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董事會辦公室CSR秘書組
電子級化學品(以下簡稱為「電化品」),一個有點陌生的名詞。這項產品,二十年前台肥已經與日商林純藥工業株式會社(HAYASI)合作取得技術,進行生產,可惜林純藥因故退出台灣市場。失去策略夥伴的協助,台肥自力更生堅守電化品業務,持續掌握市場脈動,伺機而動。隨著綠色循環經濟的興起,台肥本於自身化工優勢,以及原物料的有效掌握,千鈞之弩,謀定而發。讓這把磨礪多年的寶劍,順風而鞘。
台肥苗栗廠以減少廢棄物,再生利用,實踐綠色循環經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為願景。
台肥苗栗廠電化生產組及營業處電化品行銷組全體同仁,由生產到行銷,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倚借台肥的化工本業,做為再次出擊的踏板;用全新的規格和思維,生產高品質的電子級化學品。同時建置完整的生產履歷,樹立起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實踐綠色循環經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淬煉台肥傳統路線的刻板印象,躍升為高科技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精密供應鏈。
夥伴變遷 金雞母失之交臂
立冬第二天的午后,透著寒意的強風,吹散了艷陽的溫度。站在台肥苗栗廠高聳成林的電化品蒸餾工廠前,許倉銑組長撥開安全帽下被風吹亂的髮絲,為我們揭開了台肥電化生產組神秘的面紗。
一個幾度瀕臨裁撤的單位,卻有一群滿懷熱忱的同仁,秉持台肥人憨厚堅毅的企業文化,不計付出,埋頭苦幹;要在強敵環伺的電化品飽和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我是由行銷轉到生產的。」許倉銑組長這麼介紹自己。在這個顧客導向的時代,這個角色的轉換,更讓台肥電化品貼近市場的需求,易於佈局一條鞭式的生產流程。
台肥是由化工業起家,也是該產業中重要的領頭羊。化工業這個龐大的家族,在工業起飛的年代,扮演著振興經濟的重要推手。曾幾何時,由於土地和勞力成本不斷提高,讓化工產業逐漸喪失強勁的競爭力。再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化工產業獨特的宿命,一度成為綠色尖兵示警的標靶。
但是危機就是轉機,伴隨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原本通用性的化工原料,逐步進化到精密高值化的化工產品,統稱為「電化品」。因為電化品對高科技產業扮演著關鍵性的樞鈕角色,所以比起傳統化工產品,具有量少價高的高附加價值,毛利率成倍數成長。如果發展順利,電化品無疑具有成為傳統化工業金雞母的條件。
台肥看到這個潛在商機,在民國87年, 搭上電化品萌芽的列車, 與日本電化品品牌商林純藥工業株式會社(HAYASI)合作,開啟台肥電化品的生產歷程。民國90年林純藥因故退出台灣市場,但台肥仍持續經營電化品並於103年新竹廠關廠後將設備搬至苗栗廠,繼續承攬SRS電化品回收再生的業務。
台肥苗栗廠電化生產組有一群滿懷熱忱的同仁,秉持台肥人憨厚堅毅的企業文化,埋頭苦幹。
綠色環保啟動電化品生機
