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今天下班就開始準備! 生命中最重要的背包——緊急避難包

2016-07-01
4905
諮詢/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減災規劃科
資料來源/臺北市防災資訊網
今年年初台南發生嚴重地震造成百人傷亡,且之後台灣各地地震頻傳,民眾關切地震消息,相關政府單位也積極向民眾宣導防災知識,其中最常被提及的便是平時準備緊急避難包的重要。
準備緊急避難包,能在關鍵時刻,拯救生命、保障個人與家庭成員人身安全。相關單位建議民眾,緊急避難包平時要放在家中以及工作場所隨手可得的地方,並每半年更新一次內容物品。

容易受潮、淋溼的物品文件,建議裝入防水箱或防水袋中。此外,要注意攜帶緊急避難包逃生避難時,為避免被碎玻璃割傷,一定要穿鞋及戴上保護頭部安全帽。

「緊急避難包」內放置物品,分為維生類、護身類、通訊類、工具類、特殊類等五大項。而首先,要挑選放置物品的緊急避難包,最好是雙肩後背包款式,優點是可以空出雙手,可移動物品或幫助自己及他人移動。以下是「緊急避難包」建議放置物品,分類說明如下。
維生類:
依照家庭成員人數,準備可食用三天份量的飲用水以及食物,包括泡麵、巧克力、糖果、餅乾、罐頭(易開罐)等。置於多功能大容量製物盒。
護身類:
急救包/常用藥、禦寒物品與多功能瑞士刀。包括可簡單消毒包紮傷口的優碘、棉花棒、OK繃以及其他家中常備藥品。禦寒物品可避免因天冷而失溫,如毛毯、保暖外套、長效型的暖暖包。除此之外應準備雨具、棉手套、口罩等。
通訊類:
手電筒、收音機、電池、哨子、家中備用鑰匙、重要證件影本(身份證、健保卡等)。手電筒與收音機的電池,至少要可持續使用40小時以上,最好有防水功能。哨子要懸掛在背包外面。
工具類:
現金少許,紙鈔、硬幣都要有,面紙(衛生紙)、文具用品。
特殊類:
有長者、女性、小孩的家庭,記得準備個人藥物、衛生用品、奶粉、紙尿褲及奶瓶等。
「緊急避難包」以一般家中使用後背包替代即可,所不同者為背包內放置物品之種類,而且應定期更新。因此,建議民眾除參考上項之建議準備緊急避難包外,仍應依個人、家庭不同需求,自行準備為宜。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緊急避難包宣導海報。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地震保命三步驟宣導海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