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台肥苗栗廠生態之美隨筆 - 蟲趣篇(二)

2021-07-27
10058
文、攝影/司洪濤 苗栗廠工安組
       賞蟲,通常要走入大自然山川水域。令人難以想像,苗栗市福安里四周也有各式各類的昆蟲出沒,十分熱鬧。不論是白天或夜晚都有很多種蟲的鳴叫聲,宛如是大自然所主辦的演唱會。尤其夏季,樹上及草叢裡,總會有些昆蟲聚集在一起,不甘寂寞地開起演唱會,令人覺得有趣。除「聽見歌再唱」外,讓各位看倌猜猜:在眾多昆蟲之中,被誰親吻肌膚最令人痛心疾首呢?是小黑蚊、跳蚤、隱翅蟲還是虎頭蜂呢?看倌們,請不要轉台接著看下去,馬上為您揭曉謎底。
努力建築蛹室的「大黃蜂」
 寫在前面:「童子尿解蜂毒」
       今(110)年4月16日有一部很棒的臺灣本土喜劇劇情片上映,片名為「聽你在唱歌」,才剛說出口,立馬被老婆糾正片名是「聽見歌再唱」啦!據說該片為真人實事改編且歌聲優美,是值得捧場的國片,心想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萬一提升至三級警戒,到時候全國戲院都被強制停業,即使想捧場也不得其門而入,夫妻倆二話不說相約就去戲院欣賞這部電影,這是描述一間因少子化而將要廢校的布農族部落小學,在三個月期間組成合唱團,好贏得冠軍,作為辦學特色,以爭取學校續存。片頭一開始,就是小朋友上體育課不小心捅了蜂窩,體育老師為了救學生被蜜蜂叮了滿頭包,最後用童子尿解了蜂毒,大家看得哈哈大笑,突然聯想到苗栗廠生態豐富,蜜蜂也是常常進出廠區的訪客,另有同事對小弟之前發表蟲趣篇(一)感到興趣,希望能看到續集,此外又經本刊編輯盛情邀稿,故接續撰寫蟲趣篇(二),介紹本廠常出沒的幾種蜂類,諸如黃腰虎頭蜂、黃長腳蜂、雙斑長腳蜂、義大利蜂及青條花蜂等,也分享親身被大黃蜂螫到的慘痛經驗。
長相怪可怕的「虎頭蜂」
 1.愛找媽媽的媽寶「小蜜蜂」
       說起蜜蜂,對從小就在天龍國(台北市)長大的孩子而言,其蜜蜂知識的來源,可能都是來自觀賞卡通(動漫)片,記得兒時喜歡看「小蜜蜂歷險記」,片頭歌曲仍記憶猶新:「有一個,小蜜蜂,飛到西又飛到東,嗡嗡嗡嗡,嗡嗡嗡嗡,不怕雨也不怕風。自立自強有信心,刻苦耐勞勤做工,萬里尋親不怕難,消滅敵人最英勇,啦啦啦,啦啦啦啦,有一個,小蜜蜂,飛到西又飛到東,嗡嗡嗡嗡,嗡嗡嗡嗡,有恆一定會成功!」該故事內容講述一隻小蜜蜂,在他出生的時候,有別的壞黃蜂來襲擊他的蜜蜂家族,他媽媽帶著族裡的蜜蜂轉移他處,他便和他的媽媽分開了,之後他不遠萬里去尋找他的媽媽(蜂王),經過了好多磨難,才又和他媽媽相逢!因為編劇者為了拉近小朋友與昆蟲的距離,故事中將所有昆蟲均過度擬人化,把小蜜蜂都畫成四隻腳(兩隻手+兩隻腳),導致小朋友便以為蜜蜂只有四隻腳,還記得小學寫自然考試卷有一題問蜜蜂有幾隻腳?我就勾選四隻腳,還自以為答對了!(暈倒!),後來看見真正的蜜蜂怎麼有六隻腳,還一度以為是發現變種蜜蜂哩,哈哈哈~。
彩繪可愛的媽寶「小蜜蜂」
 2.最常現身的小蜜蜂「義大利蜂」
