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肥料對了 顏色就美了! 金旺複肥助葡萄增添寶石般色彩

2020-11-17
8785
唐朝詩人王翰的「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為世人朗朗上口的詩句,原來華人圈很早以前就有飲用葡萄酒的習慣,但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據紀載,遠從商、周時代就有栽種葡萄、釀酒及食用的紀錄。

TEXT/曾柏瑄  PHOTO / 曾柏瑄、周兆志    VISUAL/ Sally Shih
 
葡萄為一種溫帶植物,佔全世界果樹栽培面積四分之一,栽培歷史達7千餘年之久,是非常古老的果樹。葡萄果實營養成分豐富,食用範圍也相當廣泛;在中醫上,也有相當的食療效果。據《神農本草經》記載:「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飢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可作酒。」在亞洲地區通常以鮮食為主,歐美地區則主要釀造葡萄酒或加工成果醬、果汁、葡萄乾等;種籽還可以榨油,營養價值更不輸果實。

 
跨越清、日治、民國時期的台灣葡萄史
台灣的葡萄栽培紀錄始於清康熙年間,由300多年前的先民自中國大陸引進純歐洲系品種,到清光緒年間,日本統治台灣後,又引入美洲系品種及雜交品種,但是受到氣候條件的限制,無法達到經濟栽種之目標,在日治時代末期僅供家庭園藝栽培,直到國民政府來台後10年,仍無商業性栽培,民國44年起因釀葡萄酒之試作推廣而擴大面積生產。民國50年代中後期,先後攜入巨峰等新品種,才逐漸出現小規模之經濟栽培。

 
紅、紫、綠、黑各有風味
台灣目前本土栽培的葡萄仍主攻食用市場,鮮食品種主要為巨峰葡萄及少量的蜜紅葡萄及義大利葡萄;釀酒葡萄仍不多見,早期的「金香」及「黑后」等品種,現今產量有限,近幾年又有不少農民引進國外熱門品種試種,產量十分稀少,價格卻是相當的漂亮!
 
本產葡萄之外,台灣進口葡萄主要來自美國、祕魯、澳洲、南非、日本等國家,常見品種有紅地球、湯普森無籽葡萄、麝香葡萄等,品種百百款,有籽或無籽,各有其獨特風味!
 
溫帶果樹的葡萄,存在一定的低溫需求,才能打破休眠,進而萌芽。台灣因位處亞熱帶氣候,冬季低溫不足,為彌補低溫的不足,需使用藥劑處理方式,打破芽體休眠註。台灣葡萄產季分夏季與冬季葡萄,近幾年因栽培技術的精進,已可達周年生產,從早春到冬季都可在市面上看到葡萄蹤影。

註:葡萄在過低或過高溫之下會進入「休眠」。
營養價值
葡萄含多種維生素A、B1、B2、B12、C、E、β-胡蘿蔔素,及酒石酸、檸檬酸、單寧酸等有機酸,還有多酚類、花青素、兒茶素、兒茶素。

 
小知識
.歐美葡萄栽培分為鮮食(table grape)及釀酒(wine grape)品種。
.催芽劑:常用2-氯乙醇、氰化物等,皆為有毒藥劑,使用時須注意安全。
.低溫需求:溫帶果樹打破自然休眠所需的低溫時數,各品種低溫時數不一。
.夏果、冬果:夏果顧名思義,夏季生產的果實為夏果,冬季生產為冬果。
.催芽時間點:夏果1∼2月、冬果8月左右。

 
金旺複肥導入生產 幫葡萄「美肌」轉色
彰化地區為台灣最重要的葡萄生產基地,2019年彰化縣的葡萄產量就佔全台的5成以上,有47,381公噸之多。但彰化地區因日夜溫差小,巨峰葡萄普遍有「轉色」不佳問題,葡萄轉色(由綠色轉為紫黑色)是由花青素累積而成,花青素的累積受光線、糖分、溫度影響,且轉色的過程中葡萄酸度下降甜度上升,是葡萄成熟中最重要的過程。為協助農民突破困境,台灣肥料公司想出了利用自家硫酸鉀型肥料「金旺特43號複合肥料」加活力磷寶(後續試驗簡稱「金旺處理」)促進葡萄轉色,提升果實品質,同時降低葡萄的農藥使用量。

