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營業處 農業推廣組 黃笠庭
有機質肥料可適時補充作物所需養分,更可照顧土地,緩衝土壤酸鹼度變化程度,配合化肥使用不僅兼固產量更是友善環境。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有機質肥料,到底要如何選擇,才是優質的有機質肥料呢?我們期望透過本文,讓各位瞭解有機質肥料的種類、製作過程及選購技巧,讓有心投入有機耕種領域的農友或民眾,都能變成聰明的消費者,輕鬆找到優良有機質肥料產品。
成分有什麼 談談有機質肥料的構成
肥料以成分可區分為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前者為動植物殘體,經腐化分解後成為肥料,如綠肥註1、廄肥註2、堆肥等;後者為化學方法製造或含天然礦物質之無機化合物,如磷酸銨、草木灰、磷礦石粉等。
有機質肥料是以動植物殘體、有機廢棄物、微生物、礦物及化合物等,經堆積伴隨著發酵、腐熟、熟成等過程,混合調配而製成。依國內法令規範,並非所有有機質肥料產品均可適用於有機農業栽培,而是從有機質肥料成份來源或商品化資材審查編號,辨別合格適用有機農業栽培的有機質肥料。
製程可是優良有機質肥料生成的關鍵
我們常利用動植物質有機資材(常用資材如表1)以微生物進行降解,這個過程稱為堆肥化處理,堆肥化處理又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見圖1)。
圖1 好氧及厭氧發酵過程示意圖(摘自「吳正宗—肥料學課程講義」)傳統堆肥常採用厭氧的野外堆積法,佔地面積廣、堆積時間長,且無害化程度較低;現代化生產堆肥方式通常採用好氧堆肥,透過電儀監控及機械控制,堆肥處理量大、發酵速度快且無害化程度較高,堆肥成分穩定及安全。好氧堆肥通常分為下列四個製程,是攸關有機質肥料品質的關鍵步驟:
1. 步驟一:前處理
主要是收集堆積材料,去除塑膠、金屬、石塊等雜質,並控制水分含量。若水分含量於30%以下,微生物的繁殖將受到抑制,進而影響發酵;若水分含量高於70%以上,則通氣性降低,空氣不足,嚴重時則轉為厭氧發酵,使堆肥發酵速度將變慢。因此,水分含量控制在55%∼65%最為適合,堆積材料酸鹼度調整至pH 7左右。
2. 步驟二:一次發酵
通常於特定發酵裝置或場所中進行。發酵中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屬於好氧性微生物,氧氣供給就非常重要,可透過自動攪拌翻堆或送風設備等方式,使堆肥內部送入氧氣,以利好氧發酵進行。氧氣不足時,厭氧性微生物增殖,將造成分解困難及硫化氫等臭氧產生;但送風量過大或攪拌過度,則發酵溫度下降及水分散失快,影響發酵速度。
自溫度開始上升至開始下降的期間通常稱為一次發酵,時間至少維持10天以上,若牛糞堆肥則為4∼5週,豬糞為3∼4週,雞糞為2∼3週。
3. 步驟三:二次發酵
物料經一次醱酵後,尚有易分解及大量難分解的有機物存在,送至二次醱酵場地繼續分解,堆積高度約1∼2公尺,過程中每1∼2周進行翻堆一次,將逐漸轉化為較穩定和腐熟的堆肥。當堆肥內部溫度降至40℃左右時即達腐熟,一般約20∼30天,純禽畜糞便堆肥約1個月,添加莖稈材料則在2∼3個月左右,而添加木質材料如木屑、樹皮等需6個月。
4. 步驟四:後處理
此階段主要是將完全醱酵的腐熟堆肥去除殘餘雜質後,進行破碎及造粒,最後進行包裝或直接貯藏。
表1 常用有機肥料成分、性質及用途
肥料名稱 |
含氮量(%) |
含磷量(%) |
含鉀量(%) |
性質及用途 |
植物質肥料 |
廄肥 |
0.5 |
