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推動全面生產保養(TPM)對現場部門組織氣候與工作滿意度之探討-以台肥高雄舊廠為例(上篇)

2019-04-24
5001
文/孫安信(苗栗廠方工課)
 
肥料為農業生產重要資材,台灣早期肥料製作取材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廚餘或排泄物等。隨著台灣經濟發展,對農作物的需求也逐年成長,更造就農業經濟發展。為滿足農業快速發展,傳統性肥料已無法滿足需求,於是造就化學肥料工業的興起。自台灣光復後短短的二、三十年期間,不僅肥料工業有了蓬勃的發展,還成為帶動農業、支持工業、造就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功臣。
經營環境艱困 肥料產業遇難題
然而在2002年政府加入WTO後,農產品開放進口影響農業發展及政府農地休耕政策等各種因素,造成國內農地耕種面積漸減及肥料需求量逐年減少。另一方面,因肥料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近年來各肥料業者皆無增添生產設備或擴大產能情形。

肥料產業與民生息息相關,歷史悠久,屬於成熟且必須之產業。惟國內製肥原料及產品除硫酸銨自製外,餘均全數仰賴進口供應,又受國際市場製肥原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另外,在售價方面因政府基於照顧農民政策,致使肥料價格無法合理反映增加之成本,乃致部分產品甚至發生虧損狀況,經營極為艱困。
集思廣益 追求企業競爭力
經營或管理階層經常面臨的是,運用何種策略才會增加企業競爭力。以製造業而言,生產的技術必須不斷追求改善,產品的質與量才會提升。眾多有關製程的管理與改善方法,如品質圈管理活動(Quality Control Circle,簡稱QCC)、即時生產系統(Just In Time,簡稱JIT)及本研究所探討的全面生產保養(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簡稱TPM)等,所追求的重點與切入的角度雖不相同,但目標是一致的。

「全面生產保養制度」為國內企業積極引進改善經營體質之方式。最初發展,是日本根據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之間,從美國引進企業實施的預防保養或生產保養制度為藍本,以生產部門為對象,其設備管理策略為將現有的設備作最高極限的運用。其後不斷地演進,確立出以設備為對象的TPM之全面體系,其管理架構共有八大支柱:個別改善、自主保養、計畫保養、品質保養、初期管理、教育訓練、管理間接部門的效率化、安全衛生環境管理。

從最高階層起至第一線從業人員為止全員參與,藉由小集團活動來推行TPM,以保養為基礎,從生產系統的極大化與機動管理革新開始,反應在工廠或企業的整體經營上,最後展現成本降低、產量提升、減少不良成本、換線模前置作業時間縮短、庫存減少以及間接部門作業效率提高等成果。歷經實施30年後,在日本本土及其海外企業間獲得良好之績效後,於1990年初期,開始向全世界推廣。台灣在1994年由經濟部所屬之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推動。截至目前為止,根據中衛發展中心的統計,國內推動TPM活動之企業或工廠已超過100家,經實證結果TPM對於製造業之生產力及效率已有明顯提升。

對企業而言,除了交通、動力、資金、土地、技術、政策跟製造成本關係較密切,人員的管理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所謂組織氣候是代表組織內部的員工,對於組織環境所存在的一種知覺,而此種知覺是會對組織員工的行為與價值觀產生影響。目前已有相關研究指出組織氣候與員工個人傾向若能相符,將可產生較高的工作滿意度、忠誠度及績效,同時亦會影響員工的工作士氣與態度,進而影響整體組織效能。
台肥高雄廠推動TPM 穩定肥料供銷
台肥公司長久以來,居國內肥料龍頭的寶座,但如何因應惡劣產業環境成為重要的議題。台肥除了積極進行企業轉型,以多角化經營的方式配合政府訂定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邁向有機肥料、微生物肥料發展之新方向。過去台肥肥料事業佔全國供應75 %,而其中約80%之銷售量由高雄廠產出,而製造設備與原物料就佔製造成本的85%,為了克服嚴苛的環境與厚植製造實力,必須有革新生產方式來改善工廠體質。

高雄廠於2001年推動TPM活動來提升其競爭力,主要是藉由從最基層到最高經營層級全員參與,其活動目標,就是藉由對人與設備的體質改善,降低製造成本、減少設備故障率以改善生產效率,進而增加產出穩定全台肥料供銷,以及降低成本來維持本業損益平衡,並維持產品之高品質以符合消費者之需求。

然而,當工廠在享受TPM活動為工廠所帶來的效益的同時,卻也不能忽略工廠內部現場員工的感受,基於上述因素,本文以台肥公司高雄舊廠為例,針對組織氣候、員工工作滿意度受TPM活動推動後之影響進行以下之探討:
  1. 暸解TPM活動推動後,現場部門組織氣候及員工工作滿意度之現況。
  2. 探討不同個人屬性在現場部門組織氣候及員工工作滿意度上的差異。
  3. 探討TPM活動實施情形對現場部門組織氣候及員工工作滿意度的影響。
  4. 探討TPM活動推動以後,現場部門組織氣候與員工工作滿意度是否有相關的影響。
  5. 根據研究的結果,提出日後對台中廠、苗栗廠實施TPM活動之建議。
TPM重點名詞解釋與探討
全面生產保養
全面生產保養(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簡稱TPM)是由全體員工共同參與,並經由小集團活動而執行生產保養之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為徹底排除設備的損失及浪費,使設備達到最高效率,以提升企業的業績。另外,希望透過以設備為主的變革過程的期間,更讓現場第一線人員學習自主保養能力,增加問題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維修人員能學習更精深專業的設備技能,進而與生產人員共同合作。簡而言之,係指藉由人員素質的提升,進而改善設備效能,以強化製造能力,增加企業競爭力之具體作為的活動。

