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巧用黑旺肥 照顧多肉植栽最輕鬆

2017-07-01
6863
可愛小萌物——辦公家用都合宜
在用肥上,多肉植物較注重鉀的補充,可選用黑旺特4號補充鉀肥。
文/編輯室 圖/李復盛 諮詢/營業處 陳彥宇
一簇簇飽滿的多肉植物,將「肉友」的時間塞得滿滿的:買肉、種肉、翻土、修根、澆水等悉心照顧,一不小心就會陷入無法自拔的癡迷中。雖然肉迷們需花費龐大的精神與體力,但一看到它們胖嘟嘟的「萌模樣」,就覺得所有辛勞都有著甜美果實。
多肉植物原本被稱為「多漿植物」,但因大部分多肉的外形都長得「肉肉的」,所以後來被簡稱為多肉植物,種植的朋友則被暱稱為「肉友」、「肉迷」。他們在社群媒體分享交流,甚至成立「多肉社團」,可見這個上班族新寵兒的魅力!

全世界多肉植物共有1萬餘種,在植物分類上又細分為100餘科,「一般人會很好奇自己種的是什麼,但一般來說,除非你對多肉植物有 狂熱的喜愛,否則只要知道一般知識就可以了。因為多肉不是指單一植物,而是指葉片針狀化或部分器官肉質化的植物,所以只要辨別得出大 項、有耐心,就可以養出健康肥嫩的多肉植物。」
室內就能種
仙人掌、蘆薈、景天增添生活情趣
台灣夏季悶熱,適合在室內栽種的多肉種類繁多,晶瑩剔透的百合多肉,是大部分人到花市的購買首選。百合的外型美麗,特徵是具有肉質的葉,水分多、表皮像爬蟲類一樣有凹凸狀。

而仙人掌、蘆薈和高加索景天,也是易栽培、高人氣的多肉植物種類。仙人掌因為生長在沙漠,水分很珍貴,所以白天會關閉氣孔,到了晚上才打開,吸收二氧化碳並呼出氧氣,因此能夠種植於室內。陳彥宇補充,「室內種植仙人掌可以增加空氣中的負離子,改善空氣品質。」以台灣目前的多肉仙人掌來說,商業品種 大部分是自日本引進,所以會直接沿用日文書刊上的漢字名稱,例如:景花丸、短毛丸、光虹丸、紅尖丸、花笠丸⋯⋯等。

蘆薈則是較為冷門的多肉植物,早期 隸屬於百合科,但美國植物學家克朗奎斯特(A.Cronquist)在1968年將其分類成蘆薈科,兩者才正式「分家」。景天科多肉屬於搭配用的背景植物,耐潮濕、耐陰暗,也非常耐旱因為很好照顧,所以也很容易「爆盆」。
土壤為關鍵
首重保水及空氣性
多肉入門者剛開始種植時,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解照顧環境。對此,陳彥宇建議,「多肉的根肉質化,要考慮它們的蓄水量,初期可以先種單盆,專心了解單一品種;之後再考慮同一盆多樣化的組合盆栽。」多肉跟蘭花的特性類似,根部都喜歡處在有濕潤呼吸、卻不是浸在水裡的環境 因此「土」是相當重要的介質。

他說,「多肉比較特別,不會因為是同一科目就呈現相同的照顧環境,有些多肉植物喜歡潮溼,培養土就可以抓多一點;反之,喜歡乾燥環境的,就可以用純沙。」市面販售的多肉植物專用介質土(註),成分包括木炭、磚角、鹿沼土等,因為介質土有空隙,保水和空氣性佳,可兼顧各類多肉在不同環境的需求,對多肉新手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日後若對土壤有了解,再用砂、培養土去混合適當的比例。
(註:介質指種植多肉的媒介,土、石頭、沙子都是介質的一種。)
使用植物及參考成本:
仙人掌(3棵市價約100元)、蘆薈(3棵市價約100元)、高加索景天(2棵市價約100元)
製作步驟
STEP1. 鋪介質
買回來的多肉植物,原盆以泥炭土為主,若陽台比較不通風(外推陽台),在台灣悶熱的環境裡,建議肉友們選擇「透氣」一點的介質比較適當,離盆緣1cm處鋪上介質。
 
STEP2.  脫盆
脫盆主要是檢查兩部分:植物有無病蟲害、根部有沒有損傷。輕輕搖晃多肉的根部或慢慢擠壓塑膠盆,切記要「輕柔的對待」!
STEP3.  種入新盆
依序將仙人掌、蘆薈和高加索景天脫盆並種入新盆,此時若聞到自然的香味,就代表是健康根散發出來的味道。(若是有看到蟲蟲或爛根,記得要洗根或砍頭,重新發根。)
STEP4.  施肥料
因多肉生長較慢,不宜大量施肥,只要幾顆黑旺特肥料,不用攪拌,輕輕鋪在介質上方即可。秋天可以選用促進生長的黑旺特1號、春天可選用補鉀功能的黑旺特4號,就可以養出一盆盆新鮮肥嫩的多肉寶寶。(關夾鏈袋前記得將空氣擠出來、避免放置在太陽直射的地方。)
STEP5.  鋪彩石
為增加多肉植栽的美觀與觀賞情趣,可以舖上一層色彩繽紛的彩妍石(釉彩石),就大功告成囉!
STEP6.  完成

仙人掌刺刺的表面,到底要怎麼換盆才不會刺到手?這時候可以利用報紙(或廢紙),輕輕圈住仙人掌的外圍,捏一下,就可以將仙人掌從原本盆器中拔出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