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常客Frederick L. Gordon啜飲台灣好茶。所使用的茶壺店家稱為「水注」,仿唐宋時代的溫酒器製作而成。
*註:花鳥風月為日文用語,意指自然美景或風雅事物。
麗水街13巷,
明明位於熙熙攘攘的台北永康街商圈,
卻是條稍不留心就會錯過的靜謐小巷,
巷弄深處有塊木質招牌,
不打燈、不上色、不雕花,毫不張揚地佇立著,
風起時,一旁枝葉輕搖,甚至微微遮蔽牌子,
過去九個年頭,招牌擁有者「串門子茶館」
就是這樣低調而樸實的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
也意外迎來精品龍頭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密探,
店鋪資訊完整收錄在LV出版的《Taipei City Guide》當中,
也成了LV筆下「優雅的當代茶坊」。
TEXT / 張舜芬 PHOTO / 莊智淵 THANKS / Frederick L. Gordon、沈明穎 VISAUL / Sally Shih
「串門子」2013年開張,由沈僥宜、林玉施夫婦一同經營,供應茶飲與輕食點心,同時也展售茶具與茶葉。入內不久,就能領略何謂風雅,老闆遞上的茶壺壺身圓潤飽滿,和一般壺具相比,多了短頸、直圓口,再配上流暢的耳狀提把,猶如唐代仕女豐盈婀娜。
「我們的茶壺叫『水注』,是仿故宮收藏的『注子』,唐宋時期是用來裝酒的,溫酒瓶,多半是瓷或金屬材質,日本的溫酒瓶就是這樣子,到了日本,溫酒瓶沒有耳朵,但是唐代、宋代都有耳朵。」沈僥宜娓娓道來。
茶壺摹仿唐宋酒瓷 路易威登讚:優雅的當代茶
就是店裡的盛茶器皿被LV貼上「優雅」的標籤。熱泡茶飲以仿唐酒器盛裝,看似無印風格,卻藏著設計上的用心,當年,老闆親手繪製「水注」草圖、與陶藝家討論、燒陶、調整、再重燒,重新製作了好幾次才成了現在的模樣,釉料也特別挑選,讓燒出來的茶壺達到最佳保溫效果。
冷泡茶方面,則是參考坊間酒吧的容器。入門款飲品是「青春三泉」──金萱、凍頂烏龍、東方美人三款本土茶的組合,由試管、高腳杯盛裝,視覺效果令人驚嘆,很適合讓手機或相機先行品嚐,至於飲用的順序,建議由清香淡雅的金萱開始入喉,接著再加重氣韻,選擇焙火濃郁的凍頂烏龍,或是花香飄散的東方美人都可以。配合鬧中取靜的氛圍,一口茶之後,您會忘了身處台北市。
「青春三泉」是金萱、凍頂烏龍、東方美人三款本土冰茶的組合,是日韓旅客必點的品項。
手藝承襲清宮御廚 以台灣水果增添茶點色香味
有別於多數茶藝館點心委外製作,串門子的茶點都由老闆娘林玉施親手包辦,原來她的好手藝師承北京「仿膳飯莊」,眾所周知「仿膳」是民國初年清宮御廚流入民間後開設的館子,仿照御膳房烹調料理。兩岸開放探親之前,就有台灣大廚赴北京仿膳學藝,回台之後又把一身功夫傳給了林玉施。不過老闆娘並非依樣畫葫蘆,而是把宮廷糕點加以改良,融合台灣水果的美味,讓點心多了在地特色。
「清宮點心『豌豆黃』是黃色豌豆仁細細磨成泥,蒸一蒸。我做的是『豌豆綠』,用的是綠色的豌豆,因為我覺得宮廷點心豌豆黃、驢打滾、象鼻子糕等等,一排排起來顏色都差不多,都黃黃的,所以用綠色豌豆,色彩比較豐富,上面加一點醬汁,醬是用台灣椪柑去煮的,酸酸甜甜。」
老闆娘也自創甜點「蕪心」──白豆沙以火龍果汁染成粉紫色,裡頭包裹一整顆葡萄,由於顏色漂亮、內藏驚喜,加上外柔滑、內脆彈的雙層口感,讓大人小孩都很喜歡。當初單純是想使用最自然的食材為孫子做點心,卻意外開發出好味道,命名為「蕪心」就是指無心插柳而研發的甜品,「無字上加個草字頭,是期許去蕪存菁、除去煩惱。」
驢打滾(圖上),是正統的宮廷點心。
豌豆綠(圖下),是參考清宮點心「豌豆黃」而製作的茶點。
手沖精品咖啡的概念延伸 讓初心者輕鬆化身文
夫妻倆原本在這一帶經營「水鯤咖啡」店,生意非常好,後來老闆礙於睡眠因素,有時不宜親自試嚐咖啡氣味,在無法事必躬親之下,他決定收掉咖啡店,但仍時常前來東門永康商圈逛逛、串門子,在愛好茶道的朋友的簇擁之下就開了茶藝館,希望以茶會友,讓大家常來串門子!
