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黑旺肥」專利獨步全球 新世代肥料好評發售

2016-10-01
4518
文.圖/編輯室
身為台灣肥料產品市占率最高的第一品牌,台肥始終以農民的收益與農產品的收成作為第一考量,並與時俱進地思考到友善環境問題,不以現有產品為滿足,始終以提升產品質量為目標。今年初甫上市的「硝磷基黑旺系列複肥」就加入了含有大量腐植酸的泥炭,充分運用其特性來達到促進作物生長,進而改善台灣農田土壤環境的目的,創新技術不僅目前正在申請多國專利,也獲得了「TCIA 2016年度化學科技產業菁英獎之產品創新獎」的肯定。
「硝磷基黑旺系列複肥」創新技術獨步全球。
硝磷基複肥原本就是相當受到農友好評的肥料,而添加了泥炭的「硝磷基黑旺系列複肥」則是升級版本,於今年三月才上市。台肥營業處農業推廣組組長劉財興表示,將硝磷基複肥升級的構想是從幾年前就開始蘊釀,但硝磷與泥炭的添加比例及製程調整,是經過不斷的測試,才終於成功推出這支產品。台肥的「硝磷基黑旺系列複肥」 加入含有50%以上腐植酸的泥炭,其特色是長期使用下,土壤會累積腐植酸,可以吸收多餘養分再慢慢釋放,有助於延長肥效,不僅能增加農產品的產量,且減少肥料的使用量,對環境土壤的傷害也會降低。
 
講求肥效 減少對環境土壤的傷害
劉財興組長也提到,過去農民經常反應肥料的持續效果會遞減,主要原因當然不是肥料效用變差。不論是施肥錯誤而只做到表面施肥,或是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不夠、無法保肥,都是有可能造成肥效不佳的原因。而黑旺肥加入含腐植酸的泥炭之後, 由於腐植酸具有分子量大的特性,不易在土壤裡分解,持續施肥的效果便會越顯著。「泥炭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因為土壤會越種越硬,而泥炭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與通透性,所以說腐植酸是土壤裡的精華,跟施用所謂的有機肥料是不同的,不只不容易被細菌分解,可以保水、保肥。」所以在肥料的升級上,台肥目前最講求的是肥效而非肥份, 「就是想要在發展農業與友善環境之間取得平衡。」劉組長強調著。

但在正式進入製程之前,為了確認新一代 黑旺肥的好處及肥效,因此台肥是先採取使用 硝磷基特43號加入4%的泥炭混拌後,提供給農民做試驗,實際確認可以增加5到10%的產量, 且農產品質也相對變好。在八、九種左右的作物包括蔬菜、水果、水稻上施肥後,證實效果皆相當穩定,才開始進入製程正式生產,過程 十分嚴謹。而硝磷基黑旺系列複肥之所以能獲得產品創新獎並在七個國家申請專利,主要是 因為硝磷基加入泥炭後亦能維持穩定,是獨步全球的創新技術,台灣在農業上的優異表現由此可見一斑。
在農友的協助下,新一代黑旺肥進行為期半年的田間試驗。台肥營業處農業推廣組的組長劉財興(圖右)表示,台肥致力 於兼顧農業發展與友善環境
青農返鄉 新觀念造就高效耕作模式
當新產品開發完成後,也會再經過一波的田間試驗,與有意願的農友合作,藉此測試升級後的肥料效果,同時透過這些示範成果向其他農民進行推廣。劉財興組長表示,在選擇示範農民的時候,「具有實驗精神很重要,也要有高配合度,才能獲得準確的實驗結果,」他笑道:「通常越年輕的農民求知慾越高,也越願意嘗試新的東西。」因此在這次硝磷基黑旺系列複肥的田間試驗中,年僅29歲的雲林年輕農民張家豪的實驗效果便特別突出。劉組長說,家豪還會自己在農田裡作標示牌,很清楚的讓經過的農民可以看到哪一區塊的作物是使用哪種肥料,讓實驗結果可以一目了然之外, 對於台肥新產品的推廣也很有幫助。

「好的東西當然要推廣出去。」在張家豪年輕誠懇的臉上,看得出對於農業的熱情與想法,但大學主修的是機械,後來進入台灣佳能光學技術部門工作,甚至還考上日本本社社員的他,回鄉務農只有四年左右。雖然當初決定回家接手家裡的農產業是因為媽媽病倒,家中人手不足的關係,但在經過四年的摸索、請益專家及勇於嘗試的精神下,他已經成為附近地區最優秀的農夫之一,不管是產量或產值都勝過叔叔伯伯,甚至他種出來的菜就是比別人好吃,連張爸爸都說,現在兒子就是他的老師,言談之間充滿了驕傲。

