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見證台灣茶產業的盛世與衰敗-台肥肥料廠

2022-11-08
4189
民國64年苗栗廠第一液氨尿素工場
TEXT/吉天行  PHOTO /Shutterstock  VISUAL/Sally Shih
 
2021年末掀起一股茶葉風潮,台灣首部海陸腔客語劇「茶金」於各大有線、無線平台上架,該劇以1950年代為背景,講述茶葉大王張福吉,與女兒張薏心這兩代人經營茶葉出口公司,在動盪的時局中,憑藉努力走出自己的道路。劇中提到,由於地力不足,茶葉需仰賴化學肥料才能長得好,但是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台灣自產肥料不多,多半靠進口化肥,並主要用於種植糧食作物稻米,因此,增建本土肥料廠勢在必行,台肥基隆廠、南港廠、新竹廠、苗栗廠、高雄廠及花蓮廠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民國64年苗栗廠萬安演習
其中成立最晚但規模最大的苗栗廠,原為慕華聯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苗栗液氨尿素廠,於1964年成立,是台灣最早利用天然氣為製程原料的化肥廠,時至1970年因美商股權出售,由政府收購,同年10月正式歸併台肥公司,廠名改為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廠。
 
美商慕華時代的苗栗廠有著高薪資、人員高素質及高效率三高著稱,廠區內除了大操場外,還有羽球場、桌球場,甚至還有高爾夫球場,辦公室也有著當時少有的中央空調跟台灣櫸木材質的木質地板,辦公區域一直到今天都還保存良好繼續使用當中。台肥接手苗栗廠後,仍延續美式管理制度及風格,優渥的薪資與福利,令當時苗栗廠的員工成為炙手可熱的結婚對象,據說排隊相親的對象大排長龍呢。

 
民國72年苗栗場運動大會
苗栗廠的全盛時期一直持續到1999年,台肥公司民營化後,中油取消原有的天然氣優惠,生產成本變為原來的數倍,沉重的成本壓力使得傳統氮肥廠終告停產。苗栗廠已經出色的完成了他的任務,提供台灣發展初期所需的各種肥料,對台灣茶葉的種植也有相當貢獻。而一個時代的結束象徵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始,苗栗廠如今逐漸轉型為綠色循環經濟園區,一邊開發富含有機質及益菌的生技有機質肥料,另一邊發展高科技電子級化學品,繼續它的滋養台灣之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