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用玻璃罐裝載甜美──Google零負評的環保果昔吧

2022-11-08
2770
穿越台北信義區百貨核心,移步在巷弄之間,松山文創園區偌大的自然生態系稀釋了車來人往的喧囂,與松菸綠林隔著小路對望的環保果昔吧「好結果 Sincerely」,門面吸納燦亮的陽光,空間裡錯落著熱帶島嶼風土滋養出的植栽和水果,店長林恬安將飽滿的色彩倒入玻璃瓶,玻子裡盛裝的不只是順應季節而生的綿密果昔,也是追求永續生活的美好印記!
TEXT/許羽君  PHOTO/林宜賢  VISUAL/Sally Shih
 
不「糖突」!以當令水果體現大自然的奇異恩典
推開店面折疊玻璃門彷彿推開庭園圍籬,設計師選擇讓陽光灑掃而入,任風徐徐吹送,流動的空氣延展了空間的視覺限制,剛從庭園式的玄關走進店內,眼前便收穫了香蕉、鳳梨、紅龍果等熟成果實,坐在吧台前,肢體因設計合宜的桌椅高度,體驗到身與心「回家」的自在。
 
折疊式門窗方便引入自然光線與清風。
果實來自固定配合的商家,汲取不同產地養分的當令果實,其滋味順隨風土變化,但是「好結果」的果汁不放糖,醜蔬果因而成為兼顧營養和美味,甚至得以支持店內運營的重要角色。林恬安認為,「大自然的東西本來就是活的,就像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果汁的味道每次都些許不同,好比今天奇異果酸度明顯,今天芭樂香氣比較突出,但在出杯前都試喝,調整至甜度、稠度都差不多。」
 
店長林恬安以蘋果汁取代糖與水,研發出飽含果肉且口感醇厚的果汁。
在個人飲食喜好與顧客回饋中,她彷彿校正出讓人得以從一杯果汁,感受在地風土的美好機遇。因此店內果汁分成三個系列,按照口感區分出保留果肉並兌水攪打的果昔、濾除果肉的清爽純榨汁系列,以及以蘋果汁取代水的稀釋功能,調配出口感飽滿並散放香氣的果昔;此外,她也手工自製口味溫和的優格,燕麥碗則以未精製的燕麥、大麥、黑麥、蕎麥等,依照麥類的硬度天性,抓準比例,烹煮再浸泡,讓穀物不過於軟糯而帶有嚼感。
 
配料豐富的水果優格碗。
因壓力暴增10kg! 藉由認識好菌走出身心黯然
「好結果」的餐點隨著個人生活經驗,形塑出獨到品味,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建議量,設計出適宜分量。林恬安數念著:「水果一天需要240至300克,店內一杯果汁的果肉至少240克,一天所需的乳製品是2.5杯,店內大份優格就含兩杯,而一日油脂分量為4匙,堅果推薦量是10到15克,餐點或是牛奶類都可以配著堅果打,燕麥碗裡40克的燕麥,大概是一份全榖根莖類的量。」早餐若是以優格搭配果汁,便輕鬆攝取乳製品、堅果、水果養分。
 
「好結果」店長林恬安。
近期菜單再添鹹食選項,一份餐點幾乎滿載單日營養,也成為外食族調整日常飲食的捷徑。許是因為林恬安也曾是上班族,生活被待辦目標填滿,樓下的果汁店成為湊合每日營養的來源,早餐光景疊合著上班路,2016年,從常客成為接手果汁店的店長,2019年再搬遷至現址,生活環境看似改變,逢疫病無預警追趕而來,她卻再次落入用食物紓壓的慣性中,「因為疫情跟房租壓力很大,我就會狂吃澱粉跟醣類,以前當上班族時加班也是,開店三季我就胖了十公斤。」
 
以未精緻的全榖雜糧自製燕麥基底。圖為莓果可可燕麥碗。
面對身心黯然,林恬安歷經掙扎後,嘗試推開心門上的縫隙,讓細微的光線流洩而入,她從閱讀理解身體對於甜食的渴望,在《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發酵文化》等書中,發現腸道細菌與人體的關係,「不同菌種有不同食物,如果我一直吃甜的就會助長特定菌種,而它們為了生存,會讓我想吃更多甜食。」
 
當令水果提供果汁豐富營養與美味。
實際實踐衛福部的每日飲食建議量,不僅驗證百年來不朽的真言──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林恬安更能自信說到:「現階段,我不需要勉強自己必須要吃水果蔬菜,我沒有強迫自己改變,但是身體的喜好跟渴望會自己改變。」 開業六年,生活的目光從遙遠的未來回到近身之事,她不斷深入探索自我的內涵與需要,相比以往知足,也感覺到身心的安定與美好。
 
攜手外送平台 用守護鯨魚之心盼「塑塑退散」
「我的人生成長從開店開始,第一次真的認識身體天生的需要,意識到人很有限,我的時間有限、體力有限。」認識自己似也影響了林恬安的環保推廣行動,也試圖在理想與大眾消費習慣之間創造彈性空間,奇特的是,她的環保堅持並未使消費者卻步,店面在Google評價中竟然毫無負評,截至2022年9月,評價全然為五顆星。
 
「一口覓食」(MissEco)平台與合作餐廳都採用循環再利用的器皿。
環保意識從小根植體內,她跳脫人的視角而嘗試同理萬物,便深刻體會國內的環保風氣形如牛步,「政府的限塑對象從塑膠袋、塑膠吸管到塑膠杯,很多店家抱怨政府沒有提供緩衝時間,但如果我是鯨魚,每天都面臨被噎死的困境,怎麼想給緩衝時間?海洋生物沒有辦法分階段式活下去,人類有能力選擇,但海洋生物沒有。」
 
環保之路並非一路遂順,最初林恬安曾估算過租賃合約期間,每日塑膠杯使用量,疊套放置後竟能塞滿整間店,「好結果」因此一度以環保「大象杯」供應餐點,顛覆大眾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的慣性,當時,環保容器租賃品牌「好盒器」、「青瓢」紛紛扎根南北都會,她也試想串聯周邊店家實踐「甲地借,乙地還」的模式,可惜力有未逮,直至疫情之下、外送興盛,她的構想才重獲實踐的機會。
 
國內興起首家零廢棄環保外送平台「一口覓食」(MissEco),平台與合作餐廳都採用循環再利用的盒器,由外送員隨餐送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食用、清洗後再親自歸還店家,或於下回點餐時將容器交還外送員,「好結果」成為平台首批合作店家,而店內外帶方式則改以植纖餐盒、玻璃容器、二手提袋盛裝餐點,為了倡導回收,消費者退還玻璃容器時會獲得一筆器皿退回費用,另外,店內也巧妙以二手紙袋自製優格成份標示牌,充滿勞作感與童趣。趣味、日光、綠意穿梭滿室,伴隨玻璃罐中的瑰麗色彩,持續訴說著「好結果」守護未來的不變初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