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English
聯絡我們
搜尋
熱門關鍵字:
黑旺
關閉
C000100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認識台肥
公司簡介
經營理念
組織團隊
經營團隊
組織架構
台肥大事紀
影音專區
市場與業務
主要產品
事業據點
主要轉投資事業
台肥基金會
台肥基金會簡介
獎學金辦法
獎學金獲獎名單
113年獲獎名單
111年獲獎名單
110年獲獎名單
109年獲獎名單
研究計畫獎勵辦法
研究計畫獎勵金獲獎名單
贊助管理辦法
公開資訊
重要管理政策
品質政策
安全衛生政策
台灣持續改善活動競賽
資訊安全政策及管理方案
台肥花蓮深層海水園區
聯絡我們
聯絡我們
進度查詢
訊息專區
最新消息
招標公告
人才招募
大宗原物料採購資訊
商品/不動產
不動產開發
業務簡介
租售訊息
土地租售資訊
建物租售資訊
肥料產品
農友牌簡介
產品一覽表
商品資訊
肥料教室
化工產品
電子級化學品
水產繁養
液氨產品
液氨產品牌價
碳足跡查證聲明書
台肥刊物
刊物文章
電子報刊物
70周年紀念專區
時光故事
70周年特刊
投資人專區
公司治理
治理規章
董事會
董事會
董事會重要決議
董事會績效評估
董事會成員
功能性委員會
誠信經營與反貪腐
內部稽核
獨立董事與內部稽核主管及會計師之溝通情形
風險管理
智慧財產管理計畫
股東資訊
股東資訊
股務資訊
台肥年報
重大訊息
法說資料
股東服務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
財務資訊
財務報告
營業收入
永續管理
English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認識台肥
公司簡介
經營理念
組織團隊
台肥大事紀
影音專區
市場與業務
主要產品
事業據點
主要轉投資事業
台肥基金會
台肥基金會簡介
獎學金辦法
獎學金獲獎名單
研究計畫獎勵辦法
研究計畫獎勵金獲獎名單
贊助管理辦法
公開資訊
重要管理政策
品質政策
安全衛生政策
台灣持續改善活動競賽
資訊安全政策及管理方案
台肥花蓮深層海水園區
聯絡我們
聯絡我們
進度查詢
訊息專區
訊息專區
最新消息
招標公告
人才招募
大宗原物料採購資訊
商品/不動產
商品/不動產
不動產開發
業務簡介
租售訊息
肥料產品
農友牌簡介
產品一覽表
商品資訊
肥料教室
化工產品
電子級化學品
水產繁養
液氨產品
液氨產品牌價
碳足跡查證聲明書
台肥刊物
台肥刊物
刊物文章
電子報刊物
70周年紀念專區
時光故事
70周年特刊
投資人專區
投資人專區
公司治理
治理規章
董事會
誠信經營與反貪腐
內部稽核
獨立董事與內部稽核主管及會計師之溝通情形
風險管理
智慧財產管理計畫
股東資訊
股東資訊
股務資訊
台肥年報
重大訊息
法說資料
股東服務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
財務資訊
財務報告
營業收入
永續管理
:::
刊物分類
肥沃台灣
台肥刊物
文章分類
全部
512
集團報導
116
農業新發現
164
職場專欄
71
肥沃台灣
1
生活花絮
160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Email address
:::
首頁
台肥刊物
刊物文章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小
中
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而IE7或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用玻璃罐裝載甜美──Google零負評的環保果昔吧
生活花絮
2022-11-08
2770
穿越台北信義區百貨核心,移步在巷弄之間,松山文創園區偌大的自然生態系稀釋了車來人往的喧囂,與松菸綠林隔著小路對望的環保果昔吧「好結果 Sincerely」,門面吸納燦亮的陽光,空間裡錯落著熱帶島嶼風土滋養出的植栽和水果,店長林恬安將飽滿的色彩倒入玻璃瓶,玻子裡盛裝的不只是順應季節而生的綿密果昔,也是追求永續生活的美好印記!
