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中國最大隱私權賠償案‧字節跳動願賠26億和解金

2021-04-15
2213
TikTok用戶要求賠償「侵犯資料隱私」的費用
文/李彥達 (資產開發管理處)
       由中國字節跳動科技公司(ByteDance)旗下發行「TikTok」15秒短影音平台—『抖音』行動app約從2018年起快速風靡國際,2020年全球使用量高達5億人、累計下載超過20億次,卻因資安疑慮首先遭到印度封殺,接連澳洲、美國等國家也研議推動禁用令。印度的『抖音禁令』,是在2020年6月29日晚間由內閣司法部長兼通訊部長普拉沙德(Ravi Shankar Prasad)以「國安與國民隱私風險」為由所頒布。《印度快報》表示,普拉沙德在Twitter的官方帳號上載述:「為了印度的資安、國安、國防、國家主權與團結,並保護印度人民的資料與隱私,我國政府已列名禁止了59支手機app——印度萬歲(Jai Hind)!」普拉沙德發言過後,印度中央的電子通訊技術部隨即聲明,指出印度政府各級部門在接獲研究單位的警告報告後,發現了以「抖音」、「微信」與「百度」為首的59支中國app,具有嚴重的資訊安全風險,除了可能涉及非法蒐集使用者資訊,更可能透過軟體後門來植入間諜或惡意程式;基此,印度中央政府才會動用「2000資訊科技法」〈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t 2000〉,以國家安全理由勒令禁用這批『中國風險軟體』。這波印度官方列名的「國安風險app」59項禁用清單係以抖音TikTok、微信WeChat與微博Weibo為首,連百度、騰訊QQ等app家族(例如百度地圖、QQ信箱)等,亦遭印度查禁。『抖音』去年在印度至少有1億3,000萬名活躍使用者,是近年來在印度最具代表性與爭議性中國軟體;此外,支援印度多種地方語言而在農村地區極受歡迎的社交軟體——Helo與Likee等也在這波禁令的範圍。被印度「封鎖下架」這59支中國app,將極大程度轉變印度「社群用戶大遷移」與網路生態,狙擊中國積極行銷海外的「數位絲路」。(新聞資料摘錄:《轉角國際》2020年6月30日標題「印度禁抖音!封殺TikTok與中印貿易戰」網路報導)
       當2019年夏季香港爆發『反送中』抗爭,許多參與抗爭之TikTok使用者竟然發現個人手機TikTok上幾乎沒有相關的抗爭影片,懷疑TikTok進行言論審查。《華盛頓郵報》2019年9月初曾報導:「在推特搜尋hongkong會出現大量香港反送中運動消息,然而在抖音上搜尋Hong Kong,幾乎都是香港旅遊與美食短片。抖音當局刪除香港反送中資訊相當明確」。事實上,回溯2019年1月間,美國智庫就發出警告,『抖音』很可能是中共當局蒐集情報的工具,把用戶的數據資料偷偷傳輸給中共。接著在2019年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對TikTok提出投訴,稱其「非法蒐集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且Musical.ly產品違反了《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註:該法要求網站和在線公司在蒐集個人信息之前,要求13歲以下的兒童徵得父母的同意)。」(資料來源:台灣大紀元2020年1月22日訊/標題「數據資訊全外洩 抖音國際版存安全漏洞」新聞)
       Musical.ly公司註冊地並不在美國,讀者或許質疑,字節跳動公司和Musical.ly公司都不是美國企業,何以受美國法令限制? 按Musical.ly是一個2014年4月上線的短視頻社區手機應用程式,最初是上海聞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產品。綜合媒體信息,Musical.ly公司之初創團隊是由不到 10 人的中國團隊在上海和三藩市兩地研發而來,Musical.ly聯合創始人、現任TikTok高級副總裁朱駿、Musical.ly聯合創始人陽陸育都是中國人。2016年5月,Musical.ly完成了由獵豹,SIG,GGV,啟明創投和光信資本等1.2億美元的C輪融資,顯然不是一家美國公司,大概資本率為離岸架構。2016年9月,字節跳動公司在中國推出應用程式抖音,主打對嘴歌唱,逐漸打響名號;字節跳動公司隨即於2017年以TikTok為名進軍海外市場。TikTok國際版並未迅速爆紅,字節跳動公司於2017年11月10日約以10億美元收購耕耘美國市場有成的短影音對手Musical.ly;Musical.ly在2018年8月併入TikTok,才為TikTok日後的爆發性成長打下基礎。然而,美國FIRRMA《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於2018年生效,大大增強美國「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權力,增訂了外國投資強制申報制度,主要擴大了CFIUS審核範圍,任何企業即使不在美國註冊,創始人和股東的國籍也都不是美國人,但只要被投資或收購的公司在美國有業務往來,CFIUS就可以行使管轄權;CFIUS也被授權可以實質性改變被審查公司之運營模式、否決被審查公司並終止交易。(有關Musical.ly資訊引用:香港01網訊/吳迪撰文2020年8月5日標題「字節跳動的把柄 中國企業的學費」)