「電化品最大的特色,就是數量少,種類多。」以半導體與液晶薄膜顯示面板(TFTLCD) 來說,者需要完全不同的電化品。因為是百分之百的客製化,所以要求的是精密的準確度,以及穩定的產品準。許組長認為, 「轉型最大的關鍵,是要改變思維,不能用生產肥料的觀念,來處理電化品。」只要掌住這個原則,雖然台肥的電化品起步晚,卻不見得沒有機會。苗栗廠這些年來持續穩定的運作廢鋁蝕刻液回收利用,在業界做出口碑。
以台灣使用後之面板產業廢鋁蝕刻液及NMP來說,其中有六成的廢鋁蝕刻液交由台肥處理,市占率達60%;由台肥處理後的再生磷酸,其回收率可達99%以上,成為次工業級產品,上月產量達1,000公噸,也算對綠色環保盡了一份心力。
這次重新出發,將掌握台肥的三酸一鹼(磷酸、硝酸、硫酸、氨)優勢,打一場策略戰。除了供應國內大型面板、光電、太陽能、半導體等客製化的電化品外,並以純熟的技術,搭配回收服務,形成一個循環利用的綠色迴路。讓客戶購買台肥電化品後,不必再憂煩廢棄物的回收作業, 享受台肥由供應到回收,一站式的全套優質服務。台肥將站在客戶的角度去安排流程,端出省心、省力又省錢的超值大餐。但是在此同時,台肥也節省購買新物料的資金,並達成綠色循環經濟的使命,是一個多贏獲利的商業模式。
以回收服務做為後盾,建置生產、銷售、回收服務一元化的全產、全銷模式。
坐三望五 電化品蓄勢待發
苗栗廠為打造電化品生產基地,已投注下不少的人力、物力。苗栗廠利用閒置設備改裝,重新投入產線,並以台肥核心產業做為發展主軸。預計今年第二季,將有五座工廠加入生產陣容。以減少廢棄物,循環再生利用,做為苗栗電化品工廠的最大特色。營業單位亦將全力推展,以回收服務做為後盾,建置生產、銷售、回收服務一元化的全產、全銷模式,這也是苗栗廠未來的願景與目標。現在一一介紹如下:
(一)SRS 蒸餾回收系統
目前苗栗廠已經運行的有5KL/20KL兩座蒸餾塔,都是由新竹廠遷移過來的設備。提供面板產業所需之剝離液(STRIPPER)的回收、調配、品管及物流服務。未來將逐步再開發輕質溶劑(THINNERACETONE)等業務。
為達成苗栗廠導入利基型電化品目標,將配合發展NMP供應回收一元化服務。
(二)電子級氨水
105年10月已經完成性能測試和驗收,最主要的設備是調配氨水及精密實驗室,包裝作業也涵蓋在內。所生產的電子級氨水,等級要求達到10PPT,精密度已達國際水準。
(三) 再生磷酸回收(鋁蝕刻液回收)
自93年民營化閒置DOP工廠, 在黃耀興總經理(時任廠長)前瞻性的規劃下,改裝成為再生磷酸的回收工廠,讓台肥原有設備再次發揮效益,也奠定苗栗廠發展電化品的基礎。本場利用蒸發及循環設備,將面板及IC產業的蝕刻廢液回收,製成次工業級產品。
(四)電子級硝酸(EL HNO3)
以台肥本業的硝酸作為發展主軸, 透過產業技術的提升,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利用蒸餾塔及過濾系統,生產電子級高純度硝酸產品,預計今年可完成試俥。
(五) 電子級精氨(PURE AMMONIA)
液氨是台肥的核心產業,也是供應源頭。本場以蒸餾塔及精密過濾設備,生產出高純度精氨,也就是氨氣,預計今年可完成試俥。
台肥處理後的再生磷酸,回收率達99%以上,善盡綠色環保責任。
四班三輪駐守員滴水不漏
苗栗廠SRS回收系統的設備, 雖然外觀上依舊光鮮亮麗,但是都具有悠久的歷史。伴隨著與林純藥二十年前合作的軌跡,自新竹廠遷移到苗栗。而且不光是設備的遷移,目前數位元老級同仁,也是跟著設備一起護衛陪嫁。站在電化品蒸餾工廠前,20多歲進入台肥新竹廠區的領班呂文忠、彭俊翔、朱楓逸等老員工,近二十年來,日夜和這些冷冰冰的蒸餾桶為伴,青春歲月都投注在它們身上。不時要檢測壓力表,注意濾心污染度,這些硬梆梆的設備,在他們眼中,卻都是值得用心呵護的寶貝。
