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編輯/楊為仁、陳耕太(台肥董事會辦公室) 攝影/楊為仁
地瓜,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食物,黃金色內餡的綿密口感,是最在地的好味道。誰也沒有想過,這個傳統的平民食物,竟在瓜瓜園的巧思經營下,變身年銷突破千萬的熱賣產品,更要代表台灣向世界叩關,宣示台灣農業的珍貴價值。
從全台第一包冷凍地瓜薯條,到超商年銷逾2,300 萬條番薯,瓜瓜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30 多年來憑著「用心」、「創新」、「安心」的經營理念,建立全台灣最大的地瓜產銷王國。現在,瓜瓜園還要進軍2020 東京奧運,幫台灣地瓜打一場漂亮的世界盃。
瓜瓜園副總邱裕翔期望帶領台灣打一場漂亮的世界盃。 「父親很早就嗅到地瓜的商機,起先是在市場整顆賣,後來因為有些地瓜外觀不佳,不是被打槍退貨、就是被迫便宜賣,於是想到削皮加工的方式。」瓜瓜園二代邱裕翔說,他們嘗試將整顆地瓜削成薯條,並預炸冷凍保存,賣給鹹酥雞攤販,於是有了全台第一包冷凍地瓜薯條。自此之後,瓜瓜園的銷售模式也從鮮銷、鮮切到預炸,從市場走到工廠,逐步在台灣嶄露頭角並占有一席之地。
由於地瓜需求愈來愈多,瓜瓜園除了成立「新化鎮農會館食用甘藷產銷班」和「產銷班加工站」,更與農民簽約契作,契作面積從10 公頃增加至1,000 公頃,地點從台南、雲林到苗栗都有。
邱裕翔表示,台南屬砂質土壤,適合種植地瓜,而新化位處靠山平地,氣候變動小加上良好水利,早期日本人就將新化當作甘藷澱粉的主要產區,廣植地瓜,長期累積的優良經驗技術,因而造就新化地瓜的盛名。
瓜瓜園採「一條龍」的銷售模式,亦即從一級生產、二級加工到三級銷售一貫作業,不僅擴大契作面積、建造工廠大量生產、研發各式地瓜加工商品,最後更以自有品牌販售,在實體和網路店面的雙管齊下,迅速建立完整銷售通路。「父親當初走上這條地瓜路,是為了生存;農場契作是為了農友,建造工廠則是為了客戶。」邱裕翔說,農產品若沒有加工加值,價格很容易隨市場供需波動,因此瓜瓜園必須不斷開發新產品,才能為台灣地瓜開創更多商機。
年銷2,000 萬條的冰烤地瓜
1995 年上市的「冰烤番薯」轟動全台,打破以往烤番薯只能吃熱的傳統,「其實當時是因為微波爐故障,但又實在太餓,從冰箱拿出來的烤番薯來不及加熱,就直接吃下肚,卻意外發現冰地瓜原來這麼好吃。」後來冰烤番薯不但成為瓜瓜園的當紅炸子雞,並於2001 年陸續在7-11 超商及大潤發、加樂福等大賣場上架販售,甚至還進軍日本。
直至今日,瓜瓜園的地瓜產品已多到目不暇給,常溫商品有地瓜酥、地瓜脆片、夯番藷鹹味濃湯等;冷凍商品則有冰烤番薯、紅地瓜薯條、燒番薯冰棒等。「我們的商品不添加任何人工化學原料,著重地瓜原味,將地瓜的價值充分發揮,讓消費者安心食用,共同體驗美好的地瓜新『食』尚生活。」邱裕翔補充,瓜瓜園面對的客戶不只是一般大眾,還有餐飲業和各大便利超商,「對方想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也就是跟著客戶的腳步走,滿足客戶的所有需求。」
瓜瓜園的地瓜產品琳琅滿目,滿足客戶的所有需求。 在瓜瓜園眾多地瓜商品當中,由「冰烤番薯」衍生而出的「夯番薯」,自2007年與全家便利超商合作以來,愈做愈旺,掀起超商吃地瓜的熱潮,一年就賣了2,000多萬條地瓜,平均一天就可賣出5 萬條;而瓜瓜園和7-11 超商合作的「蒸地瓜」,也創下年銷300 萬條的佳績。但瓜瓜園並不以此為滿足,仍持續擴張其事業版圖,「我們希望讓全世界都能吃台灣最好吃的地瓜。」
以「顆」計價翻轉交易模式
2001 年起, 瓜瓜園開始進軍海外市場,從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到美國、加拿大、紐西蘭,一路攻城掠地、屢傳捷報,甚至連中東杜拜都可以吃到瓜瓜園的冰烤番薯。
瓜瓜園的外銷戰績還不僅於此,最近他們又開發出「微波地瓜」,顧名思義就是微波就能吃的番薯,「之前推出的『冰烤番薯』,仍是以傳統熟成方式冷凍、保存,但『微波地瓜』是靠專利包材,吃法上有很大的創新。」邱裕翔說,一般生番薯幾乎都要帶土外銷,但微波地瓜則是清洗後裹著包材,直接放入微波爐,約6 分鐘熟成,香甜可口,風味一點也不輸其他料理方式。