目前張家的農地約有兩甲左右,屬於相當有規模的農戶。但苦於鄉下人手不足的關係,田地裡的大小事都是父母及張家豪三人親力親為,另外也只僱請了一位阿姨協助,不論是施肥、噴藥都不假他人之手。但如何從一個完全的門外漢到成為一位好農夫,張家豪回憶道,「剛開始回來的時候真的很茫然,對土壤、肥料一竅不通,還好後來有認識很多具專業知識的專家或長輩,讓我懂得使用土壤真正需要的東西,而不是不斷買新的肥料回來嘗試,不只沒用還造成土壤的負擔。」因此從了解土壤特性、學習不同肥料知識,一步一步從零開始累積,一直到一年多前,他才能真正能掌握種菜種水稻的知識。現在他大概從葉菜類的生長狀況就可以看出來土壤缺乏什麼物質,而能施予相對應的肥料,不會因為過度使用肥料而造成土壤鹽基化、影響作物生長。
張家豪現在已經是獨當一面的農夫了。
標明施肥分區,讓試驗結果更加準確。
配合台肥田間試驗 要將好的產品推廣出去
「還好我高中時候讀的是綜合高中,雖然念的是汽修科。但是正好跟化工合班,對於化學相關知識有基本的瞭解。」張家豪開玩笑地說著。但也因為有這樣的基礎,確實在鑽研肥料的成分與施用過程中發揮了一點功用。現在在肥料的應用上,他已經十分純熟,「隨著環境、氣候的改變,施用的肥料也要跟著改變,所以依照氣候、作物跟土壤的狀況,去搭配不同的肥料使用是很重要的。」而在成為黑旺肥特43的示範農戶之前,他就已經是台肥的使用客戶,主要使用黑旺肥特1號、黑旺肥43號及 39號這三種肥料,由於葉菜在生長時期的每個階段所需要的肥料都不同,在幼苗期時無法承受高氮的肥料,因此會先使用黑旺43號,到中後期需要衝高產能及肉質時就會使用高氮型肥料,39號肥料後來則是用在水稻上,屬於磷肥比較高的品項,有助於水稻開根。

至於最新上市的硝磷基黑旺系列複肥,張家豪在實際使用後也給予極高的評價。他提到使用含有泥炭的肥料對於已經鹽基化的土壤很有幫助,也能夠強化葉菜的根系,促進葉菜的成長。在試驗過程中,台肥推廣組也隨時給予農友協助,凡是農友有相關問題台肥都會盡力解答,也會實際到現場了解肥料的施用狀況。張家豪認為跟台肥配合後,可從相關人員身上了解到更專業的知識,遇到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打通電話或傳個訊息就能得到答案,感覺就像有了專業團隊做後盾。但黑旺肥新產品上市至今,張家豪發現鄰 近還有許多農民不知道這項產品,他本著不藏私的心態積極分享自己的使用經驗,為了讓其他農民也能認知到肥料使用時機與條件的重要性,張家豪經常把自己種的菜分送給叔叔伯伯吃,讓他們實際體驗到菜的口味大大改善後,就會願意採用新的做法。

張家豪自豪地說,老農過去都是從失敗中汲取經驗,但農作也是非常講究方法的,現在他所種出來的菜,在同樣面積的土地上,若正常能栽種出200綑菜的話,依照父親的老方法產量約只有160到170綑,「但我可以種出超過200綑,重量上約超出50斤左右,而且市場上葉菜價格雖然波動很大,但我的菜賣價永遠就是比別人高,因為我的品質就是比別人好。」張家豪也希望更多農民透過了解土壤、肥料、環境、氣候等因素,而提升產量與品質,為台灣農業開創不一樣的發展,未來他也計畫與其他農夫開創自有品牌,直接透過農產品的品質讓大家看見台灣青農的 努力。
 
張家豪主動在田裡掛上關東旗,協助推廣黑旺肥。
品質穩定 從父母務農開始就是台肥忠實顧客
與台肥配合硝磷基黑旺系列複肥的另一位雲林青年農民,則是今年42歲的程梓豪。他所栽種的農產以網溫室栽培的葉菜、茄科和瓜果為主,原本就讀台北中興大學企管系,退伍後留在台北從事成衣業務的他,工作近八年之後也是考量到父母身體狀況而回到雲林。一開始剛回雲林時,程梓豪是在農藥經銷商擔任業務,而在經常跑客戶的時候發現雲林閒置農地相當多,且務農並非無法賺錢,只是相對比較辛苦,因此他決定運用家中的土地搭建溫網室栽種高效益的作物,以符合市場上所需的品質。當然,過去所學所長都跟務農毫無關係,面對這個陌生的領域,程梓豪選擇到農民學院上課,同時也結識了不少相關領域的朋友彼此教學相長,藉以獲取農業的知識與務農的經驗,目前回鄉務農已經邁入第八年,對於植物、土 壤特性、病蟲害的管理等都已經完全上手,除了黑旺肥最新產品之外,他也是台肥的老客戶,最常使用的是台肥1號蘭花肥,蔬菜方面則是以黑旺1號、特43號為主,目前使用的黑旺肥特1號對於作物的質量有明顯提升,也不容易造成「肥傷」(亦即損傷到作物的生長)。
 
掌握肥料施用的時機與條件,作物質量高。
施用升級版黑旺肥的作物重量可提升約三成。
程梓豪十分肯定台肥肥料的高品質與穩定性。
對於程梓豪而言,台肥產品最大的優點就是品質穩定。從父母親在務農時就已經是台肥的忠實顧客,畢竟台肥市占率達七成,也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肥料品牌,品項的完整性與穩定性都十分值得肯定。 他會依照作物不同的生長與所需施予不同的肥料,選擇穩定性高的產品來保障作物的收成。這次在試驗硝磷基黑旺系列複肥的成效後,程梓豪也發現在作物的質量與品質上都有明顯成長。在同一塊田裡與其他品牌的肥料施用做比較時,用肉眼就能看出生長速度有明顯不同,重量上也會增加約三成左右。
於是一試成主顧,程梓豪目前仍持續使用硝磷基黑旺系列複肥,也很樂意將成果分享給產銷班的夥伴們,更希望未來如果有機會能邀請台肥的專業人員,到雲林的農民大學和農業經理人協會跟三百多位青農面對面,輔導農民能夠用更有效率的方法耕作,以實際的產值吸引更多青年回鄉投入農業,落實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