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邱進坤、李駿瓏與戴榮恭 黑旺複肥的伯樂們

2017-04-01
4081
文/編輯室  圖/李復盛
一個是對如何推廣肥料頗有見解,一個是試用肥料深有心得多有體會,一個則是30年來都是台肥肥料愛用者,當他們遇見並看見台肥黑旺複肥新產品的特性,實際使用後流露出的讚賞既親切又務實。
初春三月,台南市鹽水區卻是烈日當空、微風輕吹的好天氣,舞台前方,台肥的推廣人員正在努力向農民、小地主大佃農,以及專業農戶們說明著台肥黑旺新產品的功效,舞台下方,曾在農會待了28年、擁有40年農民經歷的邱進坤,剛上台為台肥黑旺複肥新產品做過見證,便隨即趕赴醫院看健檢報告。

一面辛勤著農事,一面到醫院拿著藥,正是多數台灣農民的日常寫照,有些農民更是花大錢買電台宣傳的特效藥服用。邱進坤就說,應該對農民推廣正確的用藥觀念,幫助他們追求更健康的生活;就像台肥黑旺這類肥效好而長、對土地友善又能提高產量的肥料,非常值得推廣一樣。
對土地友善很重要
邱進坤年輕時當過肥料銷售員,深知農民只相信農民推薦的習性,有時候也會礙於人情而使用肥料,因此建議台肥如要積極推廣好的肥料給農民,「要讓農民為黑旺說話,農民對農民宣導效果比較快,不要流於表面!」在獅甲村種植面積約11甲紅蘿蔔的戴榮恭也這麼說:「老農民的習性比較嚴重。」他們倆不約而同對老農民為一、兩百元的好肥料錢斤斤計較,卻輕易就被詐騙集團騙走巨資感到不可思議。

種田已有40年經驗的邱進坤、種了50多年田的戴榮恭,以及從業務轉農事近20年的李駿瓏說起黑旺,語氣間不乏讚賞。邱進坤就非常感謝台肥能夠研發出這種對土地好的肥料,他說使用黑旺複肥的玉米硬實有重量、根部粗大,而且肥效可以長達5-6個月,具速效又長效。戴榮恭則是家中隨時都備有4、50包的台肥肥料,他表示含腐植酸的台肥肥料較易被吸收,對農作物的生長很有幫助,對土地也很友善,「多花一點錢是值得的。」戴榮恭說完這話後不禁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很多老人家就是很容易在意那幾個錢,想留給下一代。」正因如此,邱進坤和戴榮恭都深深對農委會與台肥願意為推廣這種好肥料而自我吸收部分利益的做法感到佩服。而曾經擔任過農藥業務的李駿瓏,將土壤比喻為人體的胃腸,胃腸好吸收才會好,生產出來的作物才會好,當他聽說黑旺能為土地帶來好的結果,便立即開始使用。
 
如果肥料對環境是友善的,戴榮恭(右)認為儘管價格昂貴也是值得的。
友善土地第一好
儘管因為身體條件已不再務農,邱進坤仍相當熱心於農業的推廣與傳承
 
早在黑旺問世之前,邱進坤便已使用過台肥特1號,他說1號氮素高、肥效短,黑旺較長,肥效超過6個月,但相對價格較貴,一分田約需多出一、兩百元;戴榮恭以前也用過含腐植酸的肥料,但多是錏磷基的,此次台肥推出的硝磷基的黑旺不僅讓玉米更加碩大飽滿,對土地也更友善,向來對自家田的土質有份自傲的他,即使有大陸肥料廠商免費提供肥料供他施用,他也不輕易更換;他自己會親自試用每一隻肥料,因為不試絕對不知效果如何,「效果不好又貴的肥料最難被接受。」
早期台灣農民迷信施重肥,這觀念在時代逐漸進步與年輕一代的接棒後,漸漸有了改變。邱進坤說施重肥易使土地變差,以前氮素太多土地酸化後作物便不會長大。他回憶民國86年他還在農會供銷部工作時,鹽水區竹埔的農友曾經反映種子有問題,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其實是土地因為長期施重肥而酸化了,他因而格外強烈感覺到台灣迫切需要類似黑旺這種對土地友善的肥料。他還說,台灣水氣重,經常下雨,一年施兩次有機肥對土地較佳。

