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啜飲阿里山上的有機滋味 冠軍茶農 找回安心茶香

2018-04-01
4014
採訪編輯/林麗娟、吉天行(台肥董事會辦公室) 攝影/劉德媛

千尺高山上的冠軍茶業,溫潤中散逸果香,驚豔而沉穩的口感,有如羅旭智務實的低調性格。接手父親茶園,從慣行農法到友善耕作,從務農新手到製茶冠軍,羅旭智不改他對土地的關愛,期許著農業更樂觀的永續前景。

香氣豐富、喉韻足,又帶點桂花及果香的迷人韻味——阿里山茶素來文明內外,春茶甘醇耐泡,冬茶芳香濃郁。啜飲一杯好茶,不僅仰賴色香味俱全的製茶技術,最源頭的茶葉栽種,才是核心所在。

山路扶搖直上,車子一陣左彎右拐,轉眼已來到海拔1,000 公尺高的阿里山茶園。挾著冠軍茶農的響亮名號,羅旭智的茶行卻格外低調,門口沒有懸掛得獎紅布條,也沒在名片上註記冠軍頭銜。不汲營於獲利,他從容地說,「慢慢賣。」
2016 年9 月,羅旭智在番路鄉農會鼓勵下參加「嘉義大阿里山茶區烏龍茶製茶技術競賽」,首次參賽就抱回頭獎。比賽當天煙雨濛濛,羅旭智沒辦法在日光下萎凋個人分到的25 斤茶青,只好開車6 公里把茶青搬運回家熱風萎凋,再回到場地繼續比賽,最後竟憑著甘甜茶湯與清幽香氣獲得評審青睞,脫穎而出。
後來他再度角逐全國競賽也摘下季軍,實至名歸,不言而喻。談起這分殊榮,一句「三分實力,七分運氣」輕鬆帶過,羅旭智表示將會抱持一直學習的心志,精益求精,回報這份榮譽。
八八水災帶來的危機與轉機
原本在嘉義市區工作的羅旭智,因為不捨家中母親獨自辛苦「做山」,決定接手過世父親留下的茶園和金廣茶行,同時資助弟弟繼續專心升學讀書。這一接手,不但開啟了他的務農生涯,也為茶園耕作方式迎來轉變。
羅旭智沖泡起他轉型無毒有機茶園的紅烏龍茶,茶湯偏紅、散發果香。
原來,羅旭智父親生前採行慣型農法,種植青心烏龍、金萱品種茶樹,但農民本身即是農藥的首當其衝受害者,常常一聞到農藥味就感到噁心,因而漸漸減少用量。2009 年莫拉克颱風即是轉捩點,其釀成台灣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八八水災,阿里山鄉降雨高達3,060 公釐,打破全國歷史紀綠。這個災害讓羅旭智體認到茶園自主管理的重要,於是他著手規劃逐區改採自然農法。
 
然而茶園的完全蛻變至少要經歷7年,若突然完全不噴農藥,極可能造成茶樹驟然死亡,因此他在中興大學教授的指導下,按步就班改良土壤,從臨路的區塊開始力行草生栽培無毒耕作。
茶葉被椿象吸食過後會有特殊風味。
「改採自然農法後,儘管採收量銳減,但換得安全、健康。」羅旭智說,2015 年的春茶僅僅採收400 多斤,因為茶芽、茶葉都被茶角盲椿象的口器叮食出黑褐色斑點,沒得採摘;到了採收夏秋茶的季節,他仍停留在春茶的末班採收班車上,卻依然堅持理念走下去。
金廣茶行精製的茶葉,送農藥檢驗獲得零檢出的證明,即是犧牲近9 成產量換取的心血成果。對此,羅旭智不以為意,因為友善土地、讓茶農業永續發展,是「今天不做、明天後悔莫及」的正確道路。
阿里山茶區重發酵精製工法先例的紅烏龍茶,口感滑潤,散發出果香氣息。
沖泡起羅旭智轉型無毒有機茶園、首開阿里山茶區重發酵精製工法先例的紅烏龍茶,口感滑潤,偏紅色的茶湯散發出果香氣息,令人驚艷。「要有最佳品質的茶葉,智慧施肥是關鍵。」他解釋,種茶樹不像種蔬菜必須翻土,所以對土地是比較友善的,但老一輩使用雞糞作肥料,不但既腥又臭,高含量的重金屬更會危害土壤。
因此,羅旭智選擇了台肥的有機質肥料,其發酵完全的有機質複合肥料,品質穩定,搭配基肥極為理想。可見施肥先得有良好觀念,選用健康好肥,力行友善耕作,絕不過度施肥,才是減輕土壤負擔的上策。
羅旭智的女兒輕聞茶葉香,小小年紀就擔任社區活動的泡茶師。
看見農業的樂觀前景
從農至今,羅旭智已漸漸從新手晉升前輩,展望農業前景,他十分樂見愈來愈多年輕的茶農二代、三代回鄉接掌茶園,投入製茶及經營。帶著勇於學習與創新的態度,以及善用學術資源的巧思,許多青農都學會聰明用肥,一改上一輩亂用、濫用的習性,也懂得透過多種樹、少用除草劑來善待土地,加上他們有熱誠、肯努力,台灣茶業著實已正在向前走。

「小農專精種茶、製茶,卻不會行銷茶。」羅旭智也直言,盼望政府、農政單位、農會多加輔助茶農行銷,而金廣茶行也計畫辦理製茶體驗,以此拉近消費者的距離,傳播茶與土地正向良性循環的生活教育。期望透過口碑擴展客群,讓好茶被更多人認識、讓茶園生態被更多人了解,阿里山的茶業生態也將會更欣欣向榮。

現在,羅旭智的弟弟也加入耕種行列,南瓜、筍子、百香果、金針花,自給自足;一雙兒女就讀隙頂國小,小小年紀就擔任社區活動的泡茶師,乖巧懂事,「全家人生活在一起,共享天倫,就是我快樂的泉源。」阿里山雲瀑飛霧繚繞,造就茶葉的甘美甜潤,這是羅旭智友善土地的肥美結晶,要讓來到這裡的每一個愛茶客,安心地品味他的好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