       苗栗廠周邊生態豐富,每到各式植栽或農作植物開花時,就吸引蜜蜂前來採集花蜜,本地常見的小蜜蜂中,數量最多的應該是「義大利蜂」,其次是「青條花蜂」。義大利蜂是屬於群居昆蟲,採食花粉和花蜜並釀造蜂蜜,群體中有工蜂、雄蜂和蜂后三種類型的蜜蜂,工蜂體長13~15㎜,頭部和胸部為黑褐色,腹部黃褐色和黑褐色相間,全身佈滿黃色長絨毛,胸部絨毛特別發達,雄蜂體型較大,複眼也特別發達且有部分相連接,蜂后腹部較長,約有工蜂兩倍長。一般而言一個蜂窩只會有一隻蜂后(有些例外有兩隻蜂后)。蜜蜂為取得食物不停地工作,白天採蜜、晚上釀蜜,同時替果樹完成授粉任務,為農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故在苗栗廠有機示範農場就可輕而易舉拍到義大利蜂採集玉蜀黍、銀合歡、蒜香藤、檸檬及其他植物花蜜的畫面,要是能發現有蜂蜜的蜂窩可直接摘下來吃,那就太讚了。
採集香檬花蜜的「義大利蜂」
採集玉蜀黍花蜜「義大利蜂」
採集銀合歡花蜜「義大利蜂」
採集蒜香藤花蜜的「義大利蜂」
 3.肥胖可愛的青蜂俠「青條花蜂」
       有一次在廠區巡察時,在地上發現一隻死翹翹的藍色小蜜蜂,可愛令人驚艷的色澤,有點像青蜂俠,不禁懷疑牠是被人刻意染色的蜜蜂嗎?這是假的吧,把死蜂照片貼上臉書(FaceBook)的昆蟲社團,請教昆蟲達人,才知道,真有一種蜜蜂長成這樣,名叫「青條花蜂」;今年5月31日工安課辦公室後面的左手香剛好開花,路過時發現活生生的青條花蜂正在採集花蜜,趕快用手機拍下來,超級可愛的藍黑條紋相間,圓圓胖胖的身軀,讓即使怕蜜蜂昆蟲的人,也可能覺得牠怎麼這麼可愛。上網查得青條花蜂有一特色,其在訪花時,會用前足與口器抓住短型雄蕊,後足站立於長型雄蕊花絲或花藥上,並同時振動所有花藥,當牠們造訪下一朵花時身上的花粉也會沾黏到雌蕊,而達到授粉效果,這種授粉的方式被稱作「振動授粉(buzz pollination)」。
肥胖可愛的「青條花蜂」
 4.暗藏綠籬的魔鬼「虎頭蜂窩」
       苗栗廠非常注重環境綠美化工作,廠務課便有一位李大哥專門負責廠區草皮整理及綠籬修剪工作,有一次,李大哥在修剪廠區的矮灌木綠籬時,不小心觸動暗藏在綠籬中的蜂窩,群蜂出巢發動總攻擊,李大哥馬上抱頭逃竄,雖然逃至安全處所,但仍被蜂螫了幾下,痛得哀哀叫;心想,蜜蜂多是在大樹上或屋簷下築窩,怎可能在矮灌木綠籬中暗藏蜂窩呢?有一回下班後回到宿舍,在進入宿舍川堂時,就在旁邊的矮灌木綠籬中,真的發現一個虎頭蜂的蜂巢(一般虎頭蜂的蜂巢是有罩殼,因此很容易辨識),還有一隻長相很特別的虎頭蜂(不是黃腰虎頭蜂哦!可惜沒留下照片)在巢上爬來爬去,嚇死寶寶了,可見蜜蜂只要發現風水好的地方就會在哪兒築巢,因為該蜂巢還很小顆,先不急著剷除牠,遠距離觀察幾天再說,挖哩勒!本來蜂巢只有乒乓球大小,很快就變成棒球一樣大,現在已經具有威脅性,於是依據本廠蜂窩摘除標準作業流程(SOP),立馬通知苗栗縣消防局幫忙派員前往摘除。
廠區扁柏樹上的「虎頭蜂窩」
廠區建築屋簷下的「虎頭蜂窩」
廠區矮灌木綠籬中的「虎頭蜂窩」
 5.逆向飛行的惡霸「大黃蜂」
       某一上班日,我手機設定中午12:00的鬧鐘響起,於是騎摩托車外出買午餐便當,才剛離開警衛室大門不久,就在行經宜春路的台肥壘球場旁時,突然眼前有一團黃黃的東西直飛過來,還聽見「嗡嗡嗡」的聲音,然後就被大黃蜂(不確定是何種胡蜂,疑似為黃腰虎頭蜂)螫到左邊的太陽穴,挖哩勒!