0.25 |
0.5 |
腐熟後作基肥用 |
一般堆肥 |
0.35~0.90 |
0.07~0.45 |
0.31~0.90 |
|
雜草堆肥 |
0.44 |
0.61 |
0.59 |
腐熟後作基肥用 |
土糞堆肥 |
0.40 |
0.32 |
0.47 |
腐熟後作基肥用 |
草木灰 |
|
1.00~2.00 |
4.00~
10.00 |
鹼性強,適於作基肥施用 |
綠肥 |
|
|
|
種類多養分各不相同,適於作基肥施用 |
紫雲英 |
0.35 |
0.08 |
0.24 |
羽扇豆 |
0.50 |
0.11 |
0.25 |
太陽麻 |
0.37 |
0.08 |
0.14 |
田菁 |
0.47 |
0.12 |
0.42 |
青皮豆 |
0.62 |
0.09 |
0.32 |
大菜 |
0.27 |
0.09 |
0.56 |
油餅 |
|
|
|
榨油副產物,適於任何作物與土壤,作基肥、追肥用,施用前需打碎或浸水腐化後施用 |
大豆餅 |
7.52 |
1.77 |
2.27 |
花生餅 |
6.55 |
1.33 |
1.00 |
菜子餅 |
4.89 |
2.27 |
1.07 |
芝麻餅 |
4.90 |
2.00 |
1.69 |
動物質肥料 |
乳牛糞尿混合物 |
0.60 |
0.15 |
0.45 |
有機質豐富,作基肥用 |
豬糞尿混合物 |
0.50~0.65 |
0.28~0.35 |
0.35~0.40 |
有機質豐富,作基肥、追肥用,適於一切作物和土壤 |
乾雞糞 |
3.00 |
3.10 |
1.30 |
腐熟後作基肥用 |
(摘自葉茂生-農業概論)
種類各不同 瞭解差異最重要
市面銷售著許多有機質肥料,其袋裝標示成分比例大同小異,但製程管理、實際成分與品質,卻不盡相同,筆者在此給予建議,作為各位選擇有機質肥料的參考:
1. 須有肥料登記證字號
選購有標示肥料登記證字號的有機質肥料,才能確保產品經農政單位檢驗合格。通常包裝袋也有製造商聯絡資訊,若作物栽培上有任何問題,也可聯繫廠商,保障消費權益。
2. 須經完全腐熟製程
有機資材經堆肥製程發酵時,溫度可高達60℃至80℃,大部分病原菌、蟲卵、雜草種子在此種溫度下會被銷毀,且肥料完全腐熟後也不會產生發酵熱而傷害作物根系。
經完全腐熟之有機質肥料,其含水量降至35%以下,此時微生物活動停止,可長期保存、品質不變,且完全腐熟後肥料成分穩定平均,也可避免施用後作物生長參差不齊、危害作物或破壞土壤的情況。
禽畜糞類(如生雞糞、生豬糞、生牛糞)若未經過完全腐熟而直接施用,就可能帶有病原菌、蟲卵、雜草種子等,若貿然使用恐造成作物大量受損(見圖2)。部分飼料為避免動物產生病蟲害,而添加鋅或銅等重金屬,直接影響動物糞便品質,如果用此種有機機材作成肥料,施用後可能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或經作物吸收,甚而影響消費者身體健康。
3. 有機栽培之有機質肥料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有機質肥料可用在有機農業栽培,合格的有機農業適用肥料,除肥料登記證字號外,尚需通過農政單位審查核發的商品化資材審查編號(見表2),或可詢問所屬有機栽培認證機構。
表2 有機農業商品化資材-土壤肥力改良資材品牌推薦一覽
序號 |
廠商商品名稱 |
肥料品目 |
商品化資材
審查編號 |
成分
N-P2O5-K-OM |
1 |
農友牌台肥二號
有機質肥料 |
一般堆肥 (5-10) |
有機資審字
第100005號 |
2.5-2.5-1.3-76 |
20 |
農友牌生技1號
有機質肥料 |
植物渣粕肥料 (5-01) |
