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漁寶傳奇 活力深耕

2017-01-23
7103
文.圖/董事會辦公室CSR秘書組
 
 
一種產品讓客戶一旦用了就讚不絕口,自此死忠信賴,敢於人前拍胸脯掛保證,志願成為推廣代言人。「台肥活力漁寶1號」、「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持續深耕服務,悄悄地寫下這頁傳奇。

展望未來,台肥集團研產的優質生技產品,不僅僅發揮改良水質、提昇水產品質的功效,更期望能農漁一家,透過循環利用,建置高經濟價值的無毒家園,創造管理者、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三贏局面。未來累積足夠的售後輔導經驗,建立核心技術資料庫,時機成熟時,配合集團政策,一舉將管理模式輸出。達成立根寶島,宏揚國際目標。
大閘蟹接近熟成,一隻隻頭好壯壯。
產品賣出 終身服務

台肥集團秉持企業社會責任,第一、不誇大產品功效;第二、嚴謹品質控管;第三、優質售後服務,長期建立的品牌形象,讓消費者對台肥產品充滿信心。但是最關鍵的重點,是台肥集團銷售及研發人員始終把客戶的問題放在第一位,用真誠去關心和協助客戶。

台肥集團生產的活力營養劑,原本是規劃在農業上使用,因緣巧合下卻發現對水產品極具功效。數年前,屏東縣萬丹鄉飼養泰國蝦的漁友使用後,存活率大幅提升,於是口耳相傳,讓「台肥活力漁寶1號」、「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順利打入水產市場。
培養活菌,並不是獨門生意,為什麼漁友們在使用台肥產品後,不但一試成主顧,而且自此死忠信賴?這是因為台灣養殖環境複雜多元,每一個場域因為土質、氣候、水質及養殖項目而有所不同,在使用活菌生技產品後,必須要適度微調,才能發揮為其量身訂製的最佳功效。

再加上台灣氣候轉換頻繁,水產養殖往往一夕數變。只要一尾病變,可能全軍覆沒,血本無歸,損失巨大。所以銷售這種活化的有機生技產品,必須要隨時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在產品賣出的當下,客戶也獲得台肥集團的終身服務。
 
台肥集團苗栗廠生產的「台肥活力漁寶1號」、「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生技營養劑,一年多來,深獲養殖戶好評。
苗栗縣西湖鄉「寶石魚」達人邱璟宏先生(左)使用「台肥活力漁寶1號」後,激發出許多前衛性的經營理念。

一塘活水 分層再造

苗栗縣西湖鄉「寶石鱸」達人邱璟宏先生,二十多年前從世新大學前身的世新專科學校電影科畢業,在台北打出一片基業。兩年前,倦鳥歸巢、紮根故里,一個對漁業毫無經驗的人,基於愛鄉情懷,一頭栽進完全陌生的水產養殖。

西湖鄉地勢起伏,放眼望去,滿是丘陵。為了種植稻米,開挖逾兩百個埤塘蓄水灌溉。近年來,人口結構老化,耕地面積縮小,許多埤塘都閒置荒廢,看在邱璟宏眼中,感到十分可惜。於是他抱持著滿腔熱血,希望能讓埤塘再現生機。
自家魚池旁邊,用「台肥活力漁寶1號」循環水栽植有機火龍果,果實飽滿。
原本部份埤塘大都養殖經濟價值低的吳郭魚,數量不多,處於近乎棄養狀態。邱先生認為,既然要投入養殖,一定要做出市場區隔,於是大膽地投入澳洲國寶魚——「寶石鱸」的魚苗,想要大展鴻圖。

但是沒有想到,「看人擔水不知重,入行辛酸搥心肝」,原來養魚的學問還真大,不僅僅是看天吃飯而已,還要看土、看水、看水藻,環環相扣、缺一難做。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數月來的心血,在一夜間「泛池」泡湯,真的是欲哭無淚。
但是頭都洗下去了,怎麼可以半途而廢呢?雖然歷經數次挫折,邱璟宏卻愈挫愈勇,四方打聽,從頭學起。前年九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友人推薦使用「台肥活力漁寶1號」。一打聽之下,原來就是台肥苗栗廠的產品。這一年來,以往的「泛池」悲劇再也沒有發生,魚兒存活率不僅大幅提升,吃餌的情況良好,而且成長速度日有進步。獲得這項至寶,讓邱璟宏信心倍增。

邱璟宏雖然經營水產養殖才短短兩年多,但是具有許多前衛性的經營理念,深得地方仕紳的讚賞與信賴。他在使用 「台肥活力漁寶1號」後,用心盤算,這些友善環境的優質池水,每次換水時,白白流洩,真是暴殄天物,非常浪費!如果能利用西湖鄉特有的山坡地形,闢成梯田,將魚池溢流的水,分層利用,灌溉果苗、樹苗、稻作或耕種其他經濟作物,豈不是一物多用,分層再造,經濟利多嗎?而且一旦形成西湖鄉景觀特色,還更具有觀光賣點。

