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石斑魚更是飽受歡迎的美味魚種。走進高雄市永安區,觸目所及都是連綿不絕的魚塭。這裡是石斑魚的故鄉,也肩負著台灣漁業出口的重任。蘇有甲理事長投入漁業養殖超過一甲子,看盡水產養殖業的起落興衰。
魚肉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石斑魚更是飽受歡迎的美味魚種。走進高雄市永安區,觸目所及都是連綿不絕的魚塭。這裡是石斑魚的故鄉,也肩負著台灣漁業出口的重任。蘇有甲理事長投入漁業養殖超過一甲子,看盡水產養殖業的起落興衰。
蘇有甲理事長投入漁業養殖超過一甲子,看盡水產養殖業的起落興衰。近些年來,食安問題備受政府與消費者重視。在一波波食安風暴中,永安水產多數安然渡過。這些優質的養殖戶,秉持的是不求近利的遠見,與傳承世代的善良。台肥漁業生技營養劑趕上革新的列車,在世代交替中,投入創新的力量。大家才發現,養殖漁業不僅是產業,更是一種永續經營的文化。
出身基層 養殖業由小做起
水車在魚池中不停地翻打,嘩啦嘩啦的水聲,劃過寂靜的長堤。白鷺鷥在藍天下翩然展翅,優雅地從魚塭上低空掠過。小小的紅頂平房,座落在一望無際的魚塭中央,蘇有甲理事長含笑站在屋前,迎接台肥的採訪團隊。
「我從出生就和魚塭沒有分開過。」78歲高齡的蘇有甲理事長,雙手環抱,凝視著前方。屋內四壁高掛著當選匾額,更有無數的名人合影,無聲地記述著蘇理事長一生的功績。「我從小就在魚塭旁邊跑來跑去,國小時,就會幫父親餵料、拉魚。」說起昔日的光景,蘇理事長滿佈風霜的臉龐,立即透出溫暖的紅光。民國49年,蘇理事長從當時的第二志願岡山高中畢業,當完兵就進入漁會工作,一直做到94年,由理事長職位退休。「我是從最基層做起的」,由拍賣員、會計、推廣、總幹事到理事長,蘇理事長犀利的目光,早已穿透漁市場所有的滄桑。
民國53年退伍後就正式開始養殖,「我最早是養虱目魚,它是最好養的魚,也是最好吃的魚。只要在每天早上上班前,丟丟魚飼料和米糠而已。」蘇理事長打開話匣子,半世紀的魚經,蜂擁而出。蘇理事長說虱目魚沒有病蟲害,採用淺坪式養殖,吃池底的土皮(蘚苔),最厲害的是不需要換水。下雨時,雨水注滿魚塭,或是把排水溝渠的水抽進來,完全靠天吃飯。等到冬天,虱目魚怕冷,就把魚移到越冬池,池水比較深,上面還可以覆蓋稻草,魚躲在下面,不會受到寒害。蘇理事長回想起民國70年,「那時候2公頃的魚塭,可以養活一大家子人呢!」虱目魚在當時,算是珍貴的高檔魚,魚價很好,是虱目魚的黃金歲月,也正是蘇理事長養殖事業起步的年華。

草蝦王國 病變造成草蝦亡國
民國65到71年,是草蝦養殖的全盛期,外銷日本,十分搶手,蘇理事長也投入養蝦行列。「我的第一桶金,是養蝦子賺的。」他養的蝦子,規格很好,大約一台斤25隻,一個蝦池一天可以收一萬台斤。蝦子的交易採現金流,「看到170萬的現金放在面前,心裡真的很震撼。」蘇理事長坦承,他的事業基金,是由養蝦開始大幅累積。但是好景不長,蝦子密集的養殖,近親交配,很快就發生嚴重病變。民國76年後,「草蝦王國」變成「草蝦亡國」。樓起樓塌,轉眼成空。「如果不是因為病蟲害,大家都樂得養蝦子啊!工作半年,休息半年。」因為台灣冬天氣溫太低,蝦子不吃餌,所以休耕。但是半年的收入,已經足夠養殖戶去國外旅遊了。
石斑魚的崛起,也是一個台灣養殖業的神話。石斑魚原本棲息在海中珊瑚礁裡,是目前台灣漁業養殖中,極具經濟價值的魚種,俗稱鮢過,又名鱸狸,種類繁多。永安養殖者以馬拉巴石斑居多,其後龍膽石斑也加入養殖陣容。「石斑魚行情最好的時候,一台斤可以賣到460元。」蘇理事長說。平均8個月,一尾石斑就可以長到一台斤,利潤真的十分可觀。永安算是石斑魚養殖面積最大的地區,約有一千公頃,號稱「石斑魚之鄉」。