由於傳統茶不免給人時代感,較難吸引年輕族群,兩人最初就決定以較為淺顯易懂呈現茶道。就像咖啡店很直觀的提供消費者一杯咖啡,串門子為初心者省去複雜的泡茶時間,直接沖好一壺茶給客人。不過,這壺茶的泡製過程並不馬虎,仍按部就班以紫砂壺沖泡,看重的是紫砂壺材質特殊,透氣性佳,讓茶湯不失原味,接著「功夫泡」,茶葉沖泡四回,四泡一起裝入茶壺、呈給客人。
「古人認為品茶『一苦二甜三回甘』,整個過程像是時序由寒冬逐步走向春天,苦盡甘來,所以茶壺又被稱為『注春』。一泡、二泡、三泡混合在一起喝,層次感就沒有了,但是還是很好喝,年輕人應該較能接受,不要給他們太多的壓力,先讓他們喜歡再來談泡茶的規矩。」
串門子經營者沈僥宜(右)、林玉施(左)夫婦。
室內設計師的茶飲沙龍 吸引華爾街菁英週週造訪
老闆的處處用心打動不少人,甚至是外籍人士,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常有日本、韓國等觀光客造訪,疫情之下,店裡仍見得到定居台灣的外國人,像是土生土長的紐約客郭來德(Frederick L. Gordon)。
郭先生昔日是華爾街基金經理人,在金融圈打滾幾十年,卻一直對中國水墨畫情有獨鍾,後來索性從事畫作投資交易,遊走於亞洲國家,八年多前造訪台北,不經意地踏入「串門子茶館」,也從此對台灣特有的茶文化深深著迷,三不五時上門「找茶」,幾年下來,來了不下上百次,原本只喝日本綠茶,如今鐵觀音、凍頂烏龍、梨山烏龍等台灣好茶都讓他好喜歡。
據老郭先生說法,當年會走進串門子是受到店家外觀吸引,不過店裡並非一層不變,由於沈老闆本身也是設計師,裝修靈感源源不絕而經常變換店內的布置、格局,同時使用回收資材或「循環經濟」概念材質裝點門面,例如近期展示櫃檯上就多了塊粗粗壯壯的「龍眼炭」*,當成花瓶使用,看上去猶如花朵克服逆境、破焦土而出,寓意深遠。也因為陳設求新求變,客人每次來訪總有「一期一會」的驚喜,下回再來,這裡的樣貌應該又不一樣了!
*註:龍眼樹需要定期修剪,否則容易滋生病蟲,也會影響果實產量與品質。將剪下的幹材碳化,製作而成的碳就是「龍眼炭」。
以農業廢棄物龍眼木製成的龍眼炭,經茶館改造後成為花瓶。(照片提供 / 張舜芬、Unsplash)
茶館昔日之樣貌,地面蜿蜒處為流水,茶水與茶杯可順著水流而傳遞,稱之為「曲水流殤」。
曲水流殤其實是古人飲酒時的助興遊戲,當時人們順水遞送的不是茶杯,而是酒杯。(照片提供 / 張舜芬)
激推!日本人上門「找茶」的理由是這個
日本旅遊網站TAIPEI NAVI形容「串門子」為「自然派」茶館,原因之一是入口處的盎然綠意以及看似無為而治的設計。
網站指出:「永康街巷弄間30年以上老房子很多,最近一樓常被改裝為時尚店面,『串門子』是其中之一,利用老公寓一樓作為入口,外牆貼著馬賽克般磁磚,原生樹木、帶有鐵鏽的看板上有店名、住址,這些都很時尚。」
串門子拈花惹草,一方面為了美觀,二方面,老闆娘有時會將樹木葉子剪下、洗淨,用以擺盤襯托點心,久而久之,葉子難免稀稀疏疏。對此,沈家小女兒沈明穎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為植物補充「黑旺特1號」小包裝長葉肥,沒想到植栽開始展現生命力,多年未曾開花的發財樹竟然綻放白色小花,薄荷也進入葉子大爆發的狀態,枝葉扶疏美麗,竟引來宵小,偷了盆栽。「自然派」茶館的魅力連偷兒都折服,店家也只好苦笑了!
茶館用「黑旺特1號」小包裝長葉肥為店內植栽補充養分。