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邱仕彰(研究發展處)
上一期對於彰化雲林的文蛤養殖環境作了概略的介紹,了解各產區文蛤養殖環境之後,唉呀!看起來還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了解各地環境特徵之後,如何利用漁寶1號營養劑以及鎂鈣肥的產品特性,去突破技術的盲點,就是本篇重點所在。如果要發揮配套的整體效能,就要盡量了解池子的環境因子狀態,尤其是一些危險的特殊狀況,再來針對各種不同特殊狀況的威脅程度,採取適合的管理手段、選擇適合資材、配合使用時機與調整劑量,這樣才有可能找出文蛤問題的解決方案。
文蛤的生物特質跟魚蝦不同,造就了文蛤養殖池環境狀態的獨特性,這是要解決文蛤池問題首先要理解的重點。我這幾年向文蛤養殖池邊的前輩們請益,他們陸陸續續問我一些文蛤的環境問題,在當下我覺得這些問題很簡單,但是從他們的口氣以及眼神中,我暗自心中發現,這些問題對他們很重要,而且也曾詢問過專家學者,但答案大概也都不能讓他們滿意。當下我回答說:「待我想想看,我習慣找到文獻資料,有憑有據再跟您討論,嘗試將學術資料與現場經驗結合。」雖然眼下是緩兵之計,但為了台肥人的一句承諾,我展開了持續3年的圖書館之旅,才發現文蛤池的環境相關研究資料真的很少,但是他們也很有耐心的等待我的回覆。以下就養殖先進的問題進行回答。
養殖戶的提問與回答
問題一
如果底泥氧化還原電位是文蛤養殖土壤優劣的重要指標,數值越低表示越差,為何文蛤池底泥氧化還原電位平常都保持在-200~-300mv,而你說你在監測石斑養殖池底質時,直到養殖末期底泥氧化還原電位才變成-250~-300mv,按照數值比較文蛤池就是比較髒,但就餵食量的觀點來看,文蛤攝食的食物總量有比魚蝦還要多嗎?
Ans:
這個問題涉及到文蛤的生物學特性,在說明前先來看這個問題是不是合理。我們以一甲的文蛤池,正常產量15,000台斤,折合濕肉重约3,000台斤,所以1分地大約300台斤肉重。而以永安石斑魚養殖1分地收5,000台斤,純肉重約3,000台斤。養殖全期1分地大約投入5,000公斤飼料,而文蛤池投入餵食的有機物質則遠低於這個重量。但是從污染狀況來看,文蛤池卻是遠高於石斑魚池,但汙染量、輸入量與生產量卻呈現不平衡的狀態,why?所以養殖前輩的提問是沒有錯的,直到我找到相關文獻並思考很久之後才了解其原因。因為文蛤是濾食性的生物,有進出水管構造。就在水體進出文蛤時,會帶動整個水體帶著有機物加速向下移動,讓懸浮的有機無機顆粒會層層的堆疊在池底,加上文蛤池底層排水不易,所以底部污泥快速累積。相對上魚蝦養殖就沒有這個問題,也因為魚蝦活動有機物不易沉底如圖三。由於這個特性,文蛤養殖者必須要有一個概念,「因為文蛤的過濾作用,帶動水體中有機物加速沈澱,水中的懸浮物快速的進入土壤表層,進而造成土質嚴重污染。所以文蛤養殖過程中,土質改良劑以及具有改善土壤功效的活菌製劑產品,必須列為經常性使用資材」。
文蛤是濾食性,構造上有入水管、出水管構造。入水管,孔周圍觸毛較長且密集,為擬糞排出;出水管孔周圍觸毛較短且稀疏,為糞便排出處。
因為文蛤濾食造成水中有機、無機懸浮物加速沈澱。
魚蝦養殖池懸浮物下沉示意圖,因魚蝦擾動所以懸浮顆粒比較不容易沈澱。
問題二
為什麼冬天文蛤都沒有死亡現象,而在春天的時候文蛤很容易暴斃,尤其是越冬的文蛤。
Ans:
就我所找到有關文蛤土壤研究資料顯示「冬天的土壤氧化還原電位比夏天還要低」。雖然那篇文獻作者有他的看法,但是個人認為可能原因如下:冬天水中以矽藻類為主,矽藻是文蛤最喜歡吃的食物,吃多拉多,加上大家都希望文蛤趕快長大,可以趕在春天疫情爆發前出貨,所以養殖戶會在這個時候補充肥水這類有機物質。由問題一的解釋,冬天攝食量大,所以可理解冬天累積有機物反而更嚴重,就如同持續堆積如山的汽油桶,因為低溫讓細菌分解緩慢,當春天溫度升高時,水溫到達致病細菌的爆發點時,整個土壤中的細菌就會大量爆炸式的增加,就像有人點燃這堆汽油桶一樣,轟的一聲,炸翻了天。所以春天嚴重死亡的問題,並不是只有一個時間“點”的現象,而是整個冬季累積下來的結果,也很難在當下及時去處理。所以這問題的解決建議方案如下:低溫期間如果使用益生菌改善土壤的話,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低溫限制功效,活力漁寶1號也不例外。在冬季低水溫時期,建議可以多使用土質改良劑,例如鎂鈣肥,每月至少使用1至2次。而在接近春天溫度回暖的時候,活力漁寶1號的使用頻率就要增加,維持水中益生菌合理比例,用來面對隨時可能爆發的細菌感染。當然在這危險高峰期,如果文蛤到達已收獲體型,建議趕快安排出貨,捕撈後要趕快再使用活力漁寶1號,即時補充大量的益生菌數量,以快速降低環境中致病弧菌數的比例,減緩因為捕撈可能造成的細菌爆發疫情,直到出貨完畢落袋為安。
文蛤收獲照片。因為文蛤收獲的時候會將土壤翻動,這時候土壤內有機物質會因為翻攪而揚起,水中環境會有大幅的變動。
問題三
濃霧無風的時候文蛤為什麼會爬出泥土,經驗上這樣的濃霧天候對於文蛤養殖很不好,經驗上要開水車會比較好,但是為何需如此?