因為電化品特殊的性質,SRS回收系統在許倉銑組長和葉明芳課長的安排下,13位駐地工程師、領班及操作員,一天24小時,以四班三輪的方式,滴水不漏地進行作業。從新鮮原物料的進槽,到回收液的過濾、離析、純化、混合到成品,這些駐守在最基層的硬漢子,以嚴謹的態度,細心地操作。
「電化品是具有危險性的東西,作業時必須要全神貫注,十分小心。」壯碩的馮仕麟工程師推推安全帽,十分認真地說。因為目前苗栗廠電化品出貨前採用人工灌裝,必須全副武裝做好防護,同仁們十分注重工安防範,安全帽、護目鏡、全罩式口罩,一樣不可少,以建立一個安心健康的工作場所。因為電化品數量少、種類多的特性,每切換一種不同規格的電化品作業時,就必須用純水清洗這些巨大的作業槽。好像大廚師作菜一樣,炒菜之前,必須要把鍋子洗乾淨,以免牛肉混到魚腥味,整盤菜都走了味兒。「電化品要求的就是純度,不能有一點雜質。」許組長對品質的要求,是不容許打些微折扣的。相對地,耗費人力、時間的清洗作業,可就十分頻繁,而且馬虎不得。「真希望未來能多增加一些人手。」馮仕麟望著新進的夥伴林祥和與徐智雄,俏皮地眨眨眼說。不經意間,流露出希冀業務蒸蒸日上的企盼。
民國69年入廠的葉明芳課長, 與氨水超過半甲子的接觸,對氨的特性瞭若指掌,熟練地帶領大家穿梭在新落成的電子級氨水工廠,秉持著台肥對環保的重視,建廠之初,即積極規劃並投入相關環保設施之建置。「新廠房的建設,早就注重到空氣和廢水的處理,都以最高規格來要求建置廠商。」他很有自信地說。
台肥苗栗廠電化生產組同仁認真操作設備。
具體而微分析室是成敗靈魂
苗栗廠電子級氨水工廠斥資千萬設立分析室, 擁有兩座可分別達到Class100及Class1000的潔淨室,以及兩間一般分析室,雖然具體而微,卻是廠區的重要核心,也是電化品成敗的靈魂。
電化品的配方,都是客戶指定的, 必須精準地符合要求。在許組長領軍下,分析室的同仁,嚴謹遵循SOP作業模式,認真檢驗每一張訂單的需求。在分析室工作三年的陳冠雄,回憶這三年來在分析室做過的產品,不下十餘種。他非常認真地說:「出貨前必須仔細檢驗,要完完全全達到客戶的要求,才可以放行。」
以作業流程來說,原料是回收來自業界使用後之電子級化學品, 這些廢液進入電化品蒸餾工廠前, 必須取樣分析,了解其中的成份。以目前SRS回收系統來說,MEA、DMAC、BDG再生之後,可能濃度不足,必須添加化學品新液補償。分析室精密分析後,產出報表,駐地工程師就依照這張報表進行操作。等到產品完成後,要再取樣進行分析檢測,完全合格達標後,會再出一份檢驗報告, 才能灌裝出貨。這些分析室,儼然是產品控管的核心,也是左右產品良寙的關鍵。
依照電子級產品的規格,一般性要求檢測的項目有五項:(1)濃度(ASSAY)、(2)水分、(3)陰離子(氯、硫酸根、磷酸根、硝酸根等等)、(4)陽離子(金屬離子METAL)、(5)微粒子(雜質PARTICLES)。前二項是在一般分析室進行,後三項則是在無塵精密實驗室內作業。這五項成分愈少,精純度就愈高。分析師陳冠雄說,目前我們已經做到奈米級的PPB等級,未來組長要求要做到國際級的PPT等級,精純度就更高了。
駐地工程師們,一天24小時,以四班三輪的方式,滴水不漏的進行作業。
7-11服務電化行銷不打烊