有機資審字
第100007號 |
5-2.5-2.5-81 |
25 |
農友牌生技3號
有機質肥料 |
混合有機質肥料 (5-12) |
有機資審字
第103002號 |
5-2.5-2.5-88 |
52 |
農友牌台肥生技
5號有機質肥料 |
混合有機質肥料 (5-12) |
有機資審字
第105006號 |
5-2.5-2.5-88 |
53 |
農友牌台肥生技
11號有機質肥料 |
雜項堆肥 (5-11) |
有機資審字
第105007號 |
2.5-2.0-1.5-76 |
表3 優質與劣質有機質肥料相對比較表項
項目 |
優質有機質肥料 |
劣質有機質肥料 |
腐熟程度 |
完全腐熟 |
腐熟程度不一 |
微生物相 |
菌相控制 |
混入雜菌 |
溫度 |
穩定 |
變異大 |
氣味 |
較無異味 |
腐臭味 |
肥料成分 |
穩定 |
變異大 |
毒性或有害物質 |
符合標準 |
未檢測或超過標準 |
水分含量 |
適中 |
過高 |
雜草種子 |
不存在或已殺死 |
存活 |
病原菌 |
不存在或已殺死 |
存活 |
蟲卵 |
不存在或已殺死 |
存活 |
作物生長 |
提高作物產量、品質 |
作物減產、死亡 |
土壤品質 |
改善土質 |
破壞土壤 |
根據特性 挑選高品質有機質肥料
近年來農政單位與試驗機關積極提倡有機農業栽培,但在資訊媒介多元,相關訊息眾多,不免傳遞誤導農友錯認肥料產品甚至誤用之資訊,而造成農友使用有機質肥料上的困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以下簡稱農糧署)為便利農友及有機農業品經營者選擇適用有機農業之商品化資材,特訂頒「有機農業商品化資材品牌推薦作業規範」,資材種類分為「土壤肥力改良資材」、「病蟲草害防制資材」、「生長調節資材」及「其他」等,規定有機農業商品化資材須經「製程審查」及「品牌上網推薦」兩階段審查合格後,才可於商品包裝上標示「有機農業適用」字樣。
而農糧署另訂定「國產有機質肥料品牌推薦作業規範」,現今適用品目為禽畜糞堆肥(5-09)、一般堆肥(5-10)、雜項堆肥(5-11)、混合有機質肥料(5-12)及有機質栽培介質(7-03),規定國產有機質肥料商品經「現場製程」與「成分檢驗」審查合格後,即列為推薦品牌名單,並登載於農糧署網站公告周知。
本公司致力於有機質肥料產品推廣發展,積極配合農政單位法令規範辦理,其中有機質肥料產品共5件,均通過土壤肥力改良資材品牌推薦(見表2及圖3);而除生技1號因登記品目為植物渣粕肥料(5-01),其餘產品均為國產有機質肥料品牌推薦名單。
筆者以下介紹上述有機質肥料特性,供大家參考使用。生技1號、生技3號及生技5號外觀為柱狀顆粒,其氮、磷、鉀成分均為5-2.5-2.5,便於農友施用土壤,供作物基、追肥使用;而台肥二號及生技11號外觀為粉片狀,其成分各為2.5-2.5-1.3及2.5-2.0-1.5,因粉片性質及成分含量較低,除供作物養分外,亦可拌入土壤均勻混合作土壤改良劑使用,各產品可依農友需求提供參考及安心選購。
資料來源:
葉茂生,農業概論,1994。
吳正宗,肥料學課程講義。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網站(http://www.afa.gov.tw/)。
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站 (http://info.organic.org.tw/supergood/front/bin/hom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