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Seaweed Farming 海藻養殖職人的一天

2020-11-17
11968
海藻,富含多醣、膠質、礦物質等,營養價值高,名列超級食物,眾所周知。但您可知,在好山好水的花蓮,有一處陸上的海藻養殖場,每日鮮採純淨的石蓴、滸苔、海木耳,或新鮮包裝出貨,或製成加工品上市;讓我們跟著海藻養殖職人的腳步,一探海中蔬菜在陸上繁養的機密。

TEXT/Daniel   PHOTO/周兆志  VISUAL/ Sally Shih
 
來到濱臨蔚藍太平洋的台肥花蓮深層海水園區,偌大的園區內羅列著上百個桶槽及養殖池,看來十分壯觀;這些桶槽、養殖池是海藻的家,由海藻養殖達人每天細心看照、呵護著,從「育苗」、「養殖」到「加工」、「品管檢驗」,4部曲產生高品質的海藻產品。

 
關鍵密碼:662
2003年,台肥花蓮廠從肥料廠轉型為亞洲最大的深層海水園區,布下管線直入太平洋662公尺深處,成功抽取深層海水,運用珍貴的深層海水開發出飲用水、食品、保養品等相關產品。為了多重利用水資源,台肥歷經多年的研發與試驗,鎖定3種海藻和白蝦為主力養殖對象,並進一步開發出「重力流多階段串聯系統」,以「重力流」順著地理高低落差,設置4階段繁養池,水溫由低逐漸上升,依序養殖滸苔、海木耳、石蓴和白蝦,「一水四用」,妥善運用來自深海662公尺的深層海水。

深層海水,抽上陸地約攝氏9度,進入繁養池約攝氏12度,因以人工、桶槽繁養,可以精確控制溫度、光線、養分等各項因素。微小的藻苗在養殖達人的悉心照料下,快速成長、茁壯,藻桶內的藻類從稀疏到茂密,一桶桶收成後,隨即送進加工廠,經過清洗、包裝,生鮮出貨,或是清洗後再加工,以乾燥/粉狀食品上市。
 
從海藻養殖經驗值為零,到揚名至藻類消費大國日本,台肥花蓮深層海水園區除了一步一腳印的研發精神,還有一項最大的優勢:太平洋662公尺的深層海水,水質潔淨、低溫、穩定、富營養鹽、富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等5大特性成了養殖海藻的利器,讓台肥發展桶槽養殖模式,並躋身為亞洲最大的陸上藻類繁養場。

 
育苗
養殖
加工
品管檢驗
  張洹棻   研究發展處 水產生技研發組–育苗
海藻養殖第一步:育苗。台肥育苗實驗室目前以滸苔育苗為主,海木耳及石蓴則是透過營養繁殖。前端育苗工作需要花費2到3周的時間,運用無性及有性生殖生物特性孕育滸苔小苗,再以人工營造出適合的滸苔小苗的生長環境,突破滸苔在低溫才可生長之生物性,配合戶外中間育成場的擴大培養,達到滸苔苗可穩定生產的需求及目標。

Week 1
首先以研磨的方式,破壞滸苔結構,使得藻碎片及其釋放的孢子回到小苗狀態。經過一晚,添加營養劑及藥劑,用人工環境培養,刺激它,使它再次重新生長。

 
前端育苗,首先以研磨方式破壞滸苔結構。
Week 2
隔一周的周三或四,將藻苗移到戶外池擴大培養,避免生長環境過於密集,若密度太高就趕快要進行分桶。

 
添加營養劑及藥劑,用人工環境培養。
Week 3
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滸苔長到一定的大小,便準備移置到養殖區,由養殖部的同仁繼續接手。

 
生長到一定大小及密度後,便移到戶外的中間育成場擴大培養。
光是育苗這個階段,台肥就吃足了苦頭。關於在陸地上養殖海藻,台肥的經驗值是零,也找不到太多前人的經驗可以參考。從研究階段到實際量產,一路走來遭遇林林總總前所未見的狀況和問題,一失敗或卡關就得想方設法一一克服。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不放棄的嘗試、摸索與試驗,台肥育苗小組成功利用人工控制環境的變因,包括:光線、溫度、養分等,才終於育苗有成,質量也逐步走向穩定,達到現在的生產規模。

 
  吳秉峰   工務課–養殖
桶槽與水池的清洗、整理與準備、放藻苗、養殖環境控制、收成,這些都是養殖部門的體力活,再加上養殖場域都在室外,夏天時處在強烈日曬及高溫環境,冬季則需忍受刺骨強風,工作非常辛苦。採收日通常安排在周一到周四,周五則進行桶槽調配與清洗。
 