TEXT/許羽君 PHOTO/林宜賢 VISUAL/Sally Shih
不「糖突」!以當令水果體現大自然的奇異恩典
推開店面折疊玻璃門彷彿推開庭園圍籬,設計師選擇讓陽光灑掃而入,任風徐徐吹送,流動的空氣延展了空間的視覺限制,剛從庭園式的玄關走進店內,眼前便收穫了香蕉、鳳梨、紅龍果等熟成果實,坐在吧台前,肢體因設計合宜的桌椅高度,體驗到身與心「回家」的自在。
折疊式門窗方便引入自然光線與清風。
果實來自固定配合的商家,汲取不同產地養分的當令果實,其滋味順隨風土變化,但是「好結果」的果汁不放糖,醜蔬果因而成為兼顧營養和美味,甚至得以支持店內運營的重要角色。林恬安認為,「大自然的東西本來就是活的,就像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果汁的味道每次都些許不同,好比今天奇異果酸度明顯,今天芭樂香氣比較突出,但在出杯前都試喝,調整至甜度、稠度都差不多。」
店長林恬安以蘋果汁取代糖與水,研發出飽含果肉且口感醇厚的果汁。
在個人飲食喜好與顧客回饋中,她彷彿校正出讓人得以從一杯果汁,感受在地風土的美好機遇。因此店內果汁分成三個系列,按照口感區分出保留果肉並兌水攪打的果昔、濾除果肉的清爽純榨汁系列,以及以蘋果汁取代水的稀釋功能,調配出口感飽滿並散放香氣的果昔;此外,她也手工自製口味溫和的優格,燕麥碗則以未精製的燕麥、大麥、黑麥、蕎麥等,依照麥類的硬度天性,抓準比例,烹煮再浸泡,讓穀物不過於軟糯而帶有嚼感。
配料豐富的水果優格碗。
因壓力暴增10kg! 藉由認識好菌走出身心黯然
「好結果」的餐點隨著個人生活經驗,形塑出獨到品味,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建議量,設計出適宜分量。林恬安數念著:「水果一天需要240至300克,店內一杯果汁的果肉至少240克,一天所需的乳製品是2.5杯,店內大份優格就含兩杯,而一日油脂分量為4匙,堅果推薦量是10到15克,餐點或是牛奶類都可以配著堅果打,燕麥碗裡40克的燕麥,大概是一份全榖根莖類的量。」早餐若是以優格搭配果汁,便輕鬆攝取乳製品、堅果、水果養分。
「好結果」店長林恬安。
近期菜單再添鹹食選項,一份餐點幾乎滿載單日營養,也成為外食族調整日常飲食的捷徑。許是因為林恬安也曾是上班族,生活被待辦目標填滿,樓下的果汁店成為湊合每日營養的來源,早餐光景疊合著上班路,2016年,從常客成為接手果汁店的店長,2019年再搬遷至現址,生活環境看似改變,逢疫病無預警追趕而來,她卻再次落入用食物紓壓的慣性中,「因為疫情跟房租壓力很大,我就會狂吃澱粉跟醣類,以前當上班族時加班也是,開店三季我就胖了十公斤。」
以未精緻的全榖雜糧自製燕麥基底。圖為莓果可可燕麥碗。
面對身心黯然,林恬安歷經掙扎後,嘗試推開心門上的縫隙,讓細微的光線流洩而入,她從閱讀理解身體對於甜食的渴望,在《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發酵文化》等書中,發現腸道細菌與人體的關係,「不同菌種有不同食物,如果我一直吃甜的就會助長特定菌種,而它們為了生存,會讓我想吃更多甜食。」
當令水果提供果汁豐富營養與美味。
實際實踐衛福部的每日飲食建議量,不僅驗證百年來不朽的真言──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林恬安更能自信說到:「現階段,我不需要勉強自己必須要吃水果蔬菜,我沒有強迫自己改變,但是身體的喜好跟渴望會自己改變。」 開業六年,生活的目光從遙遠的未來回到近身之事,她不斷深入探索自我的內涵與需要,相比以往知足,也感覺到身心的安定與美好。
攜手外送平台 用守護鯨魚之心盼「塑塑退散」
「我的人生成長從開店開始,第一次真的認識身體天生的需要,意識到人很有限,我的時間有限、體力有限。」認識自己似也影響了林恬安的環保推廣行動,也試圖在理想與大眾消費習慣之間創造彈性空間,奇特的是,她的環保堅持並未使消費者卻步,店面在Google評價中竟然毫無負評,截至2022年9月,評價全然為五顆星。
「一口覓食」(MissEco)平台與合作餐廳都採用循環再利用的器皿。
環保意識從小根植體內,她跳脫人的視角而嘗試同理萬物,便深刻體會國內的環保風氣形如牛步,「政府的限塑對象從塑膠袋、塑膠吸管到塑膠杯,很多店家抱怨政府沒有提供緩衝時間,但如果我是鯨魚,每天都面臨被噎死的困境,怎麼想給緩衝時間?海洋生物沒有辦法分階段式活下去,人類有能力選擇,但海洋生物沒有。」
環保之路並非一路遂順,最初林恬安曾估算過租賃合約期間,每日塑膠杯使用量,疊套放置後竟能塞滿整間店,「好結果」因此一度以環保「大象杯」供應餐點,顛覆大眾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的慣性,當時,環保容器租賃品牌「好盒器」、「青瓢」紛紛扎根南北都會,她也試想串聯周邊店家實踐「甲地借,乙地還」的模式,可惜力有未逮,直至疫情之下、外送興盛,她的構想才重獲實踐的機會。
國內興起首家零廢棄環保外送平台「一口覓食」(MissEco),平台與合作餐廳都採用循環再利用的盒器,由外送員隨餐送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食用、清洗後再親自歸還店家,或於下回點餐時將容器交還外送員,「好結果」成為平台首批合作店家,而店內外帶方式則改以植纖餐盒、玻璃容器、二手提袋盛裝餐點,為了倡導回收,消費者退還玻璃容器時會獲得一筆器皿退回費用,另外,店內也巧妙以二手紙袋自製優格成份標示牌,充滿勞作感與童趣。趣味、日光、綠意穿梭滿室,伴隨玻璃罐中的瑰麗色彩,持續訴說著「好結果」守護未來的不變初衷。
生活花絮
肥沃台灣2022年10月
一口覓食
許羽君
好結果
肥沃台灣2022年10月
永續
減塑
延伸閱讀
最醜卻最美的作品. . . 「植物講古師」用藝術承載黑鄉歷史
在友善耕作中慢熟──慢熟咖啡
發行者的話(vol.11)
廖科溢:一起當合格旅人
MEGUの食育食癒時間──菠菜的再生栽培
與海結緣140年! 日本水產龍頭養殖黑鮪護地球
讓米其林主廚都心動的養殖烏魚子──竹魚水產
深藏不露的海洋減碳大軍──藍碳
五米停留 讓心喘息
見證台灣茶產業的盛世與衰敗-台肥肥料廠
回列表
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