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將會獲取提當月最新活動與相關訊息。

賞鳥嘗瓜 鹿草趣

2021-11-29
5686
金庸作品《天龍八部》中有一種上乘的輕功名為「凌波微步」,
武林豪傑運用自身內力,能在水上緩步行走,
小說描述,練成這門功夫至少需要二、三十年,
但有一種鳥類天賦異稟,一出生就會凌波微步,
因此被稱為「凌波仙子」,常在無汙染的田野之間現蹤跡。
TEXT/劉曜德  PHOTO/周兆志、劉曜德  VISUAL/ Sally Shih
 
田野濕地間的「凌波仙子」水雉,原本在全台灣皆有零星分布,但因都市開發,棲息地逐漸減少,已成為族群瀕危的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以往大多僅能在台南地區八掌溪至曾文溪兩溪間平原區域的菱角田中發現。現今因環境復育有成,在嘉義鹿草鄉的荷苞嶼濕地公園也可以見到水雉在水草植物葉片上以凌波微步愜意行走的身影嘍。
 
會換衣服的鳥兒 「凌波仙子」嘉義鹿草濕地現蹤
嘉義荷苞嶼濕地的水源來自於荷苞嶼大排,大排流經農業田區與住宅區,因此水中含有大量的生活汙水與農、畜牧業廢水,而荷苞嶼濕地引入大排流水,透過濕地中微生物與水生植物等大自然的淨化作用來達到水質淨化的目的,濕地有如嘉義地區的水質過濾器一般,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過濾大排中的汙染源,再將乾淨的水排回荷包嶼大排中。而這穩定的溼地生態系統以及多種水生植物的環境,也吸引了難得一見的水雉來此定居。
 
由於水雉習慣產卵在濕地的水生植物上,擁有豐富水草生態的荷苞嶼濕地生態園區相當適合水雉繁殖定居,竟意外的讓好幾對水雉夫妻來到鹿草鄉。水雉一身漂亮的羽衣,並非一整年都穿著同一套,非繁殖季節的冬羽水雉毛色較淺,就像路人一般不太會吸引目光。若想要欣賞亮麗的羽衣,長長的尾羽,黑白相間的身影加上金黃色後頸的「凌波仙子」,則需要在每年4~5月份進入繁殖季節後,再前往嘉義荷苞嶼濕地尋找,才有機會見到喔。

 
關於水雉的那些事
名稱 水雉、凌波仙子、愛情鳥
繁殖季節 每年4∼5月份之後,進入了繁殖期。成鳥開始換上亮麗的羽衣,長長的尾羽,黑白相間的身影與金黃色的後頸
孵蛋 每對水雉每巢產4顆蛋,由鳥爸爸接下孵蛋的工作,從第一顆蛋算起,平均孵蛋期約25~27天
公母鳥 公鳥和母鳥的羽色並無明顯的差別,但母鳥的體型較大,身體較粗圓。雌鳥約重190~250公克,雄鳥約重130~170公克
換羽 水雉告別繁殖季後,成鳥亮麗的夏羽會蛻去,換上樸素的冬羽,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做準備。大多會在10~11月開始集結,形成度冬的族群

資料參考引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網站。
會離家出走的氮肥 讓鹿草鄉面對耕種與生態難題
嘉義縣鹿草鄉,其灌溉水源來自於曾文水庫及烏山頭水庫,由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灌溉水源,鹿草鄉農田大部份屬於雙期作灌溉區,作物栽培以水稻、香瓜與秋葵等作物為主,畜牧業則以豬及羊為主。農作物栽培過程當中為了使產量與作物品質達到消費者需求,常會使用大量肥料提供作物營養。水稻栽培中會使用大量灌溉水,根據生長時期必須有入水及排水等動作,這過程當中無疑會使大量氮肥元素跟著灌溉水排至水溝當中。而旱作作物如洋香瓜,鹿草地區大多採用「隧道式栽培模式」(於土壤之上架設PE塑膠隧道、栽種洋香瓜),隧道有阻絕、保溫效果,但經由雨水沖刷以及灌溉水流出亦會帶走大量肥料營養元素至水溝中。據統計,水稻氮肥利用率約僅有40%,等於有60%的氮肥都跑到環境當中,而旱作氮肥利用率僅約25%,蔬菜甚至只有10%。因此肥料的流失不僅是農民栽培成本的流失,亦是影響環境生態的重要議題之一。
 
鹿草地區多採用隧道式栽培模式。
保護生態的肥料 助瓜果生長、幫水雉找到新家
近年有越來越多保育團體在農田友善環境上付出相當多心血,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共同推動的「農田生態認證機制——綠色保育標章」以及「田裡有腳印市集」,希望恢復自然生態保育環境使田間充滿各式動物腳印為目標所設立,輔導農友朝向使用友善環境的農法耕作,現今在台南官田已成功保育水雉棲息田區,讓田裡再現水雉腳印。
 
在肥料資材的開發上,台肥公司不落人後,開發多項友善環境的肥料,如取得「有機農業商品化資材認證」與「國產有機質肥料品牌推薦」雙重認證的「台肥生技5號有機質肥料」,以不含重金屬與天然植物資材為原料所製作而成,可改善土壤環境、增加土壤有益細菌,並減少肥料流失。而針對化學肥料產品則添加友善土壤環境的資材——泥炭(含腐植酸),可增加土壤保肥能力,減少肥料氮素流失至環境當中,另外「台肥金旺特43號」除添加泥炭外亦使用硫酸鉀當作鉀肥原料,不僅可減少肥料副成分「氯離子」的田間殘留量,並可有效提升作物肥料利用率。
 
鹿草鄉在荷苞嶼濕地公園附近有大片壯觀的隧道模式栽培的洋香瓜,洋香瓜算是一般民眾夏季最喜愛的水果之一。一般印象中洋香瓜都會在溫室裡採用吊掛式的栽培模式,但溫室搭建耗費成本較高。鹿草當地主要使用的隧道式栽培,具有成本較低的優點並且也能種出大又甜的高等級網紋洋香瓜。但這種露天隧道式栽培模式相較於溫室栽培,有肥份容易流失的缺點。因此台肥公司以友善土壤環境的肥料資材,進行隧道式洋香瓜肥培示範,不僅可增加土壤肥料利用效率,更可增加洋香瓜果實品質。
 
這場示範中,對照組使用的是傳統「慣用肥料39號」,以每分地使用200公斤當作底肥,而示範田區則使用「台肥金旺特43號」,以每分地使用175公斤當作底肥,示範目的以施肥量減量為目標。經過3個月的栽培管理後,顯示添加泥炭可增加保肥能力,而且「台肥金旺特43號」以硫酸鉀為原料可增進肥效吸收效率的,雖然肥料施用量減少13%,但植株在生長勢、果實品質與甜度上卻更優於對照組,朝向更合理化的施肥以及兼顧土壤與水源保育。

 
  台肥金旺特43號 慣用39號肥
肥料施用量 /每分地 175公斤 200 公斤
果實平均重量 /每顆 1,762 公克 1,798 公克
甜度 14.8 °Bx 13.7 °Bx

生態保育需要你我共同努力,讓田野之間的動物恢復生氣,友善環境的肥料資材不僅能夠使作物品質更佳,同時兼顧環境保護的目的。規劃一趟夏季嚐瓜賞鳥之旅,前往鹿角鄉荷苞嶼溼地與「凌波仙子」來場不見不散的約會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