他說,台肥黑旺複肥內含的腐植酸可說是土壤最好的精華,它可以增加磷肥的有效性、減少肥份流失、提升養分吸收率,因此,可以減少肥料施用量、維護土壤生態環境,「我賣過農藥,深深了解對土地友善有多麼重要。」同樣賣過農藥,轉作農事已近30年且長期用台肥肥料的李駿瓏長期茹素,他堅持用好肥料是因為如此整個食物鏈才會健康——農民在健康的土地上種出健康的玉米給豬吃,人類因為吃到健康的豬而擁有健康的身體;而良好食物鏈的源頭正是好的土壤,他將土壤比喻為胃腸,有好的胃腸才能吸收營養而健康。
更新觀念好傳承​
​李駿瓏堅持用好肥料,因為在健康的土地才能種出讓人安心信任的作物。
李駿瓏站在對照的兩塊玉米田前,手中拿著健壯碩大的硬質玉米說,農作要好一定得施肥,如果有速效好、肥效長又不會傷害土地的肥料,當然是最好的了。自高中就開始從事農事的戴榮恭,今年62歲,過去種過洋香瓜、綠竹筍等高經濟作物,後不堪全年無法休息又找不到工人的困擾,就此改種紅蘿蔔。

 
種田的辛苦對他來說天經地義,他正經八百地說:「想要賺人家的錢,沒有不辛苦的啦!」戴榮恭因為請不到工人,不能生病吹風下雨都得去的困境而不敢再種洋香瓜,也深感連春節過年都不得休息的駛鐵牛車、要休息就會被說存太多了的業態很可笑,但「要賺人家的錢不可能輕鬆」,也只好命拚了!

李駿瓏現在種40餘甲地的硬質玉米,以前也曾種過多種價格較高的經濟作物,如水果玉米、蘆筍與洋香瓜等,「可是颱風一來,所有都泡湯了!」現在的他以穩定為最高導原則,穩中求勝求好是他的策略。但規模與策略均而有之的他,同樣也與其他兩位一樣,都面臨後繼無人的景況,甚至他當藥師的唯一女兒也力勸他不要繼續辛苦了呢。

  這樣拚的邱進坤、戴榮恭與李駿瓏,一個因為肝纖維化已經盡量不再農事、一個已經自費換過膝關節,一個則是農事之餘要照顧家中老母。無論是對價高質好肥料的使用掙扎,抑或是技術傳承的困頓,這一曲台灣農業的永續之歌,需要更多像他們三位的農民朋友,與台肥一起努力演奏下去。
堅持踏實的信念 友善土地與人民
不同於其他廠商把肥料當作商品,台肥更像把生產肥料當作是使命與信念。台肥公司一路走來始終秉持著精益求精的態度,一路引進、研發出新的肥料製程。台肥並不滿足於台灣唯一供應硝磷複肥的榮耀,更加努力克服製程困難,於硝磷基複肥中添加泥炭,成為黑旺系列複肥,還因此榮獲2016年度台灣化學產業產品創新獎,足見其研發過程的艱辛與不易。

目前這四款小包裝肥料上市已兩個月,販售通路也在持續擴張中,為因應都會化發展,鋪貨點從都會地區的農會開始慢慢往周邊擴散,目前在台北建國花市即可購買到此系列產品。除原有通路外,公司也努力佈建中小型的量販店;網路通路則會在四月初左右建置完成,屆時將可提供網路交易的服務。

不斷精進開發優質而友善土地的肥料產品,一直是台肥的使命,現在這溫暖的使命將隨著小包裝肥料進入家庭園藝世界,為人們帶來視覺與心靈的清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