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肥料與植物 病蟲害之關係

2015-10-01
9465
施肥有助植物生長,但過多卻有害。不當的施肥,就像人飲食不均衡,會導致身體變得不健康,對病菌抵抗力也會變弱,使植物容易生病。氮肥、磷肥、鉀肥、鈣肥、有機質等肥料,都要適當合理施用,才能減低病蟲害,提高生產效益。
營業處農業推廣組/劉曜德
人會生病植物同樣也會生病
人在長期飲食不均衡或生活環境壓力大時,總是感覺較容易生病,可能是身體免疫能力下降,而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入而生病。而植物同樣也會生病,病蟲害的發生也與植株的健康程度有很大的相關性。但是怎麼樣的植物才稱作「健康植物」呢?

多年以來農作物依靠肥料的施用,確實增加了作物生長的速度,使農作物更加肥美,糧食不虞匱乏。綠色革命之父——諾曼·布勞格(Norman Ernest Borlaug)也曾說:20世紀全世界所增加的作物產量中的一半,是來自化學肥料的施用。但作物快速生長並不一定代表健康,就像人們飲食習慣不佳所造成虛胖的體質,反而是不健康的。
氮肥過高使組織軟嫩,水稻容易倒伏。
關鍵在於吸收任一營養元素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到植物代謝與生長,當植物體內營養元素不平衡時,則會改變植物的組成與結構,進而影響植物對病蟲害之抗性與感性。因此本文針對各種作物需要之營養元素,對植物病蟲害所造成的影響分別探討。
氮肥施用過多,細胞壁薄容易稻熱病大發生。
稻熱病孢子落在葉面上形成附著器(圖C與圖D)後便產生侵入釘打穿葉片(圖E)進入細胞而感染,因此細胞壁之強度影響病原菌感染成功機率高低。
氮肥對植物病蟲害的影響
氮肥,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很大,呈現的反應也最明顯。而土壤中也最容易缺乏氮元素,因此氮肥是農民朋友最容易超量使用的肥料。當植物吸收過多的氮時,氮可與碳水化合物合成蛋白質,造成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增加,而細胞內累積的碳水化合物則相對減少。因此細胞質水化程度增加使細胞壁相對變薄,植物呈現多汁肥嫩狀。

氮肥影響病蟲害最明顯的例子為水稻,如水稻稻熱病孢子發芽後之侵入釘必須打穿細胞壁才能完全感染葉片,因此若過量的氮肥施用則植物細胞無法累積碳水化合物,導致細胞壁變薄而強度減弱,稻熱病孢子發芽後便可輕易打穿葉片細胞壁而感染水稻。

另外氮肥過多會使植體內多餘的胺基酸累積,這些胺基酸恰巧為病原菌以及害蟲幼蟲生長所喜愛的養份來源。加氮肥施用過量導致水稻植體內自由胺基酸增加,使水稻二化螟幼蟲生育良好,生存率增高,成蟲產卵數也會增加,因此多氮栽培往往會使二化螟大發生。但相對的若是氮肥施用不足,則會導致植物過度消耗營養器官儲存的氮,則組織很快的被分解利用,也容易感染病害。
磷肥對植物病蟲害的影響
一般而言磷肥對於植物之病蟲害直接影響較低,磷肥增加植物對於病蟲害的抵抗力主要是藉由加速組織成熟,縮短容易受病蟲攻擊的組織幼嫩時期,而減少害蟲危害。另外磷肥也與磷脂質合成有關,因此缺磷之根部磷脂質較少而導致細胞膜通透性提高,因而增加根部分泌多種營養元素到土讓之中而吸引或加速土壤病原菌生長。另外由於磷元素施用之後容易被土壤固定住使作物無法有效獲取,這時可藉由溶磷菌將土壤中之磷肥轉換成植物可獲取之型態,提升磷肥有效性。
鉀肥對植物病蟲害的影響
鉀肥的施用一般可提高作物果實甜度與品質,鉀在植物體中的含量一般僅次於氮,目前已發現有超過80種的酵素需要透過鉀離子活化,因此鉀肥的缺乏會影響植物正常的生長以及生理代謝失常使抵抗力下降。比如鉀離子一般可幫助可溶性醣類轉化成澱粉並儲存於營養器官,倘若鉀肥不足時,則導致植體內可溶性醣類累積而成為病原菌生長之營養源,因此可能會增加害蟲危害以及產卵的喜好度。
鈣肥與其他營養元素對植物病蟲害的影響
鈣元素是氮以外與植物對病蟲害抗性最為相關的元素了,其在植體中主要與細胞壁與果膠等結合有關,是強化細胞壁的一重要元素,另外細胞膜也需要鈣才能具有完整的功能。細胞壁與細胞膜,因缺乏鈣肥而產生缺陷,就有如城牆建構不完全一樣,病原菌等外敵便可容易入侵,其道理與氮肥過高而導致細胞壁過薄的情況類似。

