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稻穗越豐,彎得越低崑濱伯身上有頂樸質桂冠

2017-07-01
2885
得獎是榮耀,但能持續榮耀,歷久不衰,成為一世的光彩,仿若神話。翠綠的穀倉——台南市後壁區,89高齡的崑濱伯,用根植於內心的善良,平實演繹出「無米樂」的無盡神話。
10年前全國冠軍米的光環,沒有讓耕耘的腳步放慢,只是更加的謙卑勤奮。耿直的個性,勇於挺身仗義執言,用正能量修正偏頗。前瞻的眼光,期許友善大地,源遠流長。崑濱伯——他是國策顧問,也是台肥最佳代言人。
文/編輯室 圖/林宜賢
南台灣炙烈的艷陽下,一眼望去,盡是無垠的平疇,碧青的稻穗,悠悠地隨風搖曳。一個轉彎,古樸的街道,仿若靜止的歲月舖陳眼前。在眾人的呼喚聲中,崑濱伯展露憨厚笑顏,粗壯的雙腿,急促地移動,歡喜迎接台肥老友。

「崑濱伯,恭喜您獲選國策顧耶!」相識10多年的台肥南區營業所陳金福經理趨前握住他的雙手,由衷地為這項殊榮致賀。崑濱伯黝黑的臉頰立時浮上一抹羞赧,低下頭,連連笑說:「感恩啦!感恩!」

崑濱伯,一位南台灣典型的老農民。由於擔任《無米樂》紀錄片主角,意外地聲名大噪;影片得獎後,更是受到廣大群眾關注。樂天知命,勤奮惜物的寫真片斷,正是崑濱伯日常生活的縮影。10多年來,台南市後壁區寧靜的村落,已然成為熱門觀光景點。但是崑濱伯純樸的心性,絲毫未受影響,始終怡然自得地安享田園之樂。
得獎歸功於天  百萬拍賣所得悉數捐出
 
崑濱伯開設的豐昌商店裡,灰色牆面上掛著一幅褪色的海報。這是10年前,台肥南區經理的致賀。在歲月洗禮下,無言地傳遞出珍惜念舊的情懷。

 2006年,第四屆全國稻米品質競賽中,崑濱伯以台農71號勇奪全國冠軍,讓勝券在握、稱霸三屆的花東米農跌破眼鏡。當時競爭十分激烈,光是使用台農71號參賽的農會就有八個之多。為什麼同樣一個稻種,崑濱伯可以種出芋香四溢的冠軍米呢?原來成功總在細微處,一本本泛黃筆記,不經意傳遞出得獎的關鍵。
密密麻麻的字跡,全是崑濱伯多年來寫下的耕種筆記。
筆記本裡密密麻麻的娟秀小字,鉅細靡遺地記載著一甲子來崑濱伯耕種的心得。「今年下了哪些肥?用了多少量?效果如何?我的頭腦不好,要記下來,才不會忘記。」崑濱伯謙遜地說。「種田,我是從頭學起,根本沒有經驗。如果這季的稻米長不好,我就思考是什麼原因,並且檢討下一季要怎麼改進。」這份腳踏實地的認真、不斷學習和研究的精神,是崑濱伯終身不輟的生活樂趣,也是成功之路不可 或缺的座右銘。

日據時代,台灣人能進初中的不多,崑濱伯讀到工業學校畢業,在當時可算是高學歷了。「父親從商,在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下,把賺來的錢買土地,要我種田,就把我的一生綁住了。」他還幽默地 說:「父親的墓園就在田中央,每天都監督我有沒有認真。」
崑濱伯和老婆感情融洽,相互談笑是每天的樂趣。
今年已近90高齡的崑濱伯,因為務農而和台肥結下了不解之緣。「台肥始終是我的最愛。」年齡沒有限制崑濱伯的思維,他始終秉持對台肥的信賴,樂於嘗新,伴隨台肥產品的提升,不斷進化。陳經理笑說:「唯一的不同,是以前隨時可以來,現在要先預約,看崑濱伯有沒有空喲!」

