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農業大國背後的法規政策 印度肥料補貼 誰能得利?

2018-07-01
3789
文、圖/鍾啟東(企劃處)
化肥是農業中的重要一環,各國對於化肥應該自給或進口各有不同做法。而在農業大國中,政府如何制定相關法規應對化肥之所需,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
印度位於亞洲次大陸,幅員廣闊,國土面積328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91倍大,為我國新南向政策推廣重點國家;東濱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向南深入印度洋,北邊隔著喜瑪拉雅山與不丹、尼泊爾、中國西藏為鄰,西北與巴基斯坦接壤,東與孟加拉、緬甸為鄰。這裡的地理環境複雜多變,富含各種地形地貌,氣候變化多端。
地利之便的農產故鄉
作為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印度為金磚四國及G20成員國,其GDP達2.43兆美元,農業或農業相關行業占GDP總額約18%;總人口數為13.4億人,其中50%勞動人口從事農業或農業相關行業,3分之2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

印度擁有世界第二大可耕地,面積共1.57億公頃,也是第二大的農業出產國。它擁有46∼60種不同種類的種植土壤,而全球20種主要農業氣候區中,印度也具有15種,致使其有多項農作物產量名列世界前茅,包括世界排名第一的茶葉、香料、腰果、椰子、生薑、豆莢科(黃豆除外)與黑胡椒,世界第二的稻米、小麥、蔬菜、水果、瓜果、蔗糖、棉花等,2017年糧食產量達2.75億噸。正因其孕育了眾多農作物,印度同時也是世界肥料第三大生產國及世界第二大消費國。

近年來,印度人口增長速度高於稻米增產速度,導致潛在的重大糧食危機。為達成永續農業及糧食自給自足之目標,如何補貼以提供市場合理肥料價格,成為政府重要農業政策。
化肥 物產豐饒的有力助手
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化肥工業為其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更是農業非常關鍵的原材料,提供農作物40∼50%養分。但其化肥工業卻遠遠不能滿足其農業發展需要,每年都需進口大量化肥。

2015∼2016年印度總共有169家肥料廠,其中30座為尿素生產廠,12座為磷酸二銨(DAP)工廠,20座為複合肥料(NPK)工廠,2家為生產硫酸銨(AS)副產品的單位,及105家生產硫酸銨的中小型單位。所有肥料估計產量為4,000萬噸,其中尿素產量為2,400萬噸,磷酸二銨和複合肥料產量估計為1,280萬噸。而尿素產能達2,100萬噸,磷酸二銨為830萬噸,複合肥料為600萬噸,過磷酸鈣(SSP)為1,100萬噸。
肥料補貼 滿足農業需求
為了保證農業對肥料需求,印度政府一方面鼓勵國內企業大力發展肥料工業,另一方面也歡迎國外投資公司對印度投資化肥工業。但因其國內肥料產能不足,且農民大多用不起昂貴肥料,為滿足國內農業需求,印度對其當地生產及進口尿素、複合肥料實行補貼制度。

印度政府自1947年獨立以來,一直在調整肥料的銷售價格和質量。2005∼2006至2009∼2010會計年度肥料生產特許計畫期間,以補貼複合肥料和尿素產品為主。印度政府一直將尿素視為大宗原物料,國內零售價鎖定5,360印度盧比/公噸(約80美金/公噸),進口商及製造商可向政府申請差額補貼,而磷肥及鉀肥則為自由市場,政府固定差額補貼,進口商及製造商可自由定價。但隨著國際能源和肥料價格高漲,印度政府為肥料補貼付出越來越多資金,在2005∼2006年度補貼額為43.9億美元,2008∼2009年度曾高達215億美元,政府的補貼開支也呈指數增長500%。

由於國內尿素及複合肥料售價遠低於生產及進口成本,導致過去十年來化肥消費量增加,也協助增加國內糧食生產量。然而,過去幾年農民過度使用太便宜的尿素氮肥,使農業生產力對該國額外化肥使用量的邊際反應大幅下降,導致農業生產力近乎停滯;且N-P-K應用比例達8.3:2.7:1,遠高於國際標準的4:2:1,以致土壤缺乏多種養分及有機質。其中25%耕地已退化,32%也即將面臨退化。因此,考慮到農業生產率、土壤肥份的平衡施肥和增長、化肥公司的競爭力以及為克服特許計畫的不足等所有問題,政府於2010∼2011至2014∼2015年度,改推出了以N、P、K、S營養素含量進行補貼的政策,使2011∼2015年印度政府每年補貼肥料仍超過7,000億印度盧布(約110∼150億美元),占每年GDP0.5%以上及40%政府補貼總預算,造成重大財政負擔。
印度化肥工業為其重要經濟命脈,也是農作物非常關鍵的養分原料來源。(圖/達志提供)
 
印度小檔案
項目 數據 世界排名
國土面積 328萬平方公里 7
GDP 2.43兆美元 7
人口 13.4億 2
糧食產量 2.75億噸 2
肥料產量 4000萬頓 3
可耕地面積 1.57億公頃 2
補貼失算 引為歷史借鑒
印度化肥產業在政府高度管制的環境下營運,中央及地方政府對銷售價格、補貼結構、生產成本及進口等制訂不同法規監管。而法規及補貼結構變化,不時會製造混亂和不確定性。除上述原因,與其他行業相比,化肥行業的盈利能力較低,也是造成增長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國內廠商及外資在2010年特許計畫前,11年來對尿素行業幾乎沒有投資,而複合肥料行業則超過8年,以致於化肥行業沒有動力投資現代化設備和提高生產效率,推出的新產品也數量稀少,在創新上受到影響。此外,該行業更未盡責任教育農民了解現代施肥技術、土壤健康,以及促進土壤及作物專用肥料的土壤測試應用等知識,導致農民生活品質更加貧困。因此,上述補貼制度對於所有利益相關者——意指農民、化肥工業和政府,已被證明是一個失敗的主張。
表2:2005~2015會計年度肥料補貼金額
補貼制度 會計年度 補貼複肥(仟萬印度盧比) 尿素補貼(仟萬印度盧比) 總補貼(仟萬印度盧比) 匯率 美元計價(億美元)
特許計劃 2005-06 6596.2 12793.5 19389.6 44.1 43.9
2006-07 10298.1 17721.4 28019.6 45.1 62.1
2007-08 16933.8 26385.4 43319.2 40.3 107.6
2008-09 65554.8 33939.9 99494.7 46.1 215.6
2009-10 39452.1 24580.2 64032.3 47.4 135.0
國家統計局制度 2010-11 41500.0 24336.7 65836.7 45.6 144.3
2011-12 36108.0 37683.0 73790.9 46.9 157.4
2012.13 30576.1 40016.0 70592.1 54.3 130.0
2013-14 29426.9 41853.3 71280.2 60.3 118.2
2014-15 24670.3 47400.0 72070.3 61.1 118.0

資料來源: Government of India ,Department of Fertilizers, Ministry of Chemicals & Fertilizer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