其他營養元素在植物病蟲害的發展上雖然沒有巨量元素的影響明顯,但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皆需要各種元素互相協助達到正常的生理代謝,因此其他元素所扮演的角色在於與其他巨量元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但近年來在矽的研究上顯示,矽的施用確實可增加植物對病害的抗病力,實際例子以水稻為最多。水稻穗頸稻熱病與胡麻葉枯病研究中顯示發病率會隨著矽含量增加而降低。至於矽使植物增加抗病能力,目前多數認為可能是物理上的阻隔效用而達到抗病效果。
有機質對植物病蟲害的影響
有機質雖然不是植物直接利用之營養元素,但是有機質對植物生長之健康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有機質具有可儲存營養元素以及具有緩衝肥效之功能,因此富含有機質之土壤可防止植物吸收營養元素過快而使植體內營養濃度變化過大,造成多餘胺基酸或可溶性醣類累積。另外土壤有機質可提供當作土壤微生物的營養及能量,促進微生物活動。當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增多時便可與土壤病原菌制衡,增加作物抵抗力。而在許多研究中也發現抑病土也常是有機質多的土壤。台肥公司生產多項優良有機質肥料以及生技營養劑,即是運用其原理達到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保存並增加作物抵抗力。
台肥活力生技營養劑含有溶磷菌,搭配有機質肥料使用可改善土壤環境,提高磷肥吸收並且具有活力因子可增加作物抵抗力。
台肥高鉀型複合肥料,可快速提供鉀離子幫助可溶性醣類轉換成澱粉。
鎂鈣肥可補充土壤鈣含量,防止因缺鈣而產生之病害。
台肥有機質肥料,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保肥力。
過多過少皆不宜,適量恰恰好
肥料的使用使作物生長快速產量提高,尤其是氮肥反應迅速且效果顯著,因此也導致許多人認為只要肥料量增加則產量也會繼續提高而過多使用。其結果可能導致肥傷或是病蟲害增加,最終收益反而降低。並且營養元素之間具有互相拮抗之情形,比如氮肥過多則會抑制鉀肥吸收。因此最後要提醒的是施用肥料過多過少皆不宜,必須要了解種植作物各生長時期所需的肥料,合理適量的施用才能確保產量之外並且減少病蟲害之發生,降低生產成本。
各種營養元素功能與病蟲害關係表
營養元素 植物生長之功用 與病蟲害之關係
與碳水化合物合成蛋白質。 氮肥過多,碳水化合物減少使細胞壁變薄,以及胺基酸過多累積而成為病蟲喜愛取食對象。
幫助開花與根系生長,以及 加速組職成熟。 加速組織成熟,縮短組織幼嫩時期,而減少害蟲危害;足夠的磷可幫助根部磷脂質合成,減少細胞膜通透性,降低根部溢泌營養元素。
幫助可溶性醣類轉化成澱粉並儲存於營養器官,並可增加果實肥大,增加甜度。 鉀肥不足使可溶性醣類過度累積,變成病蟲害生長之營養源。
為強化細胞壁重要元素。 鈣肥不足細胞壁與細胞膜產生缺陷,有如城牆建構不完全一樣,則病原菌等外敵便可容易入侵。
其他微量元素 參與各種生理代謝功能,於 其他元素之間有交互影響之 功能。 欄位內容與病蟲害發生較無直接關係。但任一元素缺少,則影響植物正常生長代謝功能,降低抵抗力。
有機質 具有可儲存營養元素以及緩 衝肥效之功能。 防止植物吸收營養元素過快而使植體內營養濃度變化過大,而造成多餘胺基酸或可溶性醣類累積。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動。
引用資料:

鐘仁賜,2013,農業推廣手冊68-施肥管理與植物病害。
水稻稻熱病照片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31535/
稻熱病菌生活史圖來源:http://www.ibwf.de/index.php/fields-of-competence/
molecular-basis-of-plant-microbe-interactio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