烤番薯通常得花上1 小時,用蒸的至少也需30 分鐘,裹著專利包材的微波地瓜,猶如讓地瓜穿上透氣的排熱衣,可以保留水分,又能快速熟成,相當方便。如今微波地瓜已順利打開外銷市場,讓過去都是以公斤交易的番薯,變成以顆計價,單價因而提高,為傳統產業成功加值。
成立觀光工廠 食農教育從小扎根
瓜瓜園自創立以來,就一直為提升國內農產業價值而努力,「契作是保障農民獲益,將不信任變成信任的最佳方式。」邱裕翔說,保障、信任、義務與責任,是瓜瓜園對契作農戶的承諾,農民靠天吃飯,天候不好就收成差;天候太好又容易生產過剩,經常擔心收成的作物會被買方砍價,簽約契作就等於是白紙黑字,賦予農民確切的保障。也正是如此,瓜瓜園的契作地瓜田面積才能逐年增加。
瓜瓜園觀光工廠「地瓜生態故事館」讓大眾得以一窺地瓜生產流程。 2013 年,瓜瓜園成立觀光工廠「地瓜生態故事館」,讓消費者得以更親近地瓜,並了解各式食品的製作流程,「我們創立這樣的平台,不僅要讓大家認識台灣地瓜,還要讓地瓜生態故事館成為學校環境教育的指定場所,所以除了靜態展示,還會有戶外挖地瓜、室內DIY 的實際體驗。」走進地瓜生態故事館,在導覽解說員的引領下,遊客可以清楚了解地瓜從種苗培育、採收、分級、選別、加工製作等一系列流程,看得出瓜瓜園從農田到餐桌的品質控管,著實令人備感安心。
戶外挖地瓜體驗讓食農教育從小扎根。 面對台灣食安風暴不斷,邱裕翔希望藉由地瓜生態故事館這樣的場所與平台,推廣食農教育,除了提供觀光工廠作為校外教學場所,更派員到各學校,開辦環境教育課程。他認為,環境教育必須從小扎根,讓孩童從小就體認到孕育萬物成長的土地重要性。
邱裕翔表示,台灣農業產業化結構不完整,因此一路走來備受艱辛。若要確保農民利益,永續台灣農業發展,就必須結挖地瓜去!若想回憶兒時田間挖地瓜樂趣,可透過預約方式報名參加,地點就在觀光工廠後方。但是要注意,挖地瓜活動僅限春季地瓜產季,大約是2 ∼ 5 月,而且需滿15 人才開放體驗喔!合大型農企業,將農業機械化、資訊化,甚至讓從業人員年輕化,研發更多農業加工產品,才能創造更多農業機會。
觀光工廠門市展售各式地瓜食品,體現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
挖地瓜去!
若想回憶兒時田間挖地瓜樂趣,可透過預約方式報名參加,地點就在觀光工廠後方。但是要注意,挖地瓜活動僅限春季地瓜產季,大約是2 ∼ 5 月,而且需滿15 人才開放體驗喔!
攜手台肥 再造新農業實力
為提升台灣農業企業競爭力,瓜瓜園於去年與國內肥料龍頭大廠台肥公司簽訂產業策略聯盟合作意向書。台肥董事長康信鴻表示,台肥將提供新型肥料資材及專業栽培技術,不但要提升加值瓜瓜園契作農戶的產量與品質,還要藉此合作模式,提升台灣新農業整體實力。
在雙方建立的合作模式下,具有專業生技肥料產品生產和農業栽培管理技術的台肥公司,積極提升本業核心技術,開發出黑旺、寶效等有機複合肥料,並運用在瓜瓜園的地瓜田。「瓜瓜田跟台肥合作多年,黑旺這款有機複合肥料屬於生技有機質肥料,肥效延長,使用效果顯著。」邱裕翔說,瓜瓜園與台肥基於共享資源、共創雙贏的新農企業合作模式,透過台肥的新型肥料資材及專業栽培技術,可提升加值瓜瓜園契作農戶田間栽種管理、加工及銷售市場拓展,壯大農產品外銷實力,而他也進一步透露,「瓜瓜園還要幫台灣地瓜打世界盃。」
台肥董事長康信鴻(左2)、總經理黃耀興(左1)聆聽瓜瓜園副總邱裕翔(右1)講解地瓜生產線。(圖/李復盛攝)
瓜瓜園董事長邱木城(左1)帶領台肥董事長康信鴻(右2)察看示範田地。(圖/李復盛攝)
邱裕翔所指的「世界盃」,就是2020年東京奧運,「我們的產品已在日本布局多年,之前透過農委會牽線與駐日代表謝長廷碰面,談到瓜瓜園已取得清真認證,並在東京設有採購窗口,專責輸日商品通路及食材供應。」邱裕翔說,台灣地瓜皮薄、口感扎實,還可以連皮吃,相較於厚皮的日本番薯,在日本當地相當受到歡迎。瓜瓜園在日本深耕已久,若能打進2020 年東京奧運手村,不但能為自身打開世界通路,更能讓全世界認識台灣。
30 多年來,瓜瓜園不斷顛覆地瓜的傳統印象,創造一個又一個新興產品,創下一個又一個銷售佳績,不變的是其對農民的關切與保障。這場地瓜的世界盃,瓜瓜園早已整裝備戰,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