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天是日本新紀元「令和」最初的春天,對日本旅館業來說頗有春寒料峭之感,苦寒無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5月已有34間旅館/旅館集團聲請破產,膠囊旅館第一品牌「頭等艙客棧」(JR 西日本First Cabin,JR西日本ファーストキャビン)也在4月底正式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引發業界震撼。在這波產業寒流當中,哪些業者有能力禦寒?哪些卻註定凍傷凍壞?本文將透過「資產負債表」上的財務指標,簡要剖析、解答。
春天哪會這呢寒? 頭等艙疫情之下等嘸人客
「頭等艙」集團成立於2006年,第一間據點2009年於大阪鬧區開幕,由於以飛機座艙為概念打造住宿環境(請參考官網照片),加上空間、設備比一般膠囊旅館豪華(請參考官網照片:和歌山分店照片、柏之葉分店照片),經常引發熱議,也因此拓點快速,截至聲請破產前,全國據點總計26間。
看似經營的有聲有色,在台、港背包客圈也頗富有盛名,實際上「頭等艙」早已虧損多時,原因是膠囊旅館業競爭日益激烈。直到疫情爆發,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據《日經Business》報導,「頭等艙」1月住房率為59%,2月住房率落至50%,即便集團迅速將每晚房價由原本4,000~6,000日圓不等調降至3,000日圓,3月入住率卻未見起色、持續滑落至27%。 走在財務鋼索上? 部分業者為迎東奧債台高築
由「資產負債表」、財務結構之角度來觀察旅館業的問題,業界向來具備投資龐大、回收緩慢的特性,因此固定資產(土地、建物、營業設備等)較多、流動資產(現金、存款、應收帳款等)較少,固定資產占整體資產比例經常超過七成,如表1。同時,業者多半不會透過自有資金投入旅館建設,而是透過舉債來大興土木,因此資產中的負債大於股東權益,負債權益比(負債權益比=負債÷股東權益)通常大於1;負債占總資產比例多半大於50%、60%。
表1‧日本旅館業截至2019/03/31之年度資產數據 (單位:百萬円)
註:旅館業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例偏高,「三井不動產」固定資產占卻頗低,理由是三井不動產事業體廣大,除了旅館,還包含房屋仲介、新屋銷售等,財務結構與典型旅館集團不同。
日本多數旅館業者為了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所帶來的全球旅客潮,積極增設據點,業界知名集團如WBF旅館集團(WBFホテル&リゾーツ株式会社)、「共立物業集團」(株式会社 共立メンテナンス)、「三井不動產」等均如此,「頭等艙」也計畫於2020年加開「東京秋葉原電器街2號店」、「京都烏丸女性專用店」等。無奈奧運延期、疫情延燒、客流量驟減,讓公司現金流入量嚴重滑落。
對此,財務健全、槓桿相對低之旅館集團(如共立、三井等)基本上受影響程度有限,或者只需透過減少現金流出(例如少數據點暫時休館)即可彌補現金流入量下降之問題;財務槓桿相對高之公司(如WBF、頭等艙)則會因為錢流、人流進不來,加上防疫成本墊高,最終無力苦撐、選擇破產。以下表格是筆者整理/計算之旅館集團資產負債數據,較令人訝異的是,「頭等艙」早於2019年時負債就遠遠大於股東權益,股東權益(淨資產)呈現負值,顯示公司面對虧損:
表2‧日本旅館業截至2019/03/31之年度資產負債數據 (單位:百萬円)
圖‧日本名古屋精品旅館 防疫期間臨時休業
償債能力出問題! 頭等艙苦撐十餘年 宣告破產
看到這裡,有些讀者可能疑惑:同樣持有大量債務,為何共立、三井這些集團疫情期間仍舊穩若泰山?關鍵在於「償債能力」。企業「償債能力」好壞,主要觀察兩個指標──「流動比率」以及「速動比率」。
所謂「流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短期借款、應付帳款、應付費用等)的比率,即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數值越大越好,顯示企業面對短期債務較無倒債疑慮。
「速動比率」則是「流動資產(扣除存貨、預付費用)」和「流動負債」的比率。計算上扣除存貨與預付費用的理由是這兩項資產變現性較差,若真遇上亟需償還債務的情況時,不大可能及時將存貨與預付費用變現、用以還錢。「速動比率」同樣數值越大越好,顯示企業面對短期債務較無倒債疑慮。
以下表格是筆者整理/計算之旅館集團「流動比率」數據,其中已聲請破產之「頭等艙」之流動比率數字明顯較同業低,顯示償債能力低於同業:
表3‧日本旅館業截至2019/03/31之流動比率 (單位:百萬円)
註:「三井不動產」事業體廣大、「存貨」數字中包含待售不動產,存貨數字較高,有異於典型旅館業。為免比較基礎不同,因此不特別計算其「速動比率」與同業之差異。
其實透過「現金流量表」、「損益表」也能掌握企業的償債能力、經營能力以及獲利能力,只是日本部份企業僅公布「資產負債表」,不揭露其他報表與數字,因此本文只分析旅館業的「資產負債表」,略過「現金流量表」、「損益表」,不代表略談的兩大報表不重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