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悄悄翻轉的肥料霸主 台肥牽手綠景複合農園 共創有機新猷

2017-07-01
5928
康董事長(左5)、黃總經理(左3)與農場主人宋明 枝(右4),在眾佳賓的見證下完成揭牌儀式。
賣肥料的老字號,卻持續宣導合理化施肥。在盈利掛帥的現今,著實是感動普羅大眾的舉措。
近年來,台肥致力研發和推動有機肥料,運用無毒的生技產品,讓土地調養生息,回歸作物本。這是一份需要魄力的使命,更需要腳踏實地的永續經營。在康董事長熱忱推動下,甲子老店再創新猷,與綠景複合農園的連袂合作,正是台肥推廣有機農業的新起點,也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里程碑。這座示範農園,採用高標準的有機規範,精準地與國際接軌,不僅要成為國內有機農業的典範,更朝向世界環保生態標竿邁進。
文/編輯室  圖/林宜賢
苗栗縣西湖鄉初夏的日頭正烈,青綠的稻浪間,台肥工作人員亮橘的背心,格外醒目。親切的笑顏,引領著絡繹不絕的賓客們,來到綠景複合農園。5月11日,台肥公司董事長康信鴻率總經理黃耀興、董事徐生銘等幹部及同仁,與綠景複合農園園主宋明枝簽署「有機示範合作農場契約」,並舉行揭牌典禮。苗栗縣政府縣長辦公室莊佳慧秘書、農委會農糧署主任秘書翁震炘、成大葉茂榮教授等首長專家們,也到場共襄盛舉。冠蓋雲集的賀喜,是綠景的光彩,更是台肥跨世紀的喜訊。
康董事長和黃總經親自下田,一覽田園風光。
有機、友善環境農業是政府的施政重點,也是台肥責無旁貸的企業使命。所謂有機農業就是摒除一切非天然的物質,回歸自然栽種作物。這項農法包括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基因改造作物、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讓飽受摧殘的大地休養生息,回復平衡的環保生態,產出健康安全的原生作物,讓食用者安心健康。
宣揚合理化施肥  研發推廣一肩扛
成大葉茂榮教授贈字「永續發展」給綠景複合農園。
台肥雖然以化學肥料起家,但本於愛護地球的信念,近年來致力研發有機肥料。「我上任以來,就把友善環境的各項產品列為推廣重點。」康董事長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有機是未來重要的農業發展趨勢,因此台肥在苗栗廠設有「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積極投入有機和生技肥料的研發。台肥也在廠區成立「有機示範農場」,進行小規模試驗,目前農場所生產的作物,已經成功獲得有機認證。
有機示範合作農場的揭牌典禮外觀設計別緻。
康董事長深知有機農法的規範和認證非常嚴格技術性和人力成本、栽植時間等,比傳統慣行農法高出數倍至數十倍,同時還需要有機資材的配合。這些嚴格的門檻,需要花費時間摸索;遇到困難時,也需要專業人士和有經驗的農友協助解決。
康董事長對這次的企業合作感到非常欣慰,因為這是台肥首次以外部大規模有機園區合作方式,從第 一線角度切入,把綠景複合農園作為交流學習平台,傾聽農友心聲。康董事長期望,今後農友們可以在綠景示範農園裡相互觀摩成長,直接面對面地對有機栽種和肥料施用等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

康董事長以其豐厚的專業管理長才,期望以綠景複合農園為基準,對有機農業進行作物資料分析及市 場價格經濟分析,運用成本效益理念,讓消費者和農友、有機資材生產者共創三贏。
大會主持人、台肥農業推廣組劉財興組長向與會貴賓報告:台肥全省跑透透,一年要做200多場說明會,宣導「合理化施肥」,也就是康董事長所倡導的「嘟嘟好」哲學。雖然這項宣導與營收導向背道而馳,但為了實踐友善土壤的企業社會責任,台肥始終義無反顧地向前走。

此次簽約合作的綠景複合農園成立已近20年,是農委會非常肯定的優良有機農園。面積約1公頃, 栽種蔬菜、玉米、番茄、豆類等多樣蔬果,近期也擴展到稻米。因為收成作物多元,對農業改良及肥效實驗來說,都是一項利多。在合作期間,由台肥提供有機資材和技術交流,綠景則進行田間試驗,並將園區栽植的作物作為回饋,供台肥建立研究樣本資料庫,檢測有機產品的成效,以及有機肥料研發進化的準繩。

一般人對有機栽種的刻板印象,不外乎是用動物排洩物澆灌,現場一定臭氣沖天,又髒又亂。但是走進使用台肥有機資材的綠景複合農園,一畦畦整齊青翠的植栽映入眼簾,粉蝶翩翩,伴隨著清新的空氣,飛舞其間。
綠景複合農園裡頭非常整潔乾淨。
康董事長和黃總經理朝氣蓬勃地走入田間,歡喜地大口品嚐綠景園主宋明枝隨手採摘的小黃瓜、四季豆,享受人間樂園,也傳遞出對綠景作物的完全信賴。康董事長笑著對宋明枝說:「我願意和你角色交換,你來做董事長,我來管農園。」可見這種愜意的田園生態,是多麼吸引人。

有機認證只是初步把關,良心,才是綠景複合農園最高的檢驗標章。
打造有機天地  農委會歡喜作推手
農委會多年來持續推動和輔導有機栽培技術,雖然生產面積逐年擴增,卻仍有大幅成長空間。揭牌典禮的貴賓之一,農委會農糧署主任秘書翁震炘更帶來了讓人振奮的利多。農委會為了鼓勵更多人投入有機及友善農法,「推動友善環境肥料資材六大補助措施」全部加碼,連驗證費用也大幅補助。預計106年度將投入近13億元經費,足足成長了4倍。