8:00-9:00
1. 第一件事便是巡視藻場,查看每一個桶槽內的狀況,包括:水量、打氣量、溫度等是否有異常,同時觀察藻體成長狀況,以及藻體是否沉降到池體底部,擾動池水使藻體均勻散佈在水池內,使之成長快速。
2. 接著和現場同仁確認今天採收哪些藻類及數量,以安排工作排程。

 
一早第一件事便是巡視藻場,查看每一個桶槽的狀況。
9:00-10:30
1. 進行採收工作。採收週期:滸苔半個月、海木耳1個月、石蓴1個月。
2. 將收成的藻類分批送至加工廠。

 
準備將採收後的藻類送至加工廠。
10:30-12:00
完成採收的桶槽和水池需要清洗。養殖場現約有384個桶槽,一天的採收量大約是20到30桶。

 
採收完的桶槽需要徹底清洗,才可放入藻苗。
13:00-17:00
1. 下午持續清洗桶槽和水池。
2. 清洗完後,通知育苗部門,有多少桶槽可以準備放藻苗。
3. 下午再巡藻場一次,並且進行整理。


 
  汪懷遠   研究發展處 水產生技研發組–加工
加工廠進行3種藻類的加工。不同藻種,加工程序也不同,但主要以高溫短時間烘培為主,好完整保留住藻類的顏色及香氣。加工步驟區分為清洗、舖盤、烘乾、研磨、包裝。台肥3種主力藻,最後加工生產出7種品項可供顧客選擇,也可依顧客需求,提供客製化產品。
 
8:00-8:30
和養殖部確認當日進的藻種與數量,安排工作時程,依藻類不同,準備不同的器材、設備,預估當日可以處理的藻量。
 
8:30-12:00
1. 剛採收的新鮮海藻陸續被送入加工廠,開始清洗工作,第一次人工洗滌,第二次則是用清洗器,去除原料藻上面各種雜質及降低生菌數含量。
2. 用脫水機脫水後準備舖盤,將藻類平均鋪設於烤盤上,此步驟最耗人力,鋪設平均才可以平均受熱,烘烤後色澤深綠,香氣濃郁。

 
第一次清洗先以人工洗滌。
第二次則是用機器清洗。

 
舖盤為最耗費人力的步驟,無法以機器取代。
13:00-17:00
1. 以烘乾機高溫短時間烘乾,補以水氣蒸發調整。此步驟操作人員曝露於高溫高濕環境下,非常辛苦。
2. 將烘乾的藻類放入機器研磨,研磨成所需要之粒徑,再用篩網篩選,進行規格包裝,貼上標籤,送入倉庫中保存。

 
將舖盤後的藻類送入機器烘烤。
以機器研磨成所需粒徑。

 
再用篩網篩選成不同粗細大小。
經過一整年的研發與測試,台肥針對海藻加工訂定一套SOP標準作業程序,然而加工廠的一部分作業仍然非常依靠人力,例如:舖盤,此步驟無法以機器取代人力,尤其是呈現絲狀的滸苔,很難舖得平整。不過,工序相對困難的滸苔產品,價格也是3種藻類中最高的。

 
  李書志   廠務課–品管檢驗
台肥花蓮深層海水園區內設置有檢驗室,生產過後的成品及半成品都會送到品管檢驗部進行檢驗。同時符合ISO 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國際標準,監測每批成品規格與衛生標準,並定期送驗園內水質與藻類、白蝦,以確保原料品質。
 
8:00-12:00
確認當日需要進行哪些樣本的檢驗,進行配藥以及先行準備工作。

 
生產過後的成品及半成品會都會送到品管檢驗部進行檢驗。
13:00-17:00
進行檢驗操作,檢驗的項目包括:重量、顏色、氣味、磨粉後的粒徑和結構,再將粉粒放置培養皿,計算微生物的菌數。做完檢驗後隔天以及隔兩天都要再次進行觀察。

 
藻知識
滸苔綠藻。野外環境下,附著在潮間帶岩石表面,富含膳食纖維、海藻多醣、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脂肪含量很低,口感香氣獨特。營養和經濟價值皆高,是極為珍貴的低溫海藻。123

 
海木耳紅藻。野生於潮間帶之礁岩地帶,富含「卡拉膠」藻膠,可降血脂、促進腸道蠕動、增加腸道益生菌,日本譽為「長壽菜」,歐美稱為「海洋蔬菜之首」。鮮食涼拌,口感鮮脆;也可加工製成飲品、果凍。123

 
石蓴綠藻。又名海菠菜,野外生長在潮間帶池內,生命力旺盛,可忍受強烈日照及漲退潮乾溼差異,豐富膳食纖維、蛋白質及礦物質,「本草綱目」紀載其具有治療甲狀腺腫大、利尿、鎮痛、解熱的效果。1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