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寧夏夜市率先「微解封」‧ 汪浩批柯市長是否瘋了?

2021-07-26
2608
《六月餐飲業營收衰退三成 / 生計與防疫間之平衡點》
 
文/林志偉 資產開發管理處
       今年五月中旬,雙北市爆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群聚感染疫情,全國從5月19日起進入三級警戒,當宣告持續延長至7月12日之6月下旬,餐飲業者已哀鴻遍野莫不期盼三級警戒能在7月12日前宣告解封。由於三級警戒禁止店內用餐,民眾減少外出,沒人駐足在商家內消費、業者店內空空蕩蕩,連轉型外帶、外送之訂單亦未明顯受惠而生意暢旺;數週來重創內需型產業,包括餐飲服務業、百貨零售以及藝文展演等產業之營運如同雪上加霜。這波三級警戒同時掀起上班族群之無薪假風暴,勞動部7月1日公布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事業單位之最新減班休息(指無薪假)統計,實施人數高達1萬3626人,其中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合計超過六千人在放無薪假。根據『公視新聞網』6月23日網訊報導,經濟部統計處公布五月餐飲業營收表現,其中餐館業和去年同期相比衰退18.6%,飲料店業衰退21.4%;整體餐飲業五月營收為502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衰退近兩成。經濟部預估六月餐飲業營收會更慘,衰退幅度恐超過三成;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主要原因是國內疫情嚴峻,餐廳全面禁止內用,業者營收大幅的下滑,我們預估6月份(營收)為427億元到446億元。」
       
       受到顧客驟降衝擊之商圈開店商家、夜市攤商也採行自主性歇業、紛紛吹起熄燈號,國內餐飲旅館業搖搖欲墜,可謂是哀鴻遍野;一個多月過去,『餐飲業已呈現窒息性經濟』,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如此形容並表示「原本餐館營運有六成以上靠內用,三到四成靠外帶、外送。建議在高規格防疫下,未來小規模開放店內用餐,可減輕店家營運壓力。」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建議政府適度嚴格性小開放,有內用收益,小店才有機會存活。(訊息引述:公視新聞網110年6月23日『經濟部預估六月餐飲業衰退幅度恐超過三成』黃立偉 張國樑報導)
       
       6月下旬台北市之確診人數顯著下降,市長柯文哲則於28日宣布台北市夜市著手「微解封」,接著台北市政府於29日公布『夜市微解封』5大原則,包含須經市場處審核許可、以原規模1/4為原則自主減攤、落實實聯制、一律提供外帶、限制人流等。大同區寧夏夜市6月29日傍晚率先「微解封」,恢復50天未營業的開市第1天,雖然夜市原本有兩排攤位也縮減一排,僅提供外帶服務,但現場人潮湧現。寧夏夜市入口處公告《防疫規範》,進入夜市需採取實聯制、量體溫,酒精消毒等措施。多數攤商確實有復業需求,於寧夏夜市販賣老字號蔥油餅的老闆回應「已經一個多月沒出來擺攤,生計有所困難,入不敷出,現在總算有個機會讓他們做小生意」;柯文哲重申,做好防疫管制前提下,須設法讓基層百姓工作才能有飯吃。台北市政府表示依據6月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發布的「夜市、傳統市場安心採買守則」,只要求減少出入口、落實實聯制、攤商與民眾須全程戴口罩、只限外帶、禁止試吃等,而且全國暫停營業的11大場所內也不包含夜市。柯文哲認為,先前停業的夜市、傳統市場若要復業,須先向衛生局、市場處報備防疫措施,通過後可有限度營運,讓夜市比照餐廳營業「有何不可?」
       
       不過,有專家學者認為,如果錯估疫情趨勢冒然解封,恐反效果影響更大。作家汪浩則重話批評「柯文哲是瘋了!還是喪心病狂?」汪浩在臉書表示:「台北市政府已累積高達100多公務員確診,北市府卻沒有進行擴大篩檢、疫調以及隔離;另外,北農擴大篩檢的PCR還沒有開始做,北農疫苗注射也遠低於目標,沒想到柯文哲竟又要搶先解封夜市!」(新聞摘錄:自由時報2021/06/29報導)對於台北市的夜市、商場可以視狀況微解封,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更希望台北市『0』確診,全國才有望解封」,並提醒柯文哲,勿對解封急於一時而因小失大。至於林右昌市長直指『爽兩天而多關兩個月』是得不償失的說法,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說明,中央下達防疫指引並無規定封閉夜市,過去一個半月北市夜市自治會高度配合政府,主動歇業休市防疫,勒緊褲子度日,而目前非全面性復業、須限外帶、嚴格實聯制、限制人流等,按此規定與一般餐廳無異。柯文哲6月29日在臉書寫道「若餐廳、五星級飯店可以限外帶營業,為什麼夜市不行?」;陳智菡反問「難道只找最基層小老百姓來為國犧牲?」。由於三級警戒不知將再延維多久,市政府發言人說明身為市長必須在人民生計與防疫間求取平衡,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安全,而不顧百姓死活。 (訊息引用:[新頭殼newtalk]2021/07/01網路報導)
       
       寧夏夜市率先微解封,引來外帶民眾湧入,民眾對此看法兩極,「其實開放空間風險比密閉空間通勤低」、「認真說,公司上班固定空間數百人比這個開放空間慘多了好嗎」、「確實,上班人數都不知道比這個多幾倍」、「只是路過買晚餐而已,又不能內用」(新聞摘錄:自由時報2021/06/29報導)。正當柯市長啟動拚新冠肺炎染疫之清零計畫,然而,7月2、3日台北市爆出環南市場群聚累積確診人數破百例,首度讓台北市染疫人數超越新北市新聞摘錄:中時新聞網2021/07/02報導「北市議員許淑華指出,環南市場已經累積107例確診,並非公布的97例」;7月3日新增76例本土個案,以台北市48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24例);7月4日又新增虎林街周邊30名確診案例。當各界正引頸期盼餐飲業有沒有機會『開放內用』? 即關注全台能否在7月12日以後放寬管制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7月8日宣布「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7月26日」,但,祭出『適度鬆綁措施』,採局部開放部分行業,像餐廳、夜市、美食街、美食區等可內用,風景遊樂區、展覽場館,以及9人以下國內小型旅行團也都開放,惟必須維持外出全程戴口罩、限制聚會人數等原則。(新聞摘錄:自由時報2021/07/08報導)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上表示將完成相關營運指引與訂定防疫原則,微解封需要業者達到某些條件並做足準備,才能在出現染疫時,迅速應變;相信這次漸進式的鬆綁方式,可讓民眾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以維護國人民生經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