 
台肥與彰化大村地區兩位農民合作進行試驗,兩位農民皆以生產高品質葡萄為主,但栽培方式截然不同。本次試驗方式為,兩人將田區分做兩種施肥模式,其中一區為本公司試驗區,自催芽後至少使用2-3次「金旺處理」,其他區域保留農民原本習慣的栽培方式(未做「金旺處理」),作為對照組。
 
比較試驗成果,使用「金旺處理」的試驗田區果串均重、果實糖度、果實糖酸比及果色值皆優於對照組,由此可看出金旺複肥就是讚,明顯提升果實品質,也促進葡萄轉色,另外在試驗中也意外發現,施用金旺處理之葡萄果梗較為粗壯,在低溫貯藏2週後果梗依舊保持鮮綠,脫粒情況也較少,大大的增加葡萄貯藏時間。本次試驗成果獲得農民百分之百的肯定。

 
上排為對照組,下排為金旺處理,​可明確發現整串葡萄轉色的差異。
以肉眼觀察,下排金旺處理之葡萄果梗較粗。
硫酸鉀型金旺特43號有機質複合肥料
商品規格
成分:氮-磷酐-氧化鉀(N-P2O5-K2O)
          15-15-15-2-50(氧化鎂)(有機質)
適用作物:果樹、花卉、瓜果蔬菜等作物
包裝:25公斤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很好奇大家吃葡萄時,是剝皮吃還是不剝皮吃呢?抑或整顆吃進不吐籽?或是擔心吃到有農藥殘留的葡萄,一定要把皮剝得乾乾淨淨?在這裡教大家挑選葡萄的幾個重點。

 
選有套袋之葡萄
台灣栽培環境分為露天以及溫網室栽培,栽培期間有套袋或無套袋;因葡萄屬於溫帶果樹,在台灣濕熱環境生長,易有病蟲害發生,在傳統的葡萄栽培中,催芽後每隔7-10天噴藥一次,依不同藥劑安全採收期而定,通常採收前2週停止噴藥,所以算下來葡萄使用的農藥量是相當可觀。葡萄套袋不僅提升果實品質,也可降低農藥與果實的接觸,不過近幾年農民對環境保護及人身安全的意識提升,在藥劑的使用上更為減量及注意安全,大家還是可以安心選購。

 
學會分辨果粉還是藥斑
葡萄果粉為天然的蠟物質,具有相當高的營養價值,建議選擇果粉均勻無白色斑點累積的葡萄。戶外栽培或無套袋的果實,在長期噴藥下,葡萄果皮上的果粉會被藥水沖刷掉,這些藥水累積於果實底部而形成藥斑,選購前要注意。

 
藥水殘留於果實底部,形成藥斑。
高品質的巨峰葡萄果粉濃厚均勻。
選有產銷履歷農產品
政府強力推行產銷履歷,申請產銷履歷之農民,對於肥料施用、藥劑噴灑紀錄全部公開化,生產之農產品皆需抽檢農藥殘量,使農民更注意用藥安全,品質更是受到政府把關。

 
通路與價格
一分價格一分貨,以正常來說,農民大面積拚量生產,產量與品質多半難以兼顧,所以通常這種量產型葡萄通路都走菜市場,價格較為便宜;但也有農友專作高品質果品,而犧牲了產量,葡萄栽培期間工序非常多,疏花、疏果及套袋,每樣工作都需耗費大量人力,相對可以得到較好的品質,所以價格可能為一般市場的2至3倍,較高品質的葡萄在一般通路就不太常見,鋪貨方式可能為農民自銷、有機商店或電商通路才買得到。

 
小知識
.糖度(°Brix):百利糖度,用以衡量糖分多寡,亦即20℃之下,每100g水溶液中溶解的蔗糖克數。
.糖酸比:糖度與酸度的比例,為水果品質指標之一。

 
台灣葡萄主要栽培品種
品種 顏色 食用方式 風味 / 特性 產量 糖度(°Brix)
巨峰 紫黑色 鮮食 香氣濃厚及蜜味 最大宗 18~20
蜜紅 紫紅色 鮮食 果實軟、多汁且有特殊香氣 少量 17~20
義大利 黃綠色 鮮食 果肉脆甜,有麝香味 少量 15~18
金香 黃綠色 釀酒(白葡萄酒) 果軟多汁,香氣十足 少量 20
黑后 紫黑色 釀酒(紅葡萄酒) 花青素高 少量 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