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有機草莓田間試驗成果觀摩會 20年有機初衷 台肥做後盾

2018-04-01
6466
採訪編輯/張以潔、陳耕太(董事會辦公室) 攝影/蕭建原
20年前,有機還是個新穎甚至陌生的詞彙,但范桂達毅然走上這條路,開創大湖有機草莓。如今,這份傻勁與誠意深深感動台肥,將在友善耕作的路途上並肩同行。 
台肥康信鴻董事長(左3)、黃耀興總經理(右2)、謝文雄助理副總(右1)、研發處林學正處長(左1)及范藍心特助(左2)親自體驗草莓採收,了解有機草莓栽種歷程。
鮮紅欲滴的豔麗外表,藏著酸甜參半的柔軟內心,大湖草莓的名氣早已無須多說,但若說到大湖有機草莓,就值得一提了。

馳騁過條條公路,彎進路邊巷弄,只見眼前一大片草莓園,空氣中都沾滿了香甜氣息。為響應農委會友善農業政策,台肥公司與苗栗大湖「永昌有機草莓園」合作,於1月30日上午在園區舉辦「台肥生技有機質肥料(生技5號、生技7號)有機草莓田間試驗成果觀摩會」。

台肥康信鴻董事長、黃耀興總經理、徐生銘董事、謝文雄助理副總、研發處林學正處長率眾同仁親臨現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藥物毒物試驗所費雯綺所長、農糧署黃阿珠視察、大湖鄉胡娘妹鄉長等嘉賓亦到場支持,綠景複合有機農園主人宋明枝等苗栗地區有機戶也齊聚一堂,同為好友喝采。

「永昌有機草莓園」在地經營已有20餘年,農園主人范桂達是在大湖種植有機草莓的先驅,並於2002年取得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有機驗證。碩大飽滿的果實,沁甜微酸的果肉,證明了有機栽種不亞於慣行農法的優異成果,也點燃了栽種有機草莓的各種可能。
台肥康信鴻董事長(右7)、黃耀興總經理(左7)、徐生銘董事(左6)、謝文雄助理副總(左4)、研發處林學正處長(左1)與「永昌有機草莓園」主人范桂達(右8)合影。
1分地增加10萬 環境經濟雙贏
康董事長一來到活動現場,便興奮地跟隨范桂達踏入農園,了解有機草莓的栽種成果。見到結實累累的大顆草莓,更直接在現場品嚐,顯示對有機栽種品質的信任,「這是我在台灣看過最大顆的草莓,甜度也剛剛好。」

對於此次合作,康董事長首先感謝研發處林學正處長的大力促成,並表示將持續遵循農委會政策,盡可能地開拓與更多有機戶的合作。有機栽種不僅讓草莓更健康,更為農友迎來好售價,「今年售價已來到1斤600元,相較於沒有使用台肥肥料的時候,1分地多增加10萬元收入。」康董事長對成果感到欣慰,因為在推行友善耕作的同時,為農民帶來經濟效益的雙贏,正是他一直以來心心念念的願景。

藥毒所費雯綺所長、農糧署黃阿珠視察,雙雙在致詞時肯定台肥對政府政策的響應,並表示在參與台肥活動時均獲益良多。而農園所使用的活力磷寶,正是台肥2013年向藥毒所技轉合作的產品,同年便拿到肥料證,兼具生物肥料與農藥的功能,「台肥的團隊非常堅強,未來也將繼續合作。」費所長也提醒,環境友善資材不僅可以推廣至有機戶,慣行戶也是廣大市場,「慣行栽種也有很多疑難雜症,是化學資材解決不了的。」

大湖鄉種植草莓面積共達370公頃,但有機戶卻微乎其微,大湖鄉胡娘妹鄉長、農會供銷部林鴻鑑主任均樂見此次合作。「范大哥把農產品食安擺在第一,賺錢第二。」胡鄉長對農友「從無到有、從有到更好」的栽種精神感到佩服;林主任也表示已申請8萬多包有機質肥料,並不定時抽查中盤商及果菜市場,「希望大湖草莓漸漸走入無毒、安全的目標。」
圖1:范桂達投入有機草莓栽種已20餘年,對農業的堅持與用心始終不變。
圖2、3:園區使用台肥「生技5號」、「生技7號」為主要基肥,並搭配「活力磷寶」,創下產量與質量雙贏,1分地多增加了10萬元收入。
連續採收 追肥掌握先機
台肥和永昌有機草莓園的合作始於2017年10月,園區共有「香水」和「豐香」兩種品種,均使用台肥「生技5號」及「生技7號」為主要基肥,並搭配微生物肥料「活力磷寶」。經過台肥有機配套栽培模式管理後,今年的採收成果更勝以往,豐香重量增加6.5%、甜度增加3%,第一期每株平均產量也達到150公克;而香水也創下每株平均產量300公克的好成績。

台肥營業處陳冠文、研發處吳鴻均也在現場講解有機草莓的栽種眉角:草莓的幼苗期從5月開始,此時期建議先投以活力磷寶,促進根系發展、提高土壤益菌;9月基肥期,施以生技5、7、11號有機質肥料,每分地各12包,不同肥料混合搭配,將可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值得注意的是,草莓屬連續採收作物,11月開始第一期花,12月第二期花開的同時採收第一期果,以此類推至隔年3月,此時花數開始減少,需培育下一季新苗。其中,12月25日∼1月1日的假日人潮最多,是農友把握商機的時刻。因此,從10月開始的追肥期極為重要,建議繼續使用生技5、7、11號和磷寶,以此防治壞菌、提高植栽存活率。
台肥研發處林學正處長(前排左5)領導同仁與「永昌有機草莓園」合作,也與范桂達夫婦(前排左6、左7)成為良友。 
務農不能走回舊有思維
「種植有機草莓的首要重點,就是把土壤顧好。」范桂達說,台肥近幾年力推有機肥料,因而開始接觸,施用後發現長出的葉片更為厚實,可以有效防治害蟲。他也表示,有機栽種需留心病蟲害,若發現白粉病、灰黴病及炭疽病等,必須立刻摘除病葉,以嚴格控管維持穩定收入。現在農園的草莓以里仁、台灣好農為主要通路,也開放民眾觀光採果。

現今,有機人人皆知,但將時間回推20年,情況則剛好相反。問范桂達在當年為何會走上有機,他笑稱自己是「大湖鄉的大傻瓜」,原來這片農園以前是釣魚池,填土之後他開始到處上課,種種新知讓他下了決心,「務農不能再走回老一輩的思維,不然會很辛苦。」

他笑說,當時他對別人說起自己在種有機草莓,都沒有人相信;直到碰到台大農化系吳三和教授,「他用舌尖嚐了一下我的草莓後就相信了。」他也因此和在台大講授有機農業課程的吳教授結緣,直到現在都有很多學生到農園來研究考察。「叫我講話我不會,但叫我做可以。」害羞的范桂達在台上拿起麥克風略顯生澀,但回到農園,拿起熟悉耕具、談著多年栽種心得,卻又是健談真摯。20年不變的初衷,從無到有的堅持不懈,如今有了台肥的強力後援,范桂達未來的路也將更具信心也更堅定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