於是邱璟宏集結志同道合的鄉親友人,大膽投資,採用循環用水技術,建置梯田景觀。同時在自家魚池旁邊,小規模地栽植火龍果,日前已採收完成。這些喝「台肥活力漁寶1號」循環水的火龍果,不但果實飽滿,色澤紅潤討喜,而且甜度高達17度。最重要的是完全有機生產,不用一丁點農藥。但是因為產量不大,早早就已全數被識貨的大型企業員工包銷,目前還沒辦法銷售到市場上。
 
因為這次小試水溫大大成功,證明這種友善環境的農漁結合理念,值得推廣。未來也建議鄉鎮政府,規劃將魚池循環水,用在水稻栽植。如果打出「西湖鄉活力水稻」的名號,將為鄉里創造出更大的商機,提升鄉民的經濟水準。同時也可以減少政府農作休耕補貼的財政支出,更可以讓國人吃到健康無毒的農漁產品,創造出國家、社會、鄉里、消費者多方都贏的局面。

台肥人員在輔導漁友過程中,也可以累積足夠的管理經驗,建立核心技術資料庫,等到時機成熟時,配合集團政策,進行技術輸出,不僅嘉惠鄉里,更能弘揚國際。

因為「台肥活力漁寶1號」目前只有液態產品,在混入水產飼料時,會產生凝結現象,無法用飼料機噴灑,必須人工作業,邱璟宏在養殖規模擴大後,想到可以創造鄉中老人家的就業機會,就把早晚餵食的工作,委派給鄉民。勤奮的鄉民們有工作消遣,又有額外收入,達人也成就回饋鄉里的心願,真是皆大歡喜。無意中,台肥產品又間接達成了另一項企業社會責任呢!
研究發展處邱仕彰組長(右)及台肥生技陳孝悌經理(左後)到邱璟宏先生家的魚池採樣,把觀測的現象,向客戶說明。
 
范賢達理事長對台肥生技產品信心十足。
活力無毒 蟹好壯壯
  
提起苗栗縣頭屋鄉的范賢達理事長,莫不對其用心養殖的優質大閘蟹予以讚賞。范理事長在民國七十七年時,赴對岸經營電子業。五年前,灑脫的交棒,重返故里。當時苗栗縣劉政鴻縣長正在推廣養殖大閘蟹,建立苗栗縣特色產品,毫無養殖背景的范理事長,也無畏地投入了。

這些年來,由於養殖過程完全不施藥,只使用「台肥活力漁寶1號」、「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達到無毒養殖而聲名大噪,前年更榮獲「蟹王」尊榮。目前出任「苗栗縣大閘蟹養殖發展協會」理事長,整合頭屋鄉蟹農,建立銷售平台,共創商機。
本刊採訪團隊拜訪范理事長時,請教他為什麼對台肥產品那麼有信心?他笑著說:「因為就在厝邊啊!從小看著台肥長大,不相信台肥要相信誰呀?」范理事長搖著頭說:「一開始沒有經驗,真的好慘呀!為了堅持無毒養殖,剛開始的時候真是完完全全血本無歸!幸好後來遇上台肥了。」

大閘蟹嬌貴的體質,存活率本來就很低。台灣又受限於場地,採用密集飼養。舉例來說,大陸一分地只養五百隻,台灣一分地養二千隻,因為地小蟹多,養殖太集中,范理事長又堅持不施藥,所以存活率就更低了。以比例來說,一萬隻種蟹,養了七個月後,大概不到二千隻存活,其間耗費的飼料、水電、力,真是不計其數,確實很不容易呢!而且大閘蟹養殖,一年只有收成一次,一定要等到「收池」,才會真章,也才知道今年是賺是賠,風險真的是很高。

就在大家又焦慮又無助的情況下,台肥生技產品就像及時雨一樣,讓大閘蟹養殖出現一道曙光。當時台肥生技陳孝悌經理邀請范理事長參加台肥產品發表會,介紹使用「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台肥活力漁寶1號」,研發人員也持續關注,協助改善,之後情況才逐漸好轉。大閘蟹存活率,也提升到二成五到三成五,收益明顯成長。所以范理事長對台肥生技產品具有十足信心,一路使用到現在。同時不藏私的分享使用經驗,讓鄉里共榮。

范理事長拍胸脯保證:我的大閘蟹都是喝明德水庫清澈的灌溉水,加上台肥有機生技營養劑,絕對可以安心食用,所以才敢在食安風暴頻頻爆發的環境中,自豪的打出「優質大閘蟹」的響亮名號啊!
范賢達理事長(中)和台肥生技陳孝悌經理(左)研究發展處水產生技研發組邱仕彰組長(右)勘察水質,交換心得。
大閘蟹的生存率提高了,生長得健康又漂亮。
 
