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肥董事長康信鴻(左6)、總經理黃耀興(左5)與農糧署署長陳建斌(右6)和獎學金得主大合照。
台肥公司以「卓越長青企業開創大地生機」為使命,不只疼惜土地,更要照顧土地上的人。為了將這份使命化為永久的動力並加以實踐, 台肥於1997 年成立台肥基金會,為創造一個美好共榮的社會而貢獻一己之力。
文/編輯室 圖/劉德媛
台肥基金會獎助學金是對農業生力軍的期待與肯定。 2017年2月,台肥公司為落實基金會「照顧農民及弱勢族群,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宗旨,並善盡社會責任,特設置獎學金獎助辦法,勉勵國內大學優秀、清寒學生努力向學;另設置友善農業營運計畫書獎學金,鼓勵農業與企管領域的碩士班研究生,撰寫結合企業管理與農業經營之營運計畫,期許他們畢業後投入農業之經營管理,成為農業的生力軍。
獎助學金鼓勵農業新尖兵
6 月28日,台肥基金會首次舉行優秀、清寒及友善農業營運計畫書獎學金頒獎典禮,台肥董事長康信鴻(亦為台肥基金會董事長)、總經理黃耀興與行政院農糧署署長陳建斌,以及基金會執行長等人齊聚台肥公司10樓大禮堂,顯示出對台肥基金會第一屆獎學金頒獎典禮的重視。
台肥基金會獎學金申請者踴躍,包括優秀、清寒及友善農業營運計畫書3項,共計272件。審查小組篩選評核學業成績、多益成績、急難低收入、對農業發展論述、參與志工服務等條件,核定優秀學生10人,清寒學生10人及友善農業營運計畫書6件。
康信鴻於頒獎典禮中對各得獎學生多所讚許與勉勵,他表示,提到台肥就會聯想到台灣農業,但是台灣的農人大多老弱,農業急需擺脫此種現狀以求更強勁的發展,故台肥基金會此次引入年輕力量提出友善農業營運計畫書,意義殊為重大。「這些得獎的計畫書都包含預期損益目標,將來可以實際執行,此次獎學金的選拔無疑是一個給年輕人訓練的好機會,也是尋找未來農業新尖兵的踏腳石。」
農糧署署長陳建斌頒發友善農業營運計畫書獎學金時,特別稱許台肥公司多年來致力友善環境的肥料產品改良,對台肥基金會10年來熱心公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本次頒發獎學金嘉惠學子給予諸多肯定,更對青年投入有機農業企業化經營的思維大為讚賞。他特別以「年輕與熱情勝於一切」期許營運計畫書得獎者,善用國家資源,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為台灣農業開創新局。
用商業與科技經營農業
在友善農業營運計畫書項目中,勇奪優等獎的陳宜婷,一心想替86高齡的阿公分憂,為此想盡各種方法,「此次獲獎的計畫書正好可以拿去向阿公提案。」她說阿公的耕作方式是慣行農法,但時代已進步到產銷履歷、甚至是更商業化的模式,她相信透過財務報表取得科學數據分析,在種植前先了解農場的資金狀況與未來變化,再以科學方式進行整體種植規劃的方式,將會是新一代農業經營發展的最適之道。自農學院畢業的她也在企畫中展現農業科學知識,例如用輪作來防治病蟲害,或是減少單一種植作物以避免土壤養分不均,又能分散作物因無法抵禦的外力導致減產時的損失風險。
成大企管所團隊表現也十分突出,成員之一的涂勝傑說,多數人認為商管與農業無關,但他們覺得農業的發展其實可與商管和現代科技的運用相結合,所以在此次計畫書中構思跨領域整合,以驗證該想法是否正確。
因為接收到世界與政府減塑決心,他們在計畫書中提出種植黃麻製成購物袋的建議,並結合QR-Code、物聯網連結刺激購物,並鼓勵商家給予未使用塑膠袋的主婦點數或金額。在營運計畫書中,成大團隊以4P行銷策略提出可執行性的商業模式,不僅嚴謹地分析其良性循環及效益,並詳細列出財務規劃,計畫的細緻度和完整度極高,也讓他們獲得友善農業營運計畫書項目的團體優等獎。對於此次獲獎,最令涂勝傑開心的是激起了團隊投注農業經營管理的熱情,也令他對於未來將所學與農業發展結合有了更深的自我期許。
台肥董事長康信鴻於頒獎典禮中讚許與勉勵各得獎學生。
農糧署署長陳建斌蒞臨現場,肯定台肥基金會在企業社會責任上的努力。

成功大學涂勝傑、陳紀文、蔡青蓉在友善農業營運計畫書中結合商管與農業,和現代科技相互運用,獲得優等獎。
惜農種子遍地開花
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的陳憬致是此次優秀獎學金得主之一,自國中開始,每逢假期就跟奶奶到農場打工;他在學習中發現,農業要理論與實務並重,因此期許將來不僅要學以致用,更要創造有實質收益的栽種模式。同樣是此獎學金得主之一的高雄大學陸宜萱表示,她的外公是農夫,因此她希望能將外公對農業的愛一直傳承下去。
清寒獎學金得主中年紀最大的蔡怡慧,自高中便開始到處打工,至今已工作10餘年;為了照顧因摔傷而成了植物人的父親,她花光所有積蓄,卻依然展現出不被挫折擊倒的堅強與樂觀。其他得獎人除了感謝台肥基金會外,更自我期許將來發揮一己之力,為台灣農業盡一份心力,此番心意和志向也令觀禮家屬感到欣慰與感動。
瀰漫著對農業期許與反思的頒獎典禮畫下句點後,康信鴻在長榮桂冠酒店設宴款待這些得獎學生,並且邀請得獎學生的家屬或親近好友陪同,期望讓家人與好友們感受到那份榮耀。台肥的用心,在人情、在產品、在教育,也在台灣農業更友善的前景發展。
台灣大學陳宜婷在友善農業營運計畫書中勇奪優等獎,期許本次獲獎的計畫書能夠給阿公當作農法參考。
屏科大陳憬致是優秀獎學金得主之一,期許將來能創造出有實質收益之栽種農作物模式。
文藻外語大學蔡怡慧是清寒獎學金得主中年紀最長的,展現出不被生命擊倒的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