石斑魚的魚苗,最早是民國65年在澎湖海域發現,開始引進養殖。後來粥少僧多,海洋自然生產的魚苗不敷需求,因為缺貨,價格高漲。當時一公斤的石斑魚苗要五萬元,平均一條「白身」(1∼2公分的魚苗)要30元。如果長成8公分,一條要120元,行情嚇嚇叫,但是仍然供不應求。於是有人用不法手段撈捕魚苗,同時開始由東南亞、泰國、菲律賓進口。
可是台灣漁民真的很厲害,原本在砂石地生長的石斑魚苗,我們竟然讓牠也能在泥土池中存活、繁殖。屏東縣佳冬鄉「虱目魚之父」林烈堂先生,在石斑魚苗育成技術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育成的魚苗,大部份都銷售到高雄市永安區。到了民國80年時,育苗技術成熟,不但不需要進口,還可以外銷。這個技術大突破,促使石斑魚的養殖達到巔峰。
邱組長說,石斑魚養殖是一個專業分工的完整產業鏈,一直在屏東、高雄、台南間循環,十分有趣。首種魚在屏東林邊養殖場產卵,魚卵主要送到台南培育成2公分的「白身」,然後到高雄林園養成8公分的幼魚,然後大部份送到高雄永安以及屏東林邊與枋寮養殖到成魚出售。
邱組長說,石斑魚養殖是一個專業分工的完整產業鏈,一直在屏東、高雄、台南間循環。
蘇理事長的養殖池中,每天都有優質的草蝦供應。生態養殖 石斑和草蝦同居
雖然草蝦養殖風光不再,但是現在蘇理事長的養殖池中,每天仍然有優質的草蝦供應,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這就是「生態養殖」。蘇理事長觀念先進,不墨守成規,哪種技術對養殖好,一定馬上跟進。「難道蝦子不會被魚吃掉嗎?」這是一般人對魚蝦共養的疑問。「魚苗和蝦苗一起放,或是蝦子長大一些,再放魚苗,這樣魚就沒辦法吃蝦子了。」蘇理事長馬上解答。
「而且一定要放草蝦,不能放白蝦。」原來草蝦是底棲性,不太移動,即使移動,也十分緩慢,魚兒不容易發現牠,所以存活率高。等到草蝦長大,牠會打洞,躲在泥土裡,魚就更吃不到。可是白蝦的習性會在水中游動,很快就被魚兒吞食了。小小的一點兒區別,結果可就大大不同,養殖業真的學問很大,處處要用心觀察。
魚蝦共存,有什麼好處呢?因為草蝦都在池底活動,魚的排泄物,正好供應給蝦子吃,有淨化水質的功能。部份的蝦子也可能被魚兒吃掉,用來補充魚的蛋白質。因為達到自然平衡,所以蝦子也不易病變。而且蝦子成長比石斑魚快,可以每天都能撈捕販售,補貼魚飼料的支出。這種混養方式,不但不會衝突,還可以同時有兩項收益,是一套精緻的養殖機制,配合使用「台肥活力漁寶1號」之後,混養的草蝦存活率比以前好很多。
由於石斑魚是底棲性魚種,而且喜歡打洞。所以收成後,晒池和整池,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台肥的鎂鈣肥用起來不錯。」蘇理事長點頭肯定。養魚先養藻,在晒池時,會灑石灰,讓pH值升高,有利於藻類生長,鎂鈣肥也適時發揮功效。等到魚苗入池後,「台肥活力漁寶1號」和「台肥養殖漁業用活力三號」,也是不可少的守護神。這些台肥之寶,長年累月不曾在蘇理事長的庫房中缺席。

蘇理事長觀念先進,不墨守成規,採用「生態養殖」石斑魚和草蝦。
解讀魚語 掌握水色最犀利
養殖的水色最重要,「我可以分辨8種水色」,蘇理事長信心滿滿地說。水色就是藻類生長的狀態,可以掌握魚塭的即時情況。「如果出現廚餘一樣的異常水色,表示水太髒,或是有壞藻,這時候馬上要加「台肥鎂鈣肥」,把水弄清。如果水太清,可以看到魚在池底活動,那就危險了。」因為水清,表示藻類大量死亡,俗稱「倒藻」,會產生藻毒,魚兒的小命兒可就不保了。如果是大清早發現這種情況,馬上要把其他魚池的藻類移送過來救火,改善水質。如果等到日頭出來再搶救,可就來不及了。「泛池」是養殖業最心痛的損失,尤其是養了大半年,準備要收成的時候。稍有不慎,整池的魚兒都翻白肚,可就欲哭無淚了。這種風險,往往發生在瞬息之間。
