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 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律凱
文.圖/編輯室
去年十二月開始,國內流感疫情拉警報,許多大醫院急診室大爆滿,也傳出多起流感併發重症病例。醫師建議,施打流感疫苗是最基本的保護之道。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當運動更是增強免疫力的「金三角」。
冬天流感橫行,疾管局統計發現,從去年7月到今年3月20日,累計有1778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有163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的死亡病例。使得不少人只要發燒就緊張,在大眾交通工具上看到有人「酷酷掃」,更如驚弓之鳥,深怕「中」了流感。
依疾管署歷年監測資料顯示,每年自12月至隔年3月中旬為流感疫情流行高峰期,但即使過了高峰期,平時仍有零星病例,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律凱表示,非流感流行季節民眾仍要小心防範。
不少人不容易區分流感與一般感冒,王律凱表示,感冒的症狀以發燒、流鼻水、咳嗽等局部症狀為主,至於流感,則容易發高燒至39度以上,並伴隨有肌肉痠痛、全身疲倦。如果有類似流感的症狀,不要只是自行服用退燒藥、在家中觀察,應盡快到醫院,當快篩確認後,醫師會給予流感抗病毒藥劑,越早使用治療效果越好。
若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應提高警覺。尤其是兩歲以下幼兒、65歲以上老人、罹患糖尿病、腎衰竭等疾病,感染流感後較易發生嚴重併發症,更不能輕忽。
流感一流行,許多人就擔心自己免疫力不佳。王律凱說,其實提高免疫力的第一步,就是每年施打流感疫苗。往年的經驗也發現,流感併發重症的病例,多半沒有接種疫苗。疫苗約可提供六到七成的保護力。老人、幼兒、因肝硬化等疾病,造成免疫力低下等符合公費疫苗資格的人,最好於每年10月過後施打疫苗,如果是學校老師、保母等職業上易有群聚感染風險的人,也可以考慮自費施打。
說到提高免疫力,不少人重視食補、藥補,購買許多保健食品。王律凱則說,如果是有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的患者,要小心吃太油、補過頭反而對健康不利。最簡單的方式,還是均衡飲食、充分休息、以及適當運動。在營養上,綠色蔬菜豐富的維生素、以及堅果類中的維生素E都是提升免疫力的小幫手。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更應該好好休息,若是每天熬夜,就算大量進補,也不見得能讓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因此充足的睡眠不可少。最後,就算再忙,也應該找時間運動,同時運動最好能做到「333」,也就是每週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一百三十下。王律凱建議,最好能以游泳、跑步、腳踏車等有氧運動為主,較容易達到運動強度。
由於流感的傳染途徑以飛沫及接觸傳染為主,有打噴嚏症狀,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如果接觸到流感患者的鼻涕等分泌物,再觸摸自己的口鼻就可能會「中獎」,平時就要勤洗手,避免病毒上身。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一公尺以上。於流感疫情高峰時期,更要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及搭乘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時,戴上口罩等,也都是抵抗流感的自保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