 0 4 124 161 390 589 262
2010 36 2 2 3 2 3 2 74 349 576 380 163
2019年1月至7月登革熱本土案例比前2年高出許多
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統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9 35 37 24 31 30 39 92 74 - - - -
2018 5 16 5 16 23 33 35 47 44 41 40 45
2017 30 22 13 11 13 22 46 56 30 43 25 22
2016 29 30 14 21 23 22 39 73 20 44 24 24
2015 15 21 22 19 18 16 29 43 63 39 31 49
2014 12 15 15 18 13 18 16 32 35 30 18 18
2013 15 18 21 5 8 29 47 44 23 17 15 22
2012 21 6 14 17 13 13 37 36 21 10 10 9
2011 6 14 0 4 6 14 19 35 13 16 16 14
2010 6 21 16 7 10 20 35 74 52 25 17 21
近10年1~7月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以2019年最高
登革熱病毒簡介
登革熱於1907年被證實其病原體是病毒,為「黃病毒科」之一種,該病毒宿主為人類和哺乳類動物,而傳播媒介為節肢動物,也就是「蚊子」來散播所帶之病毒,由於其傳染性極高,在2004年1月20日由第三類傳染病提升為第二類傳染病。而且蚊子一旦感染到登革熱即成為帶原病媒蚊,蚊子一生約可產5至6次卵,當蚊子吸飽一餐血後,經72小時就能產下100至300顆卵,產卵後一樣再經吸飽一餐血,又能產下約100顆卵,而且所產下之孓孑每一隻都是登革熱帶原者,如此強大的繁殖能力就可瞭解為何登革熱傳播會如此迅速,當下防疫方式必須消滅所有病媒蚊、孓孑和未孵化的卵。
蚊子生命週期
登革熱可分為Ⅰ、Ⅱ、Ⅲ、Ⅳ等四型病毒,當感染其中一種病毒時即對該項病毒終身免疫,但對其他型病毒還是有機會被感染,並非全部免疫。聽到終身免疫,與玫瑰疹很相像,人一生只要發疹過一次就不再發生,可別因這點就開心喝采或感到慶幸喔,因為每個人健康狀況、抵抗力都有所不同,當人體對抗之能量稍弱時候,也許在第一次感染時就可能因病重而傷亡。
登革熱感染與病徵
登革熱潛伏期 約3~8天,最長可達14天
登革熱傳染期 感染者發病前1天~發病後5天
登革熱臨床條件 突發燒≧38℃且伴隨下列二項以上症狀
     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骨頭痛
     出疹
     白血球減少
     噁心、嘔吐
     血壓帶試驗陽性
     任一警示徵象
警示徵象如下:
     腹部疼痛及壓痛
     臨床上提體液蓄積(腹水、胸水…)
     持續性嘔吐
     黏膜出血
     嗜睡、躁動不安
     肝臟腫大超過肋骨下緣2公分
     血比容增加伴隨血小板急速下降
登革熱感染時程(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登革熱防治核心教材)
登革熱可分為「典型登革熱」與「登革出血熱」兩種症狀,典型登革熱若有配合醫師積極治療,其致死率低於1%。但登革出血熱病症可能就不同,它會造身體出血現象,如皮下出血、牙齦、眼結膜、鼻、胃、子宮出血等,同時還可能發生血漿滲出現象,若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等登革熱重症情形,所造成的致死率可達10%~50%。在先前有提到,當感染某型別登革熱即能終身免疫,但非全部免疫,若又感染其他血清型病毒時,很可能會產生嚴重的登革熱出血熱。
你我所瞭解的蚊子是否一樣
蚊子的生命週期並沒有很長,成蚊僅約2週~4週的短暫生命,然而事實上,蚊子主要食物是露水、花蜜、植物汁液為主,為什麼需要吸血呢?因為血液是蚊子重要的蛋白質來源,需補充必要的營養才能產卵繁衍後代。蚊子只需要交配過一次,母蚊子就能持續產卵,直到生命終了,超可怕的繁殖能力吧。
蚊子交尾(交配)
為什麼公蚊子不會吸血?只有母蚊子才會吸血,只為繁殖下一代。該如何分辨雌雄呢?可能需要借用放大鏡看蚊子觸角來辨別,雄蚊觸角為羽毛狀,而雌蚊觸角為絲狀。再仔細一點來觀察蚊子的口器(吸血的利器),因為公蚊子不吸血,所以口器已退化,無法刺穿具角質層的皮膚,所以只能吸取露水、植物汁液等,但雌性蚊子就不同了,口器中有6根細細的針刺,有如身懷6把利刃般,若沒放大觀察,一般看到就像一根針,其實吸血的利器就藏在這6把利劍之中,當蚊子需要吸血時,此時吸血利器才會刺入皮膚,深入血管吸取血液,這把利劍還真深藏不露阿,而其他利劍並非閒置著,如切割組織鑽探、尋找血管、注射唾液等功能。
蚊子雌雄辨別,雌蚊具絲狀觸角,雄蚊具羽毛狀觸角
蚊子口器
什麼樣特徵的人容易被蚊子叮咬呢?網路上常傳說什麼酸性體質啦、體溫高等等,究竟是那些特徵:
  1. 體溫偏高-蚊子的觸角能感受到人體的體溫。
  2. 容易流汗-蚊子觸角感測到,人體因流汗時皮膚所散發的乳酸。
  3. 二氧化碳-蚊子的觸角有個感受器,能搜尋人體呼吸所呼出的二氧化碳。
蚊子種類目前知道約3,000種,我國登革熱病媒蚊有那些呢,常見的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兩種:
►埃及斑蚊
  1. 喜歡棲息於室內,宅在家。
  2. 警覺性高,當在吸血時,一有風吹草動即飛離。