無心插柳 柳枝成蔭

養蟹要先養草,這種養殖模式跟養魚、養蝦完全不同,台肥研發人員也沒有經驗值可以參考。但是客戶遇到困難,就算不知道解決辦法,也要找出解決辦法!這樣的堅持讓研發人員到苗栗一家一家地拜訪蟹農,了解實際情況。
 
台肥研究發展處水產生技研發組邱仕彰組長說:「發現『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具有讓水草旺根特性的發想點,還要感謝范賢達理事長呢!一直協助研發團隊取樣,研究追蹤,才能開花結果,完成又一次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成功案例。」

蟹池和魚池一樣,在養殖前,要先經過清塘、曬塘、消毒的程序。當時邱組長觀察蟹池曬乾的底土時,發現有許多的水草根,立即想到「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有促進絲藻生長的現象,應該對水草根的生長有助益。於是建議先投「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讓水草旺根,同時把泥土與水中毒素吸收,發揮淨水的效果。根穩了,葉子自然茂密,不但擴大光合供氧面積,也提供蟹苗躲藏的空間,這樣養殖初期就大幅提高蟹苗存活率。

但是大閘蟹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十幾次的蛻殼,這個期間是大閘蟹最脆弱的時候,也是左右存活率的關鍵。這對毫無大閘蟹養殖經驗的研發人員來說,又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邱組長回想說:「當時剛接觸大閘蟹養殖時,也是心驚膽顫,一直苦思,怎麼才能讓水質一直保持良好。」有一天,邱組長突然靈光一現,想到之前曾經在台大圖書館看過一篇模擬生態的論文,其中提到荷花池的落葉,腐敗後會影響水質。讓我聯想到若是大閘蟹養殖池中的水草腐爛,以及幼蟹蛻下的殘殼,也會造成池水水質交叉污染,自然存活率就會下降。於是建議蟹農要定期施用「台肥鎂鈣肥」,維持養殖池底層不因為沈積而發臭,而且可以補充蛻殼的大閘蟹鈣質。同時提醒蟹農要定期觀察水草生長情況,如果水草長的太茂密了,就要停用「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改用「台肥活力漁寶1號」,調節水質,就像人吃益生菌一樣,要調配處方。建立出這套「大閘蟹養殖資材施用標準作業」模式後,大閘蟹隻隻頭好壯壯,存活率大幅提升,蟹池邊滿佈蟹屍的慘狀,已不復見。
 
大閘蟹池中的水草如果太茂盛,必須撈除。

持續研發 感動服務

台肥產品一向是市場導向,農友們有什麼需求,台肥就給予滿足,而且不僅僅是「以客為尊」,更做到「感動服務」。

「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和「台肥活力漁寶1號」兩項生技產品,由菌株培養到發酵、製造,完全由苗栗廠及研發處負責,同時根據花蓮實驗魚場的背景資料數據,進行驗證,提高產品穩定性及可信度。

「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生產至今不過才短短一年四個月,「活力漁寶1號」上市至今也才剛滿一年。這兩項生技產品,能夠獲得客戶這麼高的滿意度,靠的就是台肥同仁們鍥而不捨的持續力。
據台肥生技陳孝悌經理表示,目前兩種產品年產量大約18到20噸。銷售最多的地方是嘉義以南,高屏地區養殖各類魚種,如石斑,午仔等魚場,使用量最大。其次是彰化地區,養殖文蛤、蝦、鰻。第三才是新竹、苗栗地區,養殖蟹、烏魚、蝦等。

因為生技活菌的特性,「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3號」和「台肥活力漁寶1號」採用批次生產,每次約6噸,儘量做到不庫存。確保客戶拿到手的,都是最新鮮,菌種活性最強的時機。目前都是生產液態性的,未來還規劃生產固態性的,方便農漁友們,依場域的不同來選用。
 
研究發展處邱仕彰組長,習慣帶著顯微鏡拜訪客戶,即刻取樣觀察。
上緊螺絲 企業穩健

此次帶領採訪團隊前往拜訪客戶的研究發展處水產生技研發組邱仕彰組長,習慣提著重重的顯微鏡,每到一處,就挽起褲管取水採樣,即刻觀察。就像醫生出診一般,把觀測的現象,向客戶說明,讓使用者安心。如果有現場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把樣本帶回實驗室研究,務必要給客戶一個滿意的答案。

邱組長謙遜的說:我只是公司裡的小螺絲釘,客戶信任你,即使再忙再累,也要想辦法幫客戶解決問題。

走過70年的台肥集團,靠的就是每一顆螺絲釘都謹守崗位,一刻都不鬆懈,企業必然可以穩健札根,迎向國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