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台肥貿易處甘苦談 縱橫全球,創造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7-04-01
4420
文/編輯室 圖/劉德媛
台肥貿易處,一個既要採購又要銷售、業務範圍涵蓋全球,扣除土地投資,近幾年對台肥的獲利貢獻至少五成以上的部門,也是因應應酬練就出號稱千杯不醉的「採罐處」。
在這個業務和挑戰一樣緊湊多元的團隊中,成員不僅須扎實地從基層開始累積經驗,臨機應變的能力和對國際市場的動態掌握度、勇於挑戰自己的性格,更是貿易處穩定成長的最大關鍵。
在挑戰多元的貿易處,團隊的開朗、秉持服務精神的互信與合作,是台肥持續發展的最強動力。
貿易處前身是採購處和生技化工處,合併後主要業務有四大項:大宗原物料採購、化工產品銷售、工程發包,以及拓展物流貿易。這個功能執掌多元且對台肥獲利與否占關鍵角色的部門,成員都有從基層開始扎根的經歷,但平均年齡卻十分年輕,訪談時大家娓娓道出工作甘苦談,還不忘彼此吐槽幾句,充分顯現出絕佳默契。
 
開放心胸
縱橫國際之必要
「要進貿易處,首先身高要超過175。」貿易處團隊一字排開,每位赫然都是模特兒級的高挑身材;然而事實是沒有三兩三進不了貿易處,除了外文能力、開放的心胸、靈活、熱情,以及喝酒能力之外,對這個一年進出80幾億的單位來說,人員的操守更是重要。
目前的貿易處團隊成員中,多數主修國貿、化工、企管和法律等,乍看之下專精領域各不相同,卻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保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又能展現出合作的默契。除了專業能力,莊處長提到,團隊成員至少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對不同文化的人抱持開闊的心胸和學習能力,以及靈活、可彈性調整的工作態度。因為貿易處的合作夥伴遍布世界,挑戰度極高;例如今年1月16日起向沙烏地阿拉伯採購原料的案子,因為面臨原料供應瀕臨斷貨的危機,部門須緊急應變調度貨源,過程既緊張刺激又考驗人員能力,團隊後來向法國供應商求救,讓一艘從印尼裝貨,已駛經台灣外海,正航向中國和韓國的液氨船,掉頭回來台灣於台中轉卸。這起危機處理的案子充分說明了貿易處同仁隨時都得掌控國際市場訊息脈動,以及學習問題處理應變能力。
國際化業務也使貿易處同仁較常因公出國,「其他的人或許很羨慕我們,其實只要跟我們出國一趟就知道了,真的很辛苦。」陳組長苦笑道。例如透過每年全球性肥料會議,可以和世界各國供應商進行交流。然而,一場會議約半小時或一小時,三天的時間就開了24到30場會議,貿易處同仁除了在會議之間奔走趕場,晚上還要應酬,行程緊湊到「從武漢機場出、重慶機場進,但兩個城市長什麼樣卻沒能瞧上一眼」。
雖然國外出差很辛苦,但與不同文化的人接觸卻也是一大樂趣。陳組長分享了跟中東人交流的經驗:中東人信奉阿拉,某次陪同中東的客戶前往台中時,只參觀了一站客人就要求休息一下,原來是禮拜阿拉的時間到了。無論是跟哪個國家的人接觸,貿易處的夥伴都會在事前做足功課,確保對對方足夠了解,出去洽談能言之有物並能順利達標。
貿易處處長 莊智英
貿易處貿易組組長 陳洧楷
貿易處貿易組 林書佑
用心感受 
培養細緻人際應對能力之必要
除了處理跨國業務能力的養成與訓練,議價也是貿易處同仁的重要工作之一。處長說,議價是一種互動溝通的藝術,一方想買低、另一方想賣高,如何拿捏共識平衡點,進而讓雙方有再度合作的意願,而不是生意一去不回,再再考驗著團隊的人際應對能力。成員之一的霖蒼說,議價之前的情蒐是基本功,但因供應商也深知這點,因此同仁們需要下更多工夫的反而是見招拆招──不宜直接告知對方,我們認為你的成本降多少,所以售價也得降,點到為止,才不會讓供應商有被質疑的不舒服感,反而不利談判;必須用對方願意聽的語言說服, 才能創造下一次長久合作的機會。「這是訓練出來的, 跟客戶吃飯時,要在適當時機講適合的話,而且是對方喜歡聽的話;下一杯要換啤酒還是紹興,啤酒要開什麼罐,這些都得面面俱到。諸如此類的小細節很多,但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能領會得到。」陳組長說。
說來輕鬆,其實是高壓、高挑戰,面對壓力,陳組長、書佑和必明不約而同地說,工作中的喜悅來自於解決問題時的成就感,而不是源自工作本身;莊處長也強調,當有所付出、問題獲得解決,甚至能把解決問題的方式制度化,作為同仁日後參考的依據,這種成就感比什麼都更吸引人。當然,因為資源有限,有些問題改善永遠有其限制,對於經常發生的問題,貿易處同仁也在慢慢調整心態接受問題的存在,「但因為是可預期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提早規劃因應,把現有資源做最大的運用」。陳組長坦言,在面對高壓力之下容易產生想逃避的念頭,所幸貿易處有很好的工作文化,就是大家對於份內的工作,自我要求都很高,「長官給你工作和機會,代表他肯定這個單位、肯定你的能力,大家好好把握機會,付出了就會被看見。」
貿易處貿易組 張必明
貿易處供應組 潘霖蒼
貿易處主要業務
秉持服務的心
成為公司前進的動力
貿易處的「採罐處」稱號名聞遐邇,但同仁們口中的一肚子笑料和糗事背後意義,卻是為公司付出和服務客戶的過程,無論曾喝醉到一早醒來時發現自己趴在廁所地板上而床鋪依然完好如初,還是應酬場合一坐下來就發現大陸客人慣性地人手一包胃散下肚,而我們卻什麼也沒保護,但貿易處同仁都有個默契——不管怎麼喝,至少都會留一人保持清醒。「雖然辛苦,但有些人真的會因為跟他多喝兩杯而拉近距離,不少市場訊息就是透過應酬取得的,間接替公司省了不少情報費。」陳組長對此深有所感。
在即使是應酬也打團體戰的貿易處,挑戰從不停歇,莊處長秉持「人生即服務,服務即人生」的信念,感恩能有機會在貿易處服務,對內服務相關部門同仁及對外服務客戶,現今貿易處團隊夥伴便是秉持此一服務精神互相合作,在工作中不斷成長,成為台肥發展持續前進的最強動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