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惱人的腰痠背痛 小心肌筋膜炎上身

2015-07-01
3120
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太久、或低頭玩手機,小心「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上身!醫師指出,現代人在長期壓力和姿勢不良的情況下,近來因肩頸痠痛、腰痠背痛等問題,來門診求助的病人比例節節上升,其中又以20~50歲的上班族族群為大宗。
文/編輯室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李欣蓉主治醫師
一名約25歲女性上班族來到門診主訴,最近常有肩頸痠痛的問題,即使貼上痠痛貼布或藥膏,都無法緩解。經檢查,原來女子長時間坐辦公桌,使用電腦時姿勢不良,加上又沒有適時休息,罹患了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經醫師給予止痛藥物,配合電療、按摩等物理治療,目前女子痠痛症狀已獲緩解。
 
肌肉痠痛成因多元
什麼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一般認為是姿勢不良或用力不當,使肌肉長時間過度收縮卻沒有適時放鬆,導致局部血液循環變差;細胞代謝產生的廢物堆積無法有效排出,進而造成揮之不去的痠痛。

另外,如果缺乏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鈣、鉀、鎂等與肌肉功能相關的營養素和微量元素,也可能會引起。其它像是心理壓力、睡眠品質不佳等原因,也都有可能導致肌肉痠痛等症狀。
肌肉痠痛的症狀與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欣蓉表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又稱作肌筋膜炎,是一種骨骼肌肉功能障礙的疾病。儘管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病因還沒有定論,但醫學界普遍認為,主要還是與長期姿勢不良或用力不當有關。至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發生常見部位,為肩頸、上下背部、四肢甚至頭部,特徵是會有局部肌肉緊繃、僵硬,同時伴隨疼痛;沿著肌肉仔細按壓,通常可以找到一個或數個疼痛誘發點,刺激這些誘發點,有時還會出現疼痛被傳導至其他區域的現象,使活動度受限,影響生活品質。

在治療上,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療,針對疼痛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還可配合電療、按摩等物理治療,部分患者還可加上西醫乾針注射(dry needling)、激痛點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或中醫針灸緩解不適。
避免痠痛的養生之道
由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已成為現代的文明病,舉凡久坐、久站,或長時間重覆一個固定動作,卻少有適時休息,就有可能罹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上班族、電腦工作者、百貨業者、餐飲業等,都是容易引發的高危險群。

不過,肌肉緊繃的問題,只要從日常生活注意及調整做起,通常可以避免或緩解該症狀。包括避免同一姿勢或動作持續過久,最好每半小時到一小時休息5到10分鐘;習慣抬頭挺胸,少當低頭族;養成適度運動習慣,藉此訓練肌肉力氣與耐力;找出壓力源,盡量放鬆心情,避免緊張焦慮的情緒;或進行伸展運動,讓緊繃的肌肉能確實放鬆下來。

李欣蓉提醒,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療是長期抗戰,耐心調整生活習慣才是根本之道。平常讀書工作時,記得適時伸展身子,拉拉筋、散散步,都可以避免肩頸痠痛上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