►白線斑蚊
  1. 棲息場所多為室外,四海為家。
  2. 嗜血如命,一定要吸飽吸滿才行,所以容易被拍扁。
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
讓登革熱絕跡 既是滅蚊
登革熱傳播媒介就是蚊子,所以只要將傳播途徑截斷,即可移除登革熱傳染,避免疫情擴大。病媒蚊孳生源在室內常見有:
  • 盆栽盛水盤、花盆容器、水生盆栽
  • 冰箱、飲水機、烘碗機、泡茶等底部水盤
  • 寵物飲水容器
  • 地下室消防水池、積水坑、污水處理池
戶外常見有:
  • 曬衣架、積水水管
  • 屋簷排水管、遮雨棚、車棚、桶蓋、灑水桶、貯水桶
  • 不流動排水溝廢棄輪胎、攤位、安全帽、飲料瓶罐、手推車、瓦片
冰箱底部及花卉盛水盤、水生植物
  
屋簷排水溝槽、未平整地面或地面溝槽、活動車庫帆布、戶外容器、畚箕、設備或地面可積水處之積水、未流動排水溝
  
今年南部登革熱疫情爆發,南部某學校檢視校內環境發現蚊子變少,校方說明,四年前因南部登革熱疫情嚴重,請專家協助教導如何去除登革熱方式,校方接受生物防治專家建議,僅花費2仟元在校園內水溝等處放養食蚊魚,期間曾遭遇幾次淹水情形,原以為魚可能都被水沖走了,但檢視一下仍有發現魚的蹤跡,此舉讓鄰近學校前來取經,一起加入滅蚊行動。

對於室內與戶外容易積水處應定期檢視並移除積水,有使用之水盤、容器等應定期清理、刷洗(刷洗才能將孓孑刷除)。對於一些蓄水池塘、未流動水溝等,可施放食蚊魚如大肚魚、孔雀魚、台灣鬥魚等,但以孔雀魚和台灣鬥魚較佳,因為他們6小時可吃57~68隻孓孑。

為避免登革熱疫情持續擴散,孳生源清除之源頭管理,才是防治之根本,讓我們一起動起來,落實巡、倒、清、刷,加強居家環境整潔,展開滅蚊行動,環境整潔也讓自己與家人住的更舒適。
參考資料:
  1.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2. 維基百科
  3. 自由時報網路新聞
  4. 大紀元網路新聞
  5. ETtoday新聞雲網路資料
  6. 康健雜誌網路資料
  7. 科技大觀園網站資料
  8.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資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