本文將TPM定義為藉由全員經由小集團改善活動,徹底排除設備的損失及浪費,以追求零不良、零故障、零災害的改善措施,使得能夠提高產品品質、生產產量提升、降低成本、確保工廠人員的安全及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教育訓練來推動各活動支柱,透過任務分配,發揮各種改善效果,且由此活動,增進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能力,相互合作,以利提高工作效率與員工滿意度,進而達成日標。

台肥高雄舊廠決定導入TPM活動前,決策小組依據當時的背景條件,以工廠設備之自主保養為基礎,提升人力素質,期能帶來設備效率最佳化與產能最大化,故決議參照PM特賞獎活動規則先行推行支柱如設備效率化的個別改善、自主保養體制的建立、計畫保養體制的建立及教育訓練為主的生產部門效率化體制,因此本文以個別改善、計畫保養、自主保養、教育訓練等四個構面進行探討。
組織氣候
組織氣候屬於一種整體性概念,係由員工對機構組織、管理等環境因素之主觀看法所構成,也就是指一個單位或部門所存在的群體氣氛,包括人際關係、領導方式、作風和心理相融的程度等。良好的組織氣候可使員工產生歸屬感而提高組織士氣;反之,不良的組織氣候會使員工形成疏離感,而導致績效不彰。

組織氣候的衡量方式,因客觀衡量法的限制,無法知道屬性間的關聯性,無法對組織作整體性的分析。各學者在研究對組織中成員的人性面以主觀衡量法居多,本文係採用Litwin & Stringer(1968)的組織氣候問卷作為衡量工具,透過問卷方式收集資料.並加以整理、歸納與分析。構面採用許士軍教授(1972)譯自Litwin & Stringer(1968)所設計的組織氣候問卷九個構面,九個構面包括結構、責任、獎酬、風險、人情、支持、標準、衝突及認同等的知覺程度。
工作滿意度
工作滿意是指某個人在組織內所從事的過程中,包括工作環境、狀態、方式、壓力、專業的挑戰性與人際關係等心理狀態。當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越高,員工表現會有正向的結果面,例如自願的合作、良好的紀律、面臨困境能共體時艱、對組織及領導者的效忠等。相反地,當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低時,就會消極採行偷懶、怠惰的行為,無法展現其工作熱誠,因而影響組織效能,導致工作效率低落,生產力下降。

雖然工作滿意度的定義眾多分離,但本文則是引用Porter & Lawler(1968)對工作滿意度的定義,來自於個人主觀需求,實際獲得的報酬和預期報酬的差距愈小,滿意度程度愈大,相反地,差距愈大,則滿意程度愈小。

在本文彙整資料當中,內在滿意度、外在滿意度與整體滿意之區分構面較為經常採用,故為主要參考之因素構面。衡量工具則採用明尼蘇達滿意度量表(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簡稱MSQ),可以測出受訪者內在滿意、外在滿意及整體滿意。其內在滿意是指與工作本身有密切的關係,即個人是由工作本身所得到的滿意程度,例如成就感、自尊、自主、回饋性、掌握控制感。外在滿意是指與工作本身並無直接的關係,包括主管肯定與讚許、同事間的和諧關係、良好的工作環境、福利、高薪及升遷等。總體滿意則是個人對於整個工作的綜合滿意程度。

另外,由影響工作滿意度的因素可知,影響工作滿意度的因素可從個人和工作環境來探討,個人的因素包括工作環境、個人特質、人際關係、工作動機、教育背景等;工作環境的因素則有政治及經濟環境、工作特性、組織氣候、工作環境、公司制度等,以上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到工作滿意度。因此,本文也將探討不同個人屬性在工作滿意度上的差異、不同個人屬性在組織氣候上的差異及探討組織氣候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
參考文獻
  1. 中衛發展中心網路(2014)
  2. 日本設備維護協會(1996),新TPM加工組立篇,中衛發展中心
  3. 李仁傑(2011),科學發展期刊,第457期,PP.84-P87
  4. 高福成(2005),TPM全面生產保養推進實務,中衛發展中心
  5. 許士軍(1972),有關黎史二氏組織氣候尺度在我國企業機構之適用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26期,PP.103-138
  6. 陳麗敏、陳政忻(2005),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第四期,PP.28-P33
  7. 劉蔣景清(2002),組織氣候、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C工廠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8. 蔡炳程(2000),以全面生產管理(TPM)建構企業競爭優勢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研究所,碩士論論文
  9. 張達仁(2005),企業資訊部門組織氣候及工作滿意度受導入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藍孝芬(1992),台灣某衛生局之組織氣候及員工滿意度調查,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Litwin, G.H., & R.A.Stringer(1968), Moti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12. Seashore, S. E. & T. D.Taber(1975), Job Satisfaction Indicators and Their Correlates, 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s, 18, PP.333-368.
  13. Silver, P.F.(198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4. Vroom, V. H.(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 John Willey & Sons, I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