翁震炘說:「有人吃,才有人種。消費才能刺激種植。」未來推廣的目標,要把目前全台7,000公頃的有機農業,擴展到10,000公頃,增幅達到四成三。增加的3,000公頃中,一半是友善栽種,一半是有機栽種。農委會希望轉向不要造成環境負擔的耕作方式,但農民福利絕不會減少。以往政府曾每年撥出57億元補貼化肥,未來將逐步把這些補貼轉向有機肥料,增加農民使用友善環境資材的誘因。今年更首度納入微生物肥料補貼,希望農民轉向友善環境栽培,共創幸福農業。

台肥繼推出深獲農友信賴和好評的硝磷基 黑旺特字號有機質複合肥料系列後,更不斷研發專供有機作物使用的農友牌有機質肥料系 列——「生技1號」、「生技3號」、「生技5號」、「生技11號」、「台肥2號有機質肥料」等,都獲得市場一致好評。

在簽約儀式中,康董事長特別把「生技5號有機質肥料」,作為象徵與綠景合作的交換禮物。未來農友使用這些優質產品時,均可獲得農委會補助。
康董事長和黃總經理跟隨農場主人宋明枝的腳步,了解有機農場生態。

苗栗廠的有機推廣之路
生物科技研究中心:早先投入微生物及生技有機質肥料的研究,104年更興建工廠生產優質有機質肥料。
有機示範農場:累積相關田間試驗和研究數據,經過3年多的努力已正式取得有機驗證。
堅持初心  綠景以良心為最高標
農委會農糧署主任秘書翁震炘蒞臨現場,期望更多人投入有機及友善農法。
「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傳統農家子弟,但會投入有機栽種,卻是一份機緣。」品味著好友現煮的濃郁香醇咖啡,綠景複合農園園主宋明枝娓娓道來。20來歲時,他已經兩度獲得十大傑出青年農民獎勵;30多歲時,更三度當選四健會常務理事。南來北往的奔波,他始終與土地保持聯結。「這份因緣,要感謝我的父親。」宋明枝微笑地回憶起昔日光景。「父親65歲時,就把近3公頃的田產,分給我們三兄弟,要求我們持續耕作。」宋明枝在工地揮汗一整天,日落山頭後,返家續繼照顧田園。
活動現場展示了多款台肥目前的主力有機肥料資材產品。
「2000年是我轉做有機的蛻變點,除了切身之痛外,太太的一句話,也點醒了我。」當時邁入中年的宋明枝,深感每天攀高負重的工地生涯日漸吃力,興起回歸田園、享受農家樂的念頭。然而,早年並無「有機」的概念,都是用慣行農法栽種。但因為台灣氣候高溫潮溼,病蟲害始終是農家最擔心的問題,所以定期噴灑農藥、施放化肥,是當時習以為常的耕作方式,也最為省時、省力、省錢。
農場主人宋明枝向康董事長講解園區的有機作物。
 宋明枝在一次例行的農藥噴灑過程中,造成身體嚴重不適。幸而度過危機後,宋太太說:「不要再灑農藥了,客人還沒有吃到,你自己吃的最多。」一句話讓宋明枝幡然醒悟,怎麼能種出讓人吃了不安心的作物呢?這一驚醒,讓他一頭栽進有機栽植的綠景天地中。

然而,要得到有機驗證並非易事,從土壤八大重金屬檢測,到水質安全性驗收、資材的標準,以及整個生產歷程,全得遵守農委會訂定的「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相關規範。「我是學工程的,務農只懂慣行作法。」宋明枝回憶起初入有機栽植時,頻頻苦笑搖頭,一切都是從頭學起,當時方法不對、資材不足,真是吃足苦頭。
 
「我就是一本初心,不管多大的困難,都不能把這份初心磨滅。」20年來,綠景複合農園腳踏實地,一步步成長茁壯。從完全的門外漢,到應邀分享有機栽種心得,成為農業專家眼中的模範生。其間的甘苦,只有過來人可以體會。「有機認證只是初步把關,良心,才是綠景複合農園最高的檢驗標章。」宋明枝的語氣堅定,也就是這份堅持,贏得了台肥的青睞。
台肥的工作人員於活動結束後與宋先生及宋太太大合照。
有機永續  責無旁貸的企業使命
台肥與綠景的合作,是打造幸福無毒家園的起步點。康董事長期許未來能由點到線、由線到面,串連成普及的有機農業。一旦獲得全民共識,有機農業才能大幅成長,能夠獲得與台肥合作的機會,宋明 枝感到非常榮幸,未來將在台肥的資源輔佐下,為有機農業推廣共盡心力。

吃了10多年綠景作物的老客戶,早已像一家人般,三不五時穿梭在綠景田園間,義務擔任有機作物宣導人。一群享健康,愛地球的古意人,因為有機而結緣,因為信任而交心。一如典禮完成後,運用綠景蔬果及稻米調理的美味健康佳餚,品嚐後的來賓,莫不讚不絕口,可見健康安全的食品,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

在餐會上,康董事長即興演奏一曲〈望春風〉,黃總經理率同仁們歡欣領唱,孕育著希望咱的土地,在春風吹拂下,欣欣向榮,心安自在,就是幸福。

悄悄翻轉的肥料霸主,無畏地肩負起企業社會責任,要以國際的視野,再創新猷。秉持永續環保的願景,開創雙贏合作,把綠景複合農園作為擴大有機農業的基石,積沙成塔,成為無毒家園 的領頭羊,實踐友善土地的終極目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