       上報2019年11月5日「吳奕軍專欄:曾向中共悔過的抖音」專欄文章,亦報導Musical.ly影音平台於2017年年底接受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公司1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不久後關台,大量用戶資料被併入抖音國際版TikTok。現在在網路輸入Musical.ly,會直接進入TikTok。2019年10月起,多位美國國會參議員對TikTok用戶個資安全提出關切,敦促聯邦政府調查抖音的國安威脅;美國「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隨後在2019年11月開始審查2017年字節跳動(ByteDance)公司對Musical.ly的併購案,據悉字節跳動公司收購Musical.ly過程,確實未向CFIUS申請批准,使得美國的安全單位更有理由回溯調查。此刻,TikTok的中資背景才逐漸廣為世人所知。
       根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一家以色列網路安全公司Check Point在2020年元月發表的報告揭示:「中國影音社群抖音國際版平台TikTok存在嚴重安全漏洞,駭客可以透過這些漏洞向TikTok使用者發送帶有惡意連結的訊息,只要使用者點擊連結後,駭客就能夠操控使用者帳戶數據並獲得他們個人資訊,包括上傳影片或瀏覽私人影片。」;Check Point研究人員也可以從字節跳動公司網站上取得TikTok使用者帳戶的個人訊息。去(2020)年初,美軍五大軍種認為『抖音』已經可能產生了國安風險,相繼宣布禁止與政府有關的任何裝置使用『抖音』,也呼籲軍方及家屬私人手機移除『抖音』。除了個資安全問題之外,『抖音』還涉嫌配合中共當局中共進行自我言論審查。英國《衛報》報導,抖音授意版主積極審查某些影片;該報獲得的文件顯示,只要中共政府認定是「危險」的話題,抖音都會審查。《華盛頓郵報》進一步指述『抖音』刪除了所有有關天安門、西藏、台灣和法輪功的影片,也幾乎沒有香港反送中的民眾抗爭內容。 (資料來源: 台灣大紀元2020年1月22日訊/標題「數據資訊全外洩 抖音國際版存安全漏洞」新聞)
       而TikTok在美國月活躍用戶數曾常達1億人,自從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2019年2月起,對TikTok投訴其非法蒐集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且Musical.ly手機視頻程式未事先徵得13歲以下兒童的父母同意,明顯違反《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並由司法部進行調查;此舉引起重視隱私權之美國人關注,已由數十名未成年人使用者及其父母委請律師,共同對TikTok發起侵害個人信息的集體訴訟,指控該款手機app收集他們的面部特徵、位置等私人資訊並悄悄傳回中國的伺服器,原告律師更要求將此侵犯隱私的訴訟案擴大到全國等級。根據美媒NPR《全國公共電台》報導:「過去一年中,TikTok的美國用戶已分別提起20項類似的聯邦訴訟,要求公司收集個資之前,必須獲得書面同意,如今這些訴訟已合併成一件。」這項集體訴訟內容聲稱:「TikTok應用程式滲透到用戶裝置中,提取各式各樣的私人數據,包括被告為了廣告定位和獲利等目的,利用生物特徵數據來追蹤和描繪TikTok用戶輪廓等內容。」原告的律師團隊表示,他們有證據「證實TikTok將收集到的用戶資訊傳回中國伺服器,這些訊息包括精確的地理位置、用戶下載的其他手機app,這可能洩漏他們的政治觀點、宗教觀點、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性取向等資訊。」 (資料來源: 2020年8月8日自由財經網路新聞)
       經過一年多的訴訟,美國伊利諾州聯邦地區法院今(2021)年2月25日發出的文件顯示,北京字節跳動公司對部分美國TikTok用戶要求賠償侵犯個人資料隱私之集體訴訟案,已同意支付9200萬美元(約新台幣26億元)來達成和解協議。根據字節跳動向法院申請尋求批准和解的內容,謂「專家帶頭檢視TikTok應用程式的內部原始碼及大規模調解努力後,終於達成和解。」(新聞摘錄:中央社110年2月26日華盛頓綜合外電報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