Ans:
在說明之前,先簡單介紹文蛤池的環境。因為藻類有可能是文蛤的食物,所以文蛤池透明度很高,一般魚蝦養殖池的藻類密度大概在103~105個/cc之間。從透明度推估文蛤池藻類密度正常應該在103個/cc以下。因為藻類數量太少,所以白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在文蛤池可能比較不足。而根據資料顯示,文蛤池的溶氧在有打氣的情況下最高大概在4~7ppm間,也差不多勉強接近飽和點而已。因為文蛤不太會移動,所以量測水面的溶氧數值,對文蛤環境研判是沒有意義的,必須量測到貼近在文蛤進出水管高度附近的溶氧數值才有意義。文蛤池的溶氧消耗,主要來自於土壤以及文蛤。文獻中指出,當文蛤在底泥不太髒的傍晚呈現飽和溶氧狀態,在經過整個夜間時段,單單泥土就會消耗水中20%以上的溶氧。所以當白天因濃霧導致光合作用不足時,再加上文蛤、水中藻類、細菌消耗氧氣,在土壤表層的溶氧數值可能降到很低的狀況。據文獻指出「當文蛤池中的土壤表層溶氧低於0.02ppm時,就會產生脫氮等有害的化學反應。而在文獻中經過量測,即使在文蛤伸出吸水管及排水管的高度,狀況好的時候溶氧也僅有0.05~0.1ppm而已」。因為文蛤的土層裡面累積各式氮化合物、硫化物,在低溶氧的環境中,土壤將呈現還原態而產生反硝化反應以及產生硫化氫等各種有毒物質。所以天氣不好的時候,在缺氧的連鎖反應下情況只會更差。又因水中的藻類比較少,導致有機物分解之後產生有毒性的氨態氮,在缺乏藻類吸收下使問題更加惡化。這些毒性物質對文蛤的傷害很大,文蛤會受不了爬出土壤,伸長進出水管來吸取乾淨的救命水。所以這時候一定要打開水車來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再經過擴散作用到達土壤表層,或是開啟束井的馬達,強迫土壤與表水層的水體交換,以減緩這樣的不良狀況。所以當下應急措施是水車要多開之外,根本之道就是減少土壤中的有機物污染,提高氧化還原電位。使用鎂鈣肥之後,根據現場土壤檢測結果顯示,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可以提高+100mv以上。而養殖戶的經驗顯示,文蛤池如果有使用鎂鈣肥,土壤聞起來就不會那麼臭,並且持續使用活力漁寶1號能加速有機質分解,這樣再配合水車的使用,就比較容易通過這個難關。所以簡單來說,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問題,大霧減少光照,藻類數量不足無法提供足夠氧氣,再加上藻類數量太少,無法吸收土壤釋出的有毒氮化合物,也因為有機污染嚴重的土壤,快速消耗氧氣,讓靠近文蛤呼吸管附近高度的水中溶氧嚴重不足,導致產生很多還原性反應製造毒性物質,造成文蛤被迫爬起來呼吸空氣或是暴斃土中。
養殖池土壤附近的溶氧與流速分布圖,在靠近文蛤進出水管高度時,溶氧非常低,流速快時(水車有開啟),底層溶氧會高一點。
上圖μmol liter-1與ppm換算表
μmol liter-1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ppm |
1.6 |
3.2 |
4.8 |
6.4 |
8 |
問題四
文蛤大量死亡後,污水排放到海中,可是換水還是有機會抽進來帶菌污水,要怎樣處理?
