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深海 尋藻奇蹟
採訪編輯/張以潔、許惠娟(台肥董事會辦公室) 攝影/徐榕志
海洋的鹹鹹氣息,幾乎是每個繁養池必備的無形座標,但台肥花蓮廠卻打破了這個刻板印象。8公頃的繁養面積,數以百計的藻桶和4大池白蝦,只聞潺潺水流,不聞任何異味,空氣清澈如水,也如花蓮未經雕琢的天然景致。
故事得回溯到二戰時期,一座日本神風特攻隊戰機的零件製鋁工廠,在光復後由台肥公司接手改建為花蓮廠,以肥料生產為主力,支撐著廣袤土地的養分與產能。「由於花蓮地處偏遠,肥料運輸成本過高,2003年開始不再生產肥料,也迎來了第一次的轉型。」台肥花蓮廠廠長彭盛隆說。
花蓮廠廠長彭盛隆。
二次轉身 肥料霸主跨足海洋
座落在花蓮七星潭旁的台肥花蓮廠,絕佳的地理位置不僅在於鄰近的觀光人潮,更是全球僅四處的「深層海水」取水地帶。台肥團隊遠赴日本取經,歷經多年海底地形探測與研究,於2007年在4.95公里遠的海溝處,布下水深662公尺的海底管線,成功將深層海水抽上陸地,蛻變為亞洲第一大的深層海水製造園區,並成立子公司「台灣海洋深層水股份有限公司」。
深層海水一天約抽取2,400公噸,耗費龐大工程,儘管台海開發出了「深命力」、「海礦1400」等飲用水,以及美妝保養品、海鹽和海藻爆米花等多項相關製品,深層海水利用率仍有提升的空間。彭盛隆說:「我們開始思考,深層海水還可以做哪些應用。」而這一轉念,也把花蓮廠推向第二次的轉型。
深層海水一天約抽取2,400 公噸,部分使用於藻類和白蝦繁養。
當繁養專業 遇上深層海水
一般人對於台肥的印象,多半在於陸上農作物的肥料供應,但針對漁業領域,台肥其實早有涉略,最大本營就落在花蓮廠。「最一開始,我們利用深層海水來養魚、養蝦。」台肥研究發展處水產生技研發組朱嘉安說,舉凡燕魚、龍膽石斑和白蝦等,都曾多次在生技展攤位展出,獲得很好的回響,但卻無法跨足量產的門檻。他解釋,繁養魚蝦的工作時間,一般上班族多半無法配合,必須24小時待命,因為小到打氣失靈或停電,任何一點疏失,都會導致全池付諸東流。
台肥研究發展處水產生技研發組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進行各類水產的繁養技術試驗。
台肥研究發展處水產生技研發組邱仕彰表示,台肥曾向水產試驗所的顧問請益深層海水繁養問題,得到的結論是,目前繁養的物種皆非產地,且水的成本過高,導致經濟效益難以達標;再加上養魚的回收期長,養一批通常得花費1∼3年,有時甚至還得從魚卵慢慢養起,時間成本也是問題。
想要量產、甚至成為產業,繁養的物種就得具備「取得方便」、「符合經濟效益」、「成長快速」三大條件,於是他們便浮現了一個答案:藻類。除了符合上述要件,藻類生長於沿岸地帶,屬於鹽分、日曬、水質等環境變異大又惡劣的生存環境,造就其高度的抗氧化性,更是很好的生技產業原料。
從頭嘗試 鎖定三種藻類
但問題並沒有因此迎刃而解,台灣並沒有成熟的藻類繁養技術或產業,一切得從頭摸索。台肥研究發展處水產生技研發組張中信率先嘗試,卻四處碰壁,他說:「常常動不動就死,而且找不到原因。」
其實,以前常有人在沿岸養洋菜、石花菜,但後來都轉移至中國。邱仕彰說,藻類採收全仰賴人工,不像文蛤可以利用機器,在人力上贏不過中國或東南亞,導致產業慢慢沒落。過去曾因台灣九孔繁養盛行,大型海藻龍鬚菜即是牠的主食之一,而龍鬚菜可以提煉洋菜,造就洋菜膠工業盛極一時,但後來也不了了之。
經歷長時間的研究與選育,台肥鎖定了「海木耳」和「石蓴」兩種藻類,前者富含豐富的藻膠「卡拉膠」,有降血脂、促進新陳代謝、抗癌等功效,在日本被譽為長壽菜,也相當受歐美人的喜愛;後者則具有雙層細胞壁,有充足的膳食纖維、蛋白質及礦物質,常見於台灣東北角潮間帶,基隆八斗子的「石蓴水餃」亦為特產。
