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研究發展處 吳鴻均
稻米,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主食。當現代人開始講究糧食的精巧、來源,種稻米就昇華為一門艱深學問。台肥與苗栗迴鄉農場合作,進行有機水稻田間試驗,共同探究有機肥料的最佳施用模式,同時也將有機資材推廣給周邊更多農友。
「米」是東方人主食,古代民以食為天,但隨著科技進步時代演變,吃飽變得相對容易,現在更講究食得巧。農夫不再只追求稻米的「量」,連「質」都得下功夫。造就米的高品質有很多因素,「肥料」就是其中關鍵,而在有機水稻栽種上,有機肥料的施用就需要更多技巧。
掌握有機資材特性 提升經濟效益
台肥積極投入各種有機資材產品開發,進行有機作物田間肥料試驗。有機肥料有多種成分及型態,加上氣候影響,各呈現不同的效果與作用。若能掌握相互搭配施用的技巧,有效提高作物的質與量,對於農民及台肥皆可達到最佳經濟效益。
苗栗廠生產之「生技5號有機質肥料」成分含粕類較高,理論上於土壤內釋放肥效較快速,約3個月內有80%礦化速率,殘留20%至下一作。而「生技11號有機質肥料」原料內植物粗纖維含量較高,分解相對緩慢,可能超過6個月作用的礦化速率只有50%,殘留50%至下一作。
另外「生技5號有機質肥料」為顆粒狀,施用後接觸土壤及水分的面積,比粉狀的「生技11號有機質肥料」來得少,也會影響肥料的釋放速率。理論上,在相同栽種模式下,粉狀肥料釋放的速率較粒狀肥料快。以此作為施肥方法基準點,針對不同作物各階段生長特性及有機肥料的施放效果,進行模擬計算,得出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樣的肥料,就是有機栽種上施肥的精髓。
為了進一步了解台肥有機肥料的應用特性及技術,特別與苗栗指標性農場——「廻鄉有機事業體」合作進行田間試驗。一方面探討有機肥料的最佳施用模式,另一方面則藉由該農場,將台肥有機肥料資材向外推薦給其周邊契作農戶。此次試驗主要以「生技5號有機質肥料」、「生技11號有機質肥料」及「活力磷寶」為肥培資材。而迴鄉農場的生產模式以「追求品質」為主,不追求產量,所以其肥料的施用上與外面有機農戶不同,也作為我們調整施肥模式之參考。整個試驗的過程與結果的產出就讓我們在後面說明。
廻鄉有機農場之有機水稻肥培推薦模式
試驗作物:105年一期作水稻 ( 台稉11號 ) 試驗日期:3月中旬 |
每分地施肥用量 |
期間 |
有機肥料種類 |
規格 |
試驗區 |
對照區(往年操作) |
基肥 |
插秧後效期約3-4週 |
生技5號有機質肥料
5-2.5-2.5-88% |
20公斤 |
6包 |
不施用 |
生技11號有機質肥料
2.5-2-1.5-76% |
25公斤 |
6包 |
活力磷寶
溶磷菌8-03 |
5公斤 |
0.5瓶 |
一追 |
插秧後3週 |
生技5號有機質肥料 |
20公斤 |
3包 |
5包 |
二追 |
一追後3週 |
生技5號有機質肥料 |
20公斤 |
3包 |
不施用 |
穗肥
(幼穗形成前8-10天) |
約4月初結穗,所以大概3月底要施肥(穗肥) |
活力磷寶 |
5公斤 |
0.5瓶 |
不施用 |
※幼穗形成:一般水稻分櫱盛期即將開始幼穗分化,一期作約50-65天。
※追肥可視葉色情況調整用量。
建立資料庫 給予農民實質幫助
將每平方公尺收割下來的水稻進行田間試驗結果調查,發現處理組的株高、分蘗數與穗重表現較對照組好,而穗長則無顯著差異性;濕穀產量處理組768平方公尺收成445公斤,對照組827平方公尺收成435公斤,每分地970平方公尺處理組產量多出52公斤,換算成白米約為33.28公斤,雖然肥料成本處理組較對照組多3,780元,但依廻鄉1公斤白米(糙米)售價為150元換算,營收可增加4,992元,淨利可增加約1,212元。
苗栗區農業改良所提供之米質檢測數據。進一步將兩區白米送至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進行米質分析比較,處理組米質測定評分平均為81分,對照組平均為74.5分,結果顯示處理組施肥方式可推薦該農場作為提升有機稻米產量與品質使用。整體而言,田間試驗除了期望對農民有實質上的幫助外,也可藉此建立更多試驗資料數據,進而應用於之後的有機肥料使用技術。
處理組與對照組的肥料成本分析
|
肥料 |
規格 |
價格(元) |
試驗區 |
對照區 |
總計 |
生技5號有機質肥料 |
20公斤 |
240 |
12包 |
5包 |
生技11號有機質肥料 |
25公斤 |
150 |
6包 |
- |
活力磷寶 |
5公斤 |
1,200 |
1瓶 |
- |
成本 |
4,980元 |
1,200元 |
差額 |
3,780元 |
處理組與對照組的各項生長數據調查平均值
組別\平均 |
株高(cm) |
分蘗數 |
穗長(cm) |
穗重(g) |
濕穀重(kg) |
乾穀重(kg) |
處理組 |
92.89 |
23.31 |
21.47 |
63.94 |
1.11 |
0.86 |
對照組 |
83.28 |
16.4 |
21.5 |
45.95 |
0.83 |
0.67 |
註:(1)以上調查單位面積為平方公尺。(2) 乾榖指於45℃烘穀4天。
處理組與對照組的變異數分析
顯著差異 |
項目 |
p值 |
極顯著差異 |
株高 |
0.000 |
不顯著差異 |
穗長 |
0.329 |
極顯著差異 |
穗重 |
0.000 |
註:p值≤0.05為顯著差異,p值≧0.05為不顯著差異,p值≤0.01為極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