崑濱伯和陳經理是多年好友,兩人話匣子一開,立刻熱絡地討論起近期用肥的狀況。崑濱伯如數家珍地述說著用了那些肥,也分享因為氣候的變化,用肥時做了哪些修正。陳經理頻頻點頭稱是,誇讚崑 濱伯對台肥產品瞭若指掌,不愧是台肥的最佳代言人。
提到當時拍賣10公斤冠軍米所獲得的100萬元,崑濱伯說:「因為天公伯照看,我才能種出好米;得獎不是我的功勞,是屬於老天爺的,我不能貪心。」因此他將獎金全數捐出,成立「無米樂基金會」,推廣台灣米,協助更多稻農。這份氣魄,讓人更加敬佩。
台肥最佳代言人  仗義執言甘做公道主
儘管有著響亮名聲,崑濱伯仍保持初心,用心對待土地。
去年天候異常,10月插的秧苗,因為缺水,生長遲緩;12月插的秧苗,則拜雨水充足之利,吸收地肥後,迅速追趕上前批稻作。結果兩批稻作必須同時收成,造成人力和機具的困窘,怨言四起。大家紛紛責難農委會人員,沒有妥善指導安排。耿直的崑濱伯看不過去,認為這是無法控制的天候因素,不能歸罪到行政人員,於是站出來為農委會主持公道。就如同民國97年時,台肥的肥料曾經遭受不白之冤,崑濱伯也用人格擔保,平息糾紛。
崑濱伯在與陳金福經理的閒聊中,字字道出對台肥的感謝。
陳經理回憶起當時的危機,感謝崑濱伯挺身而出,才能順利化解。「因為用肥習慣不同,有人誤會台肥肥料中摻海沙。」陳經理說,當時雲林農友還為此集結到立法院前抗議,台肥總經理也親上火線, 向立委答詢,事情鬧得很大。崑濱伯知道後便立即北上,以長期使用人的身份,向農友們說明實情,並且用人格擔保,「沙比肥更貴呢!而且台肥是不會偷吃步的。」這份伸張正義的氣節,很快地把正能量傳播 出去,平息了一觸即發的偏頗言論。
見證台肥演進  堅持用好肥種好米
寧靜的綠洲,是崑濱伯安身立命的所在,也是相互依存的空間。兒女都已長大成人,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就是和眼中第一美女——崑濱嫂打嘴鼓。老人家滿布風霜的面龐,總是掛著滿足的笑顏。

儘管去年崑濱伯因為巡田時車禍受傷,依然每日趴趴走,更興奮地帶領採訪團隊巡田。寬厚的腳板,踏進暖暖的田土,粗糙的雙掌,溫柔地撫觸著稻穗,就像慈愛的父親,嘉勉兒女,萬千期許,盡在無言。

「上有天,下有地,我們活在天地之間,一定要珍惜我們依存的所在,只有用心愛護土地,老天才會給我們好收成。」有健康的土地,才能生產出健康的農產品,所以不過度施肥,不做傷害土地的事,是崑濱伯60多年來良心的堅持。

陳經理指著結實纍纍的稻穗說,現在台灣的稻米品質很好,用了台肥產品後,植株更挺立,稻穗更長,米粒更飽滿,每一分地的收成也比以前更提升。「我是由單質肥料用起,那時都要靠經驗去自己調配。萬一失敗,可能就損失慘重呢!現在使用複合肥料,實在太方便了。有了台肥,我們很幸福。」崑濱 伯字字道出對台肥的感情。

在稻香環繞中,崑濱伯見證了台肥公司一甲子的演進,用感恩的心,肯定台肥的用心。天道酬勤,一勤天下無難事,唯有謙卑地不斷學習改良,才能與時俱進;台肥如此,崑濱伯也是如此。用心的企業,搭配用心的農友,一起秉持友善大地的心念,齊步向前,照亮台灣的農業,前景一片光明。
崑濱伯見證台肥的成長與蛻變,未來將齊心為土地努力。
黃崑濱(崑濱伯)
出生/1929年
經歷/2004年,參與紀錄片《無米樂》的演出。
2006年,以台農71號獲得第四屆台灣全國稻米品質競賽冠軍,並將百萬獎金全數捐出,成立無米樂基金會。
2016年,獲蔡英文總統延聘為國策顧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