目前世界上的藻類消費大宗莫過於日本,聞及台肥花蓮廠的大規模藻類繁養,便有日本廠商前來訪視。朱嘉安說,他們相當肯定台肥的品質,「特別是石蓴,在日本要吃到這麼乾淨的石蓴,需要花相當大的工序。」而他們亦向台肥建議繁養「滸苔」,在日本是極為高貴的食物,零售價最高可以賣到每公斤新台幣2 萬元,常用於壽司、味噌湯、天婦羅和大阪燒等料理,藉其濃郁香氣為料理提味。台肥便引進日本專利的繁殖技術,開始嘗試滸苔繁養。
從左至右依序是石蓴、海木耳及滸苔。
一水四用 亞洲最大陸上藻類繁養
深層海水擁有五大特性:清淨性、低溫性、再生性、營養鹽均衡性、富營養性,其中又以低溫對藻類最為重要,「如果沒有深層海水,台灣基本上很難養藻。」彭盛隆說。而為克服抽取深層海水的龐大成本,台肥將三種藻類依照生長溫度由低到高排列,於2018年8月設計出「重力流多階段串聯系統」,順著北高南低的地理落差,建置四階段的繁養池,前三階段依序為滸苔、海木耳、石蓴,最後一階段則為白蝦。
多階段藻類繁養池。
彭盛隆進一步說明,深層海水抽上陸地約為9°C,進入繁養系統時為12°C,四階段的水溫也依序上升,利用重力流的方式「一水四用」,在省能的同時創造循環經濟。放眼望去,三階段大規模藻桶實為壯觀,同時也響應政府綠能政策,規劃廠房屋頂設置太陽能板及魚光共生系統,「這是水產生技研發組多年的研究成果,也是亞洲最大型的陸上藻類繁養廠。」
順著階梯的高低差,來到最下游的白蝦池,朱嘉安指著剛捕撈上來的白蝦說,海水的鹽度高於動物,當動物被放進海水,鹽分會進入體內,導致水分流失,因此照理來說,養在深層海水裡的白蝦應該會變成「木乃伊」;但白蝦外型卻完好無缺,因牠屬廣鹽性生物,利用肉質裡的胺基酸來調整滲透壓,抵抗鹽分,而胺基酸就是可以讓肉質變甜的成分。
多階段白蝦繁養池。
他接著說明, 因為白蝦體內的能量(ATP)一部分被用來生產胺基酸,原本可用於成長的能量就減少了,造成體型成長相對緩慢,但肉質緊實Q 彈,「淡水的蝦容易長大,但甜度低、肉質鬆散。」也因為如此,深層海水繁養白蝦的採收時程會比淡水來得長,淡水蝦最快約3 ∼4 個月收一次,台肥則要約半年一收,一年最多也只能兩收。
引進外部資源 共創深海藍金產業
現今全球氣候變遷,讓養藻更為困難,彭盛隆表示,最大的挑戰即是夏天,動輒30幾度的高溫,導致水溫上升快速,特別是第一階段的滸苔,換水率必須提高,「未來希望朝向儲水系統或保溫設備發展。」而在銷售層面,目前仍以日本為最大宗,已有日本廠商前來接洽購買滸苔。但他也坦言,深層海水相關商品要進口到國外,其實很困難,因為這類產品太稀少,對方不但不了解,當地亦沒有相關法規條文。
而在台灣,深層海水現階段亦屬新興產業,其極低污染的產業特性,相當適合在重視觀光的花蓮發展。為建立並壯大產業鏈,台肥也持續引進外部資源,目前「成大蝦類育種中心」已承租園區北邊土地,提供研發技術及良種選育;東藻公司也擴大承租,由藻類繁養延伸至藻類加工萃取,昇華產業價值。另外,更與農科院進行比目魚冷水繁養試驗合作。
未來,台肥花蓮廠將朝向水產繁養、加工生產、休閒體驗、形象推廣四大面向發展,而水產繁養即是其中的關鍵首步。「每年的水質檢測,都是無重金屬汙染。」他期望有朝一日可以將深層海水導向「保健食品」甚至「醫藥用」領域,萃取其精華研究,提煉出保健食品或保養品。
從肥料生產到深層海水事業,再到藻蝦的多階段繁養,這回肥料霸主來到海上,用一貫對農業與土地的關心與用心,航向海洋產業與永續發展的偉大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