電化品行銷組是第一線面對客戶的尖兵。溫仕嘉組長是台肥資深的幹部,為了打開電化品市場,靠著老交情把三位業界高手挖角過來。張敏益6年前放棄了龍頭級外商優渥的待遇,跟隨溫組長一起打拚。3年後,把兩位老同事謝芳嘉、高明富也一起拉過來作戰。黃子宸這位年輕人,也全力投入辛苦的行銷組工作。「外商和台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企業文化。」張敏益談起以往的歷練這麼說。一個是擁有眾多品項的成熟產線,只要把現有的客戶維護好,就完成工作。而台肥在電化品市場中,卻是一個初試啼聲的新秀,必須要卯足全力去推介行銷。也許就是這個開創性的舞台,點燃了張敏益戰鬥的意識,想要用累積的人脈,打一場具有挑戰性的行銷仗。
「這是一個封閉性極高的市場,光是報價,就像是打間諜戰。」張敏益說。因為電化品的報價並沒有公開行情,是一項極高的機密,必須靠著長久經營的內線提供情報。否則報價高了,沒有競爭力;報價低了,又沒有利潤。「通常一家客戶,需要一年半的經營才能穩定。」平日裡噓寒問暖,感動服務,是必勝的要件。尤其近幾年來,電化品的價格每況愈下,利潤實在很微薄。謝芳嘉說,「有時候我們還要扮演教育客戶的角色。」因為割喉戰時, 可能對手會殺到見血。有時我們要提醒客戶,價格和品質是相對應的,如果價格只有我們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但這樣的產品品質,能讓人放心嗎?
「我們每個人的車子,平均一個月就要跑五千公里,還不包括坐火車,坐高鐵的里程數。」張敏益說,客戶是跑出來的。十分耕耘,如果能有一分收穫,已經要謝天謝地囉!
其實做業務,時時刻刻都在上班,「只是一個穿西裝,一個穿內褲。」因為即使休假在家, 也要處理客戶的問題呀!張敏益說,「我兒子都知道,爸爸在講電話,大家不要吵。」
「最傷腦筋的是,半夜接到客戶電話, 卻是要找同事的。」張敏益就常遇到這種事。因為客戶的通訊資料不見得會隨時更新,反正已經被吵醒了, 何必再把同事也叫起來呢? 這時乾脆就問客戶,「有什麼問題,我可以為您服務。」大家衝鋒陷陣,都是為了公司啊!戰鬥團隊的革命情感,就是這樣彼此支持,緊密聯結出來的。
分析室的同仁,嚴謹的遵循SOP作業模式,認真檢驗每一張訂單需求。
綠色優勢建立電化品山頭
「其實市場已經飽和,現在要打進去,真的要花比別人多四十倍的力氣。」溫組長說。和台肥同時起步的電化品廠商,現在產能是台肥的幾十倍。再加上規模宏大的國際大廠, 以及急起直追的對岸廠商,台肥要在電化品市場迎頭趕上,真的需要另闢蹊徑。
「台肥需要集中火力在具有優勢的品項上。」許組長和溫組長都有這樣的共識。例如氨,台肥是供應商的源頭,具有絕對優勢,得以掌握先機。一方面可以控管原料的價格,再方面具有品質的保證。「電化品最重要的就是穩定的品質。」許組長再次強調。把自有的各個專利品項做到精純,塑造無人能敵的品牌,就具有競爭力了。
「現在電化品是買方市場,價格始終拉不上去。」溫組長說。唯有陪伴客戶一起成長,參與客戶的發展,了解客製化的需求,才能與時俱進,掌握商機。明知前途乖舛,電化組同仁卻有著「千萬人,吾往矣」的雄心。
另外一個新起的商機,是循環經濟的綠色環保,台肥已經奠定了穩健的基礎,未來更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我們的等待不是一天兩天,已經紮根六年了。」溫組長和夥伴們相互凝望,一如鴨子划水時的靜默。兩千多個日子,就像竹根埋伏在地下,儲備能量,一旦露出地面時,一日三吋,扶搖直上。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壯志是台肥人不可或缺的基因。老幹展新枝,迎向翠華成蔭的一天。電化組同仁的眼中,閃耀著堅毅的目光,在陽光下,輝映著台肥苗栗廠樸實的老字號。
展望未來,以電化品回收做為基礎,將有極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