Ans:
當養殖戶將大量死亡文蛤養殖場內含高細菌量的汙水排放到大海的時候,這些污水可能與外海文蛤死亡有關;若引進來池中,會產生交叉汙染造成嚴重死亡。所以建議進水的時候,在進水口加掛氯錠來消毒。進完水之後隔天再來補菌,維持水中的好菌數量。另外因為天候因素,導致文蛤可能會死亡的情況下,先用氯錠或是二氧化氯來消毒,抑制異常爆發的致病菌數量,隔天再來補菌維持水中益生菌的數量。個人認為現在文蛤交叉感染嚴重的狀況下,即使池子土壤狀況再好,不先抑制突發致病菌暴增,只依賴活力漁寶或是相關益生菌產品,要用數量優勢去壓制是很有可能控制不住的,這也跟文蛤池水淺、文蛤生物特性以及藻類少有關。如果抽水的井水很深,井水可先不用考慮消毒,淺水井就有很高機會抽到汙染水,所以建議連使用淺井補水都有必要消毒。掛氯錠的目的不在是將細菌大部分殺死,而是減少細菌的數量,這樣子就不會到達發病的濃度。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如果使用氯錠要完成殺菌目標,濃度太高會傷到文蛤使其長不大。我建議不要迷信殺菌劑可以處理所有致病細菌,但現場掌握適合時機善用殺菌劑,可以減少環境突發的致病菌爆發,剩下的再使用益生菌如活力漁寶這類有菌數、菌種保證品質的產品來穩定水中菌相。
問題五
為什麼文蛤池會有地熱的現象?為什麼地熱的時候文蛤都長不好?而且很容易死亡。
Ans:
地熱的現象在養殖現場常被人提及,但是在相關文獻中卻不常被實際偵測到。而我在請益多位養殖前輩之後,發現在養殖池中所謂的地熱現象,是一個局部區域性的現象,此時小面積土壤溫度比水溫還要高,所以並不容易被偵測到。我曾經以連續溫度監測記錄設備進行多年的魚蝦養殖池土壤與水溫監測,曾確實測量到有此現象,配合養殖戶當時自行亞硝酸檢測資料,比對之後發現,地熱時有亞硝酸偏高的現象。為何會產生地熱現象,在書上也寫到「含氮有機質分解過程又轉化成無機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和尿酸),這個過程是一種放熱反應。」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質的過程是一個放熱反應。而實際上養殖前輩也跟我提及,地熱區域的土質比較髒、比較臭,所以學理跟養殖經驗上是相同且契合的。因為溫度的增加,導致區域性溶氧更低,而更低的溶氧會促使還原性反應更加激烈,那就會讓問題從小區域爆發,然而在適當條件下,會產生滾雪球式全面爆發,而到最後就是現場養殖戶累積的「發生地熱後,文蛤會大量死亡經驗」。
總結
受限於篇幅,例如石灰、沸石粉、腐植酸等這類水質改善資材的應用,以及藍綠藻、甲藻、雜貝以及青苔附生這類相關的問題探討,在文章中無法逐一詳述。但是所有養殖池內的危險因子中,我認為大規模的交叉感染以及多次死亡造成池子裡面土壤嚴重惡化,這兩危害因子會讓技術好、觀念好的養殖戶都很難獨善其身免受池魚之殃,面對未來困境只有謹慎再謹慎,落袋為安是最佳的方案。而在大環境的惡化下,最危險的因子有持續高溫及高強度持續性的降雨所造成鹽度溫度的變化,這都不是個人養殖技術所能克服的。我在這邊必須強調,資材的使用技術配套只是提昇成功機率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開始省思,為何文蛤產業的環境會走到如此田地?現在文蛤的問題,個人認為是跟極端氣候有關,可以參考拙著台肥季刊53卷第2期「極端氣候對養殖業衝擊和因應策略」。所以要讓這個產業能夠走下去,不是個人養殖技術很厲害就可以倖免於難。尤其是公共設施的從新規劃與投入,例如養殖生產區的規劃、養殖池設備的改善、進出水的渠道、海水供應站的改善,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措施。此外,學研界對於文蛤相關研究也要再深入。養殖戶除在池子硬體的改善如束井、水車、池子深度調整、進出水設備、抽水馬達等要再投入建設之外,自己養殖觀念也要調整。
此外,我還是再次呼籲養殖產業要永續發展,就要貫徹環境保護的觀念以及行動,期能降低極端氣候的威脅。文蛤是偏較低溫的物種,當氣候變得越來越熱本來就對文蛤不利,如果養殖環境繼續受到極端氣候的威脅,例如上升的海水、毒藻的肆虐,以及難以預測的暴雨颱風等等,長期而言對文蛤產業是相當不利的。尤其是文蛤養殖池的地勢很低,更容易受到水位上升的影響。所以,環保愛地球要保護環境,養殖業也才能永續經營。
謝辭:
在了解文蛤產業過程中,受到許多養殖前輩的指導,在此向這些前輩先進致上萬分感謝之意。謹將前輩先進之囑咐交辦,藉由公司的平台向各位報告,未盡清楚之處請各位前輩海涵與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