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MEGUの食育食癒時間──和風抹茶豆花簡單上手

2021-11-29
6418
日本有許多人氣的臺灣美食,其中豆花健康美味又可以養顏美容,所以特別受女性們的歡迎!
日本很少有類似的豆花甜食,因此在台灣第一次吃豆花的時候非常驚訝豆腐居然可以做成甜點,而在吃完後更是喜歡上了豆花!早餐、甜點、夜宵都很適合吃。
因此這次要跟大家介紹使用宇治抹茶所製作的「和風抹茶豆花」,做法很簡單,大家在家裡都可以輕鬆做出來!
近年因疫情關係無法出國,想去日本旅遊的朋友們,如果想念日本的話,來和MEGU 小廚師一起製作日本風味的豆花吧∼
TEXT/MEGU(須賀恵美)  PHOTO/婚攝Mike影像團隊    MAKEUP/Juin Tung  和服/張舜芬  
顧問/台海生技、台肥花蓮廠     場地/日藥博物館西門館  THANKS/劉皓欣、日藥本舖  VISUAL/Sally Shih
份  量:5人份
製作時間:約40~50分鐘
製作難度:★ ★ ★ ☆ ☆
 
豆花材料:
  • 豆漿(蛋白質含量高於4%,而無添加物者。)
500毫升
  • 深滋味深海鹽鹵
1茶匙(約1瓶蓋、裝八分滿)
  • 抹茶粉
5茶匙

配料材料:(糖漿&裝飾)
3大匙
  • 砂糖(這次用天然砂糖)
25克
  • 黑糖蜜
適量
  • 紅豆餡
適量

作  法:
  1. 抹茶粉加入低溫(≦28℃)豆漿中攪拌。請使用電動攪拌器,較容易拌勻。若無電動攪拌器,可先將抹茶粉和些許的熱水放入大碗中混合均勻成抹茶醬,再將抹茶醬與豆漿混拌為抹茶豆漿。
  2. 在均勻攪拌後的抹茶豆漿裡加入鹽滷。
  3. 將抹茶豆漿平均分裝於5個小玻璃瓶中,每瓶裝100毫升。
  4. 電鍋放入3~5杯水,預熱10分鐘。
  5. 待豆漿出現微凝固跡象時,將其放入電鍋隔水加熱,蒸10~15分鐘。過程中小心水被蒸乾。
  6. 將蒸過的豆漿移出電鍋,並放入冰箱或常溫的環境中,等待豆花降溫後凝固。過程中,盡量避免造成太大的晃動。
  7. 製作糖漿的部分,把砂糖放入鍋子裡開中小火不斷攪拌避免燒焦,煮至砂糖軟化成液態狀,再慢慢加入熱水攪拌(小心水若加入太快會噴出鍋子外),攪拌至所有的糖都溶於水中即可關火。
  8. 抹茶豆花冷卻後即可拿出來。淋上糖漿和紅豆餡(紅豆餡可搭配黑糖蜜,配料可依照個人口味調整),撒上抹茶粉點綴,一碗好吃又充滿日式風情的抹茶豆花就完成了。
 
備  註:
  1. 豆漿請選用蛋白質含量高於4%、無添加物者,較易凝固為豆花。
  2. 鹽滷豆漿請使用小型玻璃材質器皿加熱,較容易凝固、塑形。
  3. 市售抹茶粉大致分為「家用(飲用)」與「烘焙用」兩種,均可用來做豆花。「家用抹茶粉」家中就有,方便取得,但加熱後顏色會微微變黃。色彩改變、風味不變;「烘焙用抹茶粉」較不易取得,需特別購買,但較無遇熱變色問題。
抹茶粉較難直接溶解於豆漿中,建議將抹茶粉混合少許熱水,製作抹茶醬。
將豆漿加入抹茶醬中,混拌為抹茶豆漿。
在抹茶豆漿裡加入大約一瓶蓋(裝八分滿)的鹽滷。(照片提供 / MEGU)
關於鹽滷(にがりについて)
大家知道「鹽滷」(にがり)是什麼嗎?它是海水中提取鹽時所產生的液體,含多種礦物質,其中「鎂」和我們人體中的鈣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鎂不足,鈣也會減少。若長期缺乏鈣可能會造成骨質疏鬆等疾病!
 
因現代人的生活飲食越來越多樣化,加工食品、零食餅乾、飲料的出現。使得現代人缺「鎂」的問題更加嚴重,更是提高了身體健康上的危害,如:心律不整、缺血性心臟病、動脈硬化症、精神障礙等等。此外,長期鎂若攝取不足,有可能提高罹患骨質疏鬆症、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
 
究竟該攝取多少,才不算「鎂」中不足?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2020年公佈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18歲以上成年人,男生每日攝取量350mg起,女生則是300mg起,其中青壯年每日攝取量,男生建議為380mg,女生則是320mg。
 
除此之外「鹽滷」還含有許多礦物質,如豐富的鈣、鐵、鋅等維持身體機能所必需的物質。雖然這些礦物質可以從其他食品或補充劑攝取,但是為了快速、一次攝取完這些物質,「鹽滷」可以說是最好的營養來源,可以直接添加在其他食物中。例如,煮飯時加入「鹽滷」,煮出來的飯營養,又特別Q彈;加入麵團中,可以促進麵包發酵;煮蔬菜湯時添加鹽滷,滷水就會包覆蔬菜表面,鎖住鮮甜和水分。不只幫野菜鎖水,鎂對皮膚來說也是天然保溼成分,頗有益處。
 
這次我特別選用台灣生產的「深滋味深海鹽鹵」,它取自花蓮東岸太平洋662公尺的深層海洋濃縮萃取精華,含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所製成的天然豆花,口感Q彈綿密細緻喔~!。

 
鄰近太平洋的廠房,負責萃取來自662公尺深的深海鹽滷,製成「深滋味鹽鹵」
關於MEGU(自己紹介)
大家好!我是來自日本崎玉農家的MEGU小廚師(須賀恵美)。我來台灣之前,曾在東京的日本料理餐廳和Natural cafe restaurant修業、幫忙,並有4年的時間跟家人一起從事農業工作,逐漸開始參加一些小農市集,還有開辦烹飪和飲食教育等課程。
 
多年前,第一次來到台灣後接觸到許多台灣的農家蔬果和食物,同時也非常好奇台灣的農業和日本的哪裡不一樣,所以2020年決定再次來到台灣學習中文、親自體驗台灣的農場,然後跟大家分享這些有魅力的農家,除此之外偶爾還會和農家一起合作開設烹飪課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