戴著安全帽還能被螫到這個部位,諸位看倌們可能很好奇「被胡蜂螫到是什麼感覺?」,親身的體驗是:「被蜂螫那瞬間,就像被一顆高速的石頭K到一樣,痛啊!」,被螫到後,立馬停車,脫下安全帽,摸摸患處,心想沒多久肯定會腫一個大包,必須果斷採取黃蜂螫傷可行的緊急應變措施,腦海立刻浮現各種方案:方案A就近去醫院掛急診,方案B自行塗上「小護士(面速利達姆)」,方案C自行吃「普拿疼止痛藥」,方案D自行噴上「敵腐靈」或「六氟靈」,方案E找童子尿解蜂毒….OOXX等等,突然靈光乍現,想到有一次用LINE通訊軟體跟馬來西亞友人閒聊,提及本廠有眼鏡蛇或雨傘節現蹤的紀錄,該朋友得知我宿舍附近常有毒蛇出沒,為顧及小弟生命安全著想,上回來台灣就送我兩小瓶當地很靈驗的「蛇藥散(精)」,可解毒蛇咬傷,作為保命之用;可能是小弟武俠小說看太多,覺得那中草藥調製的藥水既然可解蛇毒,拿來解「毒蜂刺傷」應該也不成問題,好吧!決定「死馬當活馬醫」,先用那藥水試試看,因藥水放在宿舍內,於是騎摩托車轉到宿舍執行自救任務,大約離被蜂螫2分鐘後抵達宿舍,照照鏡子,果然如預測一樣,左邊太陽穴患處已經長出一個「50元硬幣大小」的腫包,立馬塗上毒蜂刺傷解藥,塗藥約10分鐘後再照照鏡子,患處腫包已消下去,還真是靈驗有效,內心直呼神了!
       本案例僅是走狗屎運被毒性不強的黃蜂螫傷且碰巧成功的個案,奉勸各位被毒蛇、毒蜂、毒蜘蛛、毒蜈蚣或毒蠍子等五毒蟲咬傷/螫傷,建議應就近至醫院掛急診尋求正統醫學治療,切勿亂試偏方,以免耽誤治療黃金時間。
患處被蜂螫2分鐘後的腫脹情形
患處塗上藥10分鐘後之消腫情形
疑似涉案的兇手「黃腰虎頭蜂」
 6.比籃球大的蜂巢「虎頭蜂窩」
       就在小弟在馬路上巧遇逆向飛行的惡霸「大黃蜂」後兩天,有同仁向工安單位通報:「在台肥壘球場觀眾席後方的木麻黃樹上發現一個大型蜂窩」,本單位獲報後,立即派勞安人員前往現場勘查,挖哩勒!木麻黃樹上長了一顆很大的虎頭蜂窩,隨後依前述之蜂窩摘除標準作業流程,立馬通知苗栗縣消防局幫忙派員前往處理,經專業人士摘除後,這個蜂窩有一顆籃球這麼大(甚至比籃球大),合理的推測,與小弟發生碰撞的大黃蜂可能這蜂窩的成員之一吧,真想告訴牠的蜂后,請好好教育訓練所屬的徒子徒孫蜂仔們,要遵守本國交通部發布之「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行車走路應遵循方向,切勿逆向行駛或飛行,這樣很容易發生車禍的。
木麻黃樹上的「虎頭蜂窩」
比籃球大的「虎頭蜂窩」
 7.樹下群聚的大黃蜂「黃長腳蜂」
       在宿舍前花園的柚子樹上常會看到一種蜂巢,且有多數大黃蜂群聚努力工作,該蜂巢是由許多開口成六角形的蜂室組構成,而整個蜂巢外部並沒有罩殼,因此可判斷這並不是虎頭蜂的蜂巢,而是一種「長腳蜂」的蜂巢,由蜂巢上黃蜂的長相與谷哥(Google)圖片的黃蜂照片比對,確認是「黃長腳蜂」,其體長為18 ~23 mm,體色為黃色,前胸、後胸背板底色黑色,上有2條黃色縱向斑紋,各個腳節有黑、黃相間的斑紋,又稱「陸馬蜂」、「和馬蜂」,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森林邊緣,郊區住宅與校園內也常見到,黃長腳蜂習慣築巢於樹叢、屋簷下,在苗栗廠算是最常見的長腳蜂之一,其實,長腳蜂與虎頭蜂雖然都是胡蜂類,但長腳蜂並不像虎頭蜂的防衛心與攻擊力那麼強,而且毒液對人的危害也比較小,實在不用太過緊張,而且有幾種長腳蜂,譬如這黃長腳蜂的生活領域就和人很接近,很喜歡築巢於公園、學校的樹叢間,或是房舍的屋簷、門窗下,就代表這些生物是可以和人們和平共存的。