邱仕彰組長專精藻類的研究,經常隨身攜帶顯微鏡。「有什麼藻類,用顯微鏡一看就清清楚楚。」這是一種專門的技術,也是搶救危機時,不可或缺的診斷利器。「知道問題出在那裡,才能對症下藥。」邱組長的服務,二十四小時不打烊,因為一旦水色發生問題,那都是不能耽誤的急診。
一勤天下無難事,「每天最少要巡三次。」隨時掌控魚的健康狀況,這是蘇理事長幾十年來固定的作息。清晨天還沒有完全亮,蘇理事長挺直著背脊,開始忙碌的一天。「走一圈,要花一個多小時。」從巡池到切割下腳魚做飼料,觀察吃餌情況,還真需要很強的體力。傍晚時,又要再去看水色;臨睡前,更要和魚兒道晚安。「這時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很沉靜」,表示魚兒都很健康。如果出現焦躁翻動,那表示有問題了。「魚會跑到池邊,好像向主人呼救,我生病啦!」蘇理事長把全付心力放在魚兒身上,解讀魚語,是生活中的樂趣。養魚最怕停電,水車不轉,魚兒缺氧窒息,那真是最恐怖的事。所以半夜裡,也要耳聽八方,如果少了嘩嘩的水聲,那可就無法安枕了。

養魚最怕停電,水車不轉,魚兒缺氧窒息,那真是最恐怖的事。
不老騎士 永安養殖活字典
能夠在養殖業屹立一甲子,做對的事,用對的產品,是長青的秘方。腳踏實地的蘇理事長認為,魚健康,就不必下藥,所以要從源頭把關,預防勝於治療。他秉持正確的觀念,不斷汲取新知,持續宣導講習,期許永安成為石斑魚示範漁場。民國93年發生孔雀綠事件,造成魚價一夕崩盤。但是占高雄市石斑魚產量七成的永安,只檢驗出兩件問題產品,多數都平安過關。「因為我們自己也要吃,親戚朋友也吃我們養的魚。」多數是由家族經營的永安養殖聚落,都能本於良心,不會為了求利,做出有損道德的事情。民國104年台肥推出「養殖漁業用活力三號」和「活力漁寶1號」漁業生技營養劑後,被養殖戶視為救命丹,不但解除魚體病菌感染危機,還可以降低飼料成本。大家口耳相傳,對這個一兼二顧的台肥益菌產品,寄予厚望。
這些年來,蘇理事長始終退而不休,目前擔任高雄市永安石斑魚養殖漁業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為永安養殖產業克盡心力。從漁業加工到擴大銷售,蘇理事長無不深思遠慮,極力推廣。具有使命感的蘇理事長,希望石斑魚的美味,能夠弘揚國際。為了拉長戰線,鮮度的穩定性是必要的條件。蘇理事長說:「魚在受驚嚇時,會產生大量乳酸,影響肉質。」所以急速冷凍,反而可以確保品質。現今急速冷凍技術不斷的精進,推升了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契機。
敦厚的蘇理事長不吝提攜後進,飛洋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家昇(左)甚受關愛。敦厚的蘇理事長不吝提攜後進,協助台肥生技午仔魚、蝦子等水產品販售的協力廠商——飛洋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家昇,就甚受蘇理事長關愛。每次參加比賽,都委由張家昇辦理,提升這位年輕人的曝光度。
一生與魚為伴的蘇理事長說,「我這一生,什麼魚都養過了。」激情歸於沈靜,知足最能常樂。此刻精神奕奕的蘇理事長,最大的享受是騎著心愛的白色座騎——野狼傳奇125,穿梭在永安漁塭間。他是永安養殖產業發展的活字典,也是永安最帥氣的不老騎士。

蘇理事長是永安養殖產業發展的活字典,也是永安最帥氣的不老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