爬滿蜂窩的「黃長腳蜂」
 8.蛻變成功的小黃蜂「雙斑長腳蜂」
      有一天在宿舍隔壁舍友的窗戶上發現一可愛的「吊飾」,湊近一看是個小蜂巢,在蜂窩上尚有3隻大黃蜂(猜測其中一隻應該為蜂后)忙著執行擴建工程,屈指一數已經築好了十多個蛹室,部分蛹室已封蓋的罩蓋還發出黃色螢光筆的色彩甚是漂亮,這種蜂看起來怪可怕的,像是胡蜂科的蜂類,深怕這蜂巢越蓋越大,到時候進出房間,可能一不小心,侵犯牠們的警戒範圍,或惹惱了牠,免不了得挨上幾針免費的疫苗,因為蜂巢還小,且粗判這種蜂不是劇毒的虎頭蜂,就不勞駕消防局人員,直接委請本廠人稱「K哥」的緊急應變第一勇士幫忙移除之,「K哥」身手俐落且動作迅速,沒一會兒的功夫,便回報工作完成了,下班後回到宿舍,發現被摘除的蜂巢被丟棄在前花園的草地上,裡面還有小生命,隨手撿回來觀察幾天,沒封蓋的蛹室內明顯可見到小蜂蛹還會蠕動,觀察一天後裡面跑出一隻小黃蜂,把牠捧在手掌心上仔細端詳,這沒有爹娘照顧的小黃蜂,也不知要餵食什麼食物,看來是無法繼續長大成人。因有比較完整的近照,同樣把小黃蜂照片貼上臉書的昆蟲社團,請教昆蟲達人,這是什麼蜂名?多位熱心網友回復:這剛蛻變成功的小黃蜂是長腳蜂的一種,名為「雙斑長腳蜂」。
忙著擴建蛹室的「大胡蜂」
放入玻璃罐中之「胡蜂蜂窩」
剛從蛹室跑出來的「小黃蜂」
捧在手掌心的寶貝「小黃蜂」
 9.以毒攻毒的蜂療「治病強身」
       蜜蜂除提供人們蜂蜜美食外,對人類尚有重大醫療貢獻,在大學就讀期間,發現家中書櫃上有一本「針灸大全」中醫書籍,出於好奇心,取出「針灸大全」亂讀一通,雖然全書都是中文書寫,但當時看得不是很懂,不過整本書東翻一頁西翻一頁,日積月累下來,慢慢地也對神針及人體經絡學有些微的了解,就是利用金針針刺人體皮膚表面,對人體穴位起到治療作用;接觸蜜蜂之後,發現蜜蜂還有一個比較少人知道的好處,就是蜜蜂也可用來治病,利用蜜蜂尾刺上面的蜂毒,在給患者做蜂療時,使用蜜蜂尾針刺在人體的皮膚穴位,使蜂毒進入皮膚穴位,以毒攻毒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上網請教谷哥(Google)大神,原來「蜂針療法」起源於中國,據記載在30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養蜂並早在西元前770年的東周時期,人們就開始用蜂螫治病,且在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中亦記載了蜂療法,儘管這蜂針療法對治療人類多種病痛具有功效,但考量一次治療便會犧牲很多小蜜蜂寶貴的生命,實在有點殘忍,基於愛護小動物的緣由,宜改用其他醫療手段治病強身為佳。
蜜蜂提供甜蜜的美食「愛心蜂蜜」
蜜蜂尾針可用於蜂療「治病強身」
       苗栗是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蟲魚鳥獸等生態非常豐富且多樣化,前文介紹較常出沒,恰好入鏡拍到的黃腰虎頭蜂、黃長腳蜂、雙斑長腳蜂、義大利蜂及青條花蜂,此外苗栗廠亦常出現陶藝大師泥壺蜂及細腰蜂等其他蜂種,因礙於篇幅限制未能加以介紹,未來期盼能再向大家